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与护理对策探讨
2020-10-15刘俊丽
刘俊丽
【摘要】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开展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结果:研究时间2019年1月份-10月份,接受心电图检查的确诊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及护理接受检查,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总监测时间完整率、心电图伪差以及所有患者监测心律失常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类型检查中房性心律失常占43.48%,室性心律失常占34.78%,阵发性房颤11.74%,窦性停搏6.96%,房室传导阻滞3.04%,其中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中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发生率较高,采用综合护理后监测时间完整率提高,心电图伪差发生率降低,提高检查准确率。
【關键词】 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特征与;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2-188-01
冠心病由于心肌的缺血缺氧情况,以及再灌注的组织损伤等影响,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诱发心血管危险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对心律失常患者有效的检查监测,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类型等都有准确的反映,为临床的治疗开展铺垫良好的基石。常规的心电图检查仅能反应检查时间段的心律情况,缺乏一定的完整性;动态心电图具有长时间的监测,数据指标更具有说服力。本文主要探讨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开展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研究时间2019年1月份-10月份,接受心电图检查的确诊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基本信息
研究时间2019年1月份-10月份,接受心电图检查的确诊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7岁-82岁,平均年龄(59.19±3.89)岁;男性/女性65/50。研究组患者年龄35岁-80岁,平均年龄(58.49±3.97)岁;男性/女性62/53。收集两组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无检查禁忌症,经医院伦理委员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及护理接受检查,检查记录仪、导连线是否完好,备好电池,暴露胸部,清洁皮肤,胸毛多者剃去胸毛,用 75% 酒精擦拭皮肤,在用砂纸轻磨皮肤表面降低皮肤电阻,防止肌电干扰,选用一次性电极牢固粘贴在选定的位置上,处理好导连线的走行并注意相互缠绕,开启记录仪放入小挎包挂在腰背或斜背肩上。并嘱咐患者或家属认真填写活动记录。
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优质护理,动态心电图检查安装流程如上述相同,安全前与患者积极沟通,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仪器使用的安全等详细介绍,对患者的疑问积极解答。安装结束后,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佩戴动态心电记录仪,日常的活动、生活中适当的运动,并分析记录其心率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告知患者在运动应控制的力度,避免出现大幅度的运动造成电极脱落;对携带仪器期间应远离产生磁场的电子设备,避免电子磁场辐射影响机器的运转。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总监测时间完整率、心电图伪差(心电信号基线漂移、肌电干扰、伪心律失常、心电记录中断等)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监测心律失常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3.0行数据处理,计量行t检测(x±s)检验,计数行X2(%)检验, P<0.05表示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总监测时间完整率以及心电图伪差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总监测时间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电图伪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类型比较分析 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类型检查中房性心律失常占43.48%,室性心律失常占34.78%,阵发性房颤11.74%,窦性停搏6.96%,房室传导阻滞3.04%,其中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常合并心律失常,二队心律失常及时准确的检查出进行临床治疗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通过心电图检查方法,获取心电信号,然后根据信号的波动二判断患者的心律情况,对心脏功能进行判断。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受到一定的限制,仅能对检查时间段的心律情况监督,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并且心电图的变化特点可以反映不同类型的,方便临床症型的鉴别判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动态心电监测逐渐应用,将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能够实现对心血管的动态监测;对患者不同时间段心电信号的变化及时掌握,大大减少漏诊的情况;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效的判断依据。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中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发生率较高,采用综合护理后监测时间完整率提高,心电图伪差发生率降低,提高检查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刘娟,张超群.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7):28-29.
[2]李鹤飞.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8):61-62.
[3]周晓慧.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9):1323-1324.
[4]梁丽.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