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

2020-10-15江守武

传播力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师生沟通初中教育教学管理

摘 要:在中学教育中,师生沟通是创造和谐课堂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对其引起高度重视,从沟通语言、沟通方式以及沟通理念等方面积极改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彼此理解,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在初中阶段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师生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2

有些中学教师常常会忽视师生沟通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无法合理地掌握沟通语言的内容和尺度,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过于单一,思想中会不经意地将学生进行区别对待,且自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具备足够的权威性,这些错误的观念便是师生沟通桥梁上的重重阻碍,对此笔者将围绕师生沟通的教学管理工作谈论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师生沟通重要性

师生沟通在中学的教学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工作,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师生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这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而言有着极大的益处;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职能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学习的教导,还需要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做好师生沟通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在学校或家庭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道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

二、现存问题

(一)沟通语言问题

在初中阶段,教师应对教学管理工作中用于师生沟通交流的语言艺术有着明确的认知,但在现实教育中,存在一部分教师在进行师生沟通时缺乏对语言内容或尺度的把控。例如,新课改在全国教育领域中的推行使得教育工作者愈来愈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为了凸显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常常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一些相对委婉的词汇,如“好不好”“同意吗”等,这样的词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师生距离,但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语言缺乏威慑力,无法为学生所信服,最终的沟通效果也常常不够理想。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过度强硬的语言交流,如“你必须”“听我的”“这样做”等,这种沟通方式会影响师生之间互动,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沟通方式问题

沟通方式过于死板且单一也是影响师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因素,对于大多数中学教师而言,他们通常会将教育的重点放在授课教学等方面,因此常常会忽略师生沟通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大多教师常常会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迫于教师的威严而被动回答问题,即便产生疑问也不敢轻易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无法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如此一来师生沟通的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三)沟通理念问题

教师自身的沟通理念出现偏差也会导致师生沟通效果差、师生关系不和谐等情况的发生,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位差效应,顾名思义,位差效应是指人们处于不同职位时所产生的“上位”或“下位”的心理效应,长期被动处于“下位”的人会逐渐产生一种自卑感,其实这源于我国代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尊师重道”的传统思想,教师与学生早在千年之前便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思想状态下所进行的师生沟通由于受到位差效应的影响而很难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效果[2];第二,区别对待,一些教师比较倾向于与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对于成績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进行师生沟通时常常会以批评教育的态度进行语言交流,同时也会从主观意识上对这些学生的行为方式持否定的态度,在这种沟通理念下,部分学生会对师生沟通产生抵触心理。

三、改善措施

(一)掌握语言艺术

师生沟通的主要途径是语言交流,因此掌握语言艺术是初中教师强化沟通效果的关键所在,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语言艺术引起重视,通过合理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为师生搭建沟通的桥梁,其中书面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而口头语言则可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管理氛围,熟练地将语言艺术应用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为师生沟通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3];第二,把握语言的内容和尺度,教师应当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正确的语言内容和尺度,将“你觉得”“我认为”等词汇融入沟通语言中,在积极听取学生意见的同时也要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师生沟通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效果。

(二)优化沟通方式

为了可以有效地解决因沟通方式单一化而产生的师生沟通障碍等相关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积极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现有的师生沟通方式:第一,旁敲侧击法,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可通过向学生讲述与该学生行为类似的其他人物事迹来旁敲侧击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二,拉近距离法,教师要想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探知他们的想法,就可以通过拉近距离法先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关切,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态,在这种轻松的交流氛围中减弱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会更容易向教师袒露心中所想,有利于促进师生沟通[4];第三,集体意识引导法,教师可以在班会上让学生踊跃发言,为学生提供自由言论的平台,在集体意识的引导下让学生勇敢地袒露心声,教师可以对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开导,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端正沟通理念

教师应端正自己在师生沟通交流中的态度,以正确的沟通理念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此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第一,教师应尽可能地规避位差效应对师生沟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所作所为,减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不以师长的身份对学生施压,让学生能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二,无论成绩优异与否,教师都应该对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区别对待,即便学生做了错事,也不能一味地批评教育,而是以开导为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作所为中的不妥之处,而不是强制性地阻止学生去做,这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发更严重的后果;第三,教师还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对于出现情绪异常的学生应多加关心,以师生情感沟通交流的方式谈话,让学生在师生沟通过程中逐渐卸下心防,从而达到和谐沟通的目的。

四、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漫长人生道路上非常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树立正确三观意识的重要阶段,对此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其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显著地提升,最终成为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栋梁之才,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所寄予的厚望。

参考文献:

[1]王丽波.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师生沟通问题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

[2]刘晶.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8).

[3]韩晗,龚琛.中学教育管理中的师生沟通问题[J].教书育人,2017(13).

[4]邓柳贞.管理视角下中学师生沟通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

收稿日期:2020-3-11

作者简介:江守武(1980—) ,男,安徽怀宁人,中教一级,本科,主要从事道德与法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师生沟通初中教育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小学师生沟通的障碍及其策略
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