高校公共体育“联动+融合”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20-10-16陶淑玲魏小强武汉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陶淑玲 魏小强 武汉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
一、引言
高校公共体育“联动+融合”课程模式的构建: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形势:包括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标准、高校公共体育课内教学管理体系、高校公共体育课外活动管理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2)课内外联动协调配合模式的构建:包括体育课内教学成绩管理设置,课内教、学、评教学过程规范化;课外体育组织机构的功能发挥,包括课外技术指导站点的建立,课外体育竞赛学、练、赛训练手段,体育社联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的宣传,课外锻炼电子信息监管系统的建设等方面,主要是为大学生创建有机结合,有效衔接的课内外体育的健康大环境;
(3)三分融合精准干预模式的构建:在体育课程实施环节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运动能力分层(运动低能型、健康锻炼型、运动达人型)、目标定位分类(健康知识认知类、健康形体塑身类、专项技能提高类)、责任主体分工(强化教师的“教”的深度、规范学院“督”的制度、激发学生“动”的态度)三个方面,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高校公共体育“联动+融合”课程模式的实施建议:
(1)健全“联动+融合”协同并用体育模式
(2)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
(3)增大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和体育文化宣传的投入
高校公共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健康体育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1]、《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等多项学校体育规划政策和意见措施,推进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步伐。本研究以武汉文理学院为例,探索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总结体育教学经验,对高校公共体育“联动+融合”课程模式进行构建,并结合本校特点和所呈现的实施效果总结出实用性、有效性的建议,实现以点概面,加快推进体育领域的改革,推动体育理论不断创新发展,完善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推陈出新[3],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构建的发展形势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标准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大学生获得体育健康知识学习、体育技能提高和体育健康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高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四个学期共计144个学时)的体育课程;高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4]。据调查发现学校存在体育课量不足,一般是一学期16次课,每周一次课(1.5小时),平均到每一天的时长少之甚少,单纯的课内教学满足不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课外活动情况不容乐观,严重影响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课内外联动协调模式的实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联动机制,为大学生创设健康协调的体育运动大环境。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内教学管理体系
体育课内教学是师生在体育课堂上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的过程。调查发现,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是从课堂成绩管理设置、教与学的过程、评价机制等三方面建立。课堂成绩管理设置主要是从平时成绩(平时表现和考勤)、期中成绩(技能展示)和期末成绩(技能展示)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教与学的过程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评价机制是评价不够深入,评价标准不够具体。根据一堂好课的标准,课程成绩管理不明确,教学过程不完整,评价机制不完善的体育课程体系是不健全的。因此,完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体系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公共体育课外活动管理结构
体育课外活动可分为校内院系组织活动、校外竞赛活动和自发形成群体活动。据调查发现,目前学校课外活动氛围不够浓烈,其中学生体育机构的设置形同虚设,体育文化宣传和体育赛事组织活动的缺乏,活动内容比较单一,篮球、跑步、足球、羽毛球成为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内容;另外课外活动管理系统的建设不够完善,大学生课外活动主要是自发行为,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形成的体育健康意识淡薄,很难让大学生走出寝室走向运动场。因此,更新学生课外体育机构的功能设置和建设课外活动管理系统是高校课内外联动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高校公共体育“联动+融合”课程模式的构建
(一)“联动+融合”课程模式的概念
课内教学是大学生获得体育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是大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高校公共体育“联动+融合”课程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高校课内外联动协同配合,推进学生体质健康精准干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丘乐威等人谈到过体育课程课内与课外脱节,是造成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主要原因[5],反映了高校课内外两大环境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因此,基于前人对体育课内外课程实施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对联动模式的界定,是课内外联动模式,高校体育课内(第一课堂)课外(第二课堂)两大环境的有机结合,能够为学生创造健康的运动环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于素梅谈到过改善学生体质状况,应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综合性精准干预,并重点提出了按学段特征分层、按目标定位分类、按责任主体分工的三分融合干预构想[6]。因此,结合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特点,本研究对融合模式的界定,是三分融合模式,在课内外有机联动、有效衔接的大环境下,通过运动能力分层、目标定位分类、责任主体分工等手段有效融合,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二)创建“课内外联动”协同配合课堂
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联动”协同配合模式涵盖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两大方面。课内(第一课堂),包括课程成绩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课外(第二课堂),包括体育组织机构、监管系统建设。课内外有效联动,可将体育教学有效地延伸至课外,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活动,从而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联动”协同配合模式的基本构架,如图1。
图1 “课内外联动”协同配合课堂
1.课内教学管理与设置(第一课堂)
(1)课程成绩管理
课程成绩是学生学期末对整学期体育学习和运动情况的最终检验和评定。按照体育课程自身规律和学校体育总体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考核内容,其中体育理论知识约占10%(每学期4个学时),提高学生的健康认知能力[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严格落实到每一节课内教学中,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因此,本研究课程成绩管理将按照考勤10%(树立学生的正确体育态度)、体育理论10%(拓宽学生知识面)、课外活动15%(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身体素质25%(增强学生体质)、基本技术40%(获得一个项目完整的技能)进行设置。
(2)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互动交流的过程,其中教、学、评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上好一堂课要有明确的目标、丰富的内容、严谨的组织,多元的评价等要求,因此,本研究教学过程管理将从强化教学常规(让学生端正上课的态度、明确上课的纪律,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内容新颖,具有吸引力)、制定评价指标(做到客观公正评价,多以激励性语言评价)三方面构架。
2.课外活动的管理与设置(第二课堂)
(1)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机构
①课外技术指导往往是体育活动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课外体育指导站点的建立有助于学生能够在课外活动中获得专业指导,避免损伤,减轻伤痛。因此课外体育指导站点的建立应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师资源和设施资源,为学生体育活动提供帮助与指导。
②校内外体育竞赛是一个学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体现,体育竞赛是竞争与合作的过程,应培育大学生体育素养。增加校内外体育竞赛关键要完善体育竞赛训练体系、丰富体育竞赛项目、制定系统训练计划等。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学、赛、练一体化训练体系来丰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走出去”的体育精神。
③体育社团联合协会是大学生日常课外活动的组织机构,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认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加大各体育组织机构对大学生健康知识的宣传、丰富校院系体育活动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2)课外锻炼管理系统建设
①创建课外锻炼信息监测平台,如微信运动步数榜小程序、悦动APP、悦跑APP等,更好的监测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提高自我体育运动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②制定考核与评分标准是根据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体质健康达标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每周五天打卡记录10000步/快走60分钟/有氧跑45分钟,一次不达标扣0.3分,共15分。
(三)实行“三分融合”精准干预措施
高校公共体育“三分融合”精准干预模式将从运动能力分层、目标定位分类、责任主体分工三个方面进行构架。基于课内外联动的体育运动大环境下,遵循“三分融合”的干预理念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干预,具体分析学生在课内外体育运动中遇到的不同问题,为之制定全面科学系统的运动处方,解决学生体育运动存在的困难,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高校公共体育“三分融合”精准干预模式的基本构架,如图2。
图2 “三分融合”精准干预措施
1.运动能力分层
课内外运动能力分层的前提是在完成大课教学任务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运动水平的分层教学与指导,运动低能型(帮助完成简单的技术动作,增强学生自信心)、健康锻炼型(批评与表扬适时合理,保持运动兴趣)、运动达人型(正确引导,为之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
2.目标定位分类
课内外目标定位分类是建立在运动能力分层的基础上大学生对体育运动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健康知识认知类(宣传体育文化、热点新闻和体育常识,扩宽体育知识视野)、健康形体塑身类(增加体能知识的学习实践以及预防运动损伤)、专项技能提高类(课内完成学分认定任务,课外制定学训赛系统化的计划);
3.责任主体分工
责任主体分工是强化学校各构成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各主体的紧密结合,达到协同一致,强化教师的“教”的深度(要求教师教学的严谨性,丰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规范学院“督”的制度(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明晰各部门的责任分工)、激发学生“动”的态度(培育好学生体育素养,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四、高校公共体育“联动+融合”课程模式的实施建议
(一)健全“联动+融合”协同并用体育模式
新时代“联动+融合”协同并用体育模式需要不断优化,完善课内丰富的构成要素,健全课外健康体育的长效机制,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遵循“联动+融合”理念,形成课内扎实教学、课外健康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的系统化发展模式。推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纵向深入,开阔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构建新思维。
(二)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日渐走向线上+线下的发展模式,加大体育+互联网、MOOC、大数据平台、体育APP等教育教学数据平台的建设,能够极大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效果,开拓大学生体育视野,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三)增大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和体育文化宣传的投入
体育硬件设施是学生进行健康运动的基础保障,是体育课程不断优化完善的前提条件;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体育潜移默化的认知过程,是大学生自我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形成的过程。增大学校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营造浓烈的体育氛围,打造特色体育的校园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