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黄河文化 创新服务模式

2020-10-15刘靖雯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

刘靖雯

摘 要: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应依据自身文献资源及专业人员优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搜集、整理黄河文化资源,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和研究活动,弘扬黄河文化,创新服务模式,为黄河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9-0007-0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黄河文化;创新服务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文化的大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习总书记在关于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论述中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习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指出了黄河文化的历史地位,还强调了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在一定时期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黄河流域广泛分布着体现黄河文化的物质载体,如各式民居、民谣歌舞、生产和交通工具等。黄河文化丰富的精神内容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具有经济上的先进性、政治上的正统性和学术上的包容性,不断吸纳、聚集周边文化并迅速成长,由局部地域文化跃升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因此,认真发掘和总结黄河文化的价值取向、道德取向和审美取向以及丰厚的精神内涵,使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亟须思考和担当的历史责任。

1 加强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

1.1 紧跟学院发展,助力教学科研

黄河交通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河南唯一一所以培养交通运输类人才为主的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坐落在黄河北岸焦作市武陟县高铁站旁,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隔河相望,总占地面积约1,800余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黄河交通学院建校20余年,努力创建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先后为社会培养了近10万名专业人才,为河南奋进新时代、中原更出彩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学院顺应河南经济发展,秉承“修德、启智、博学、笃信”的校训,面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和机械制造行业办学,设有汽车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兼具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院对图书馆资源建设非常重视,依据教学科研需要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采购专业用书和电子资源。目前,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近150万册,电子图书90万册,同时建设了数据库资源及论文检测系统等供师生使用。近年来,该馆采购的纸质图书涵盖22大类,其中汽车、交通、工程、计算机、建筑类等图书占比高达38%,综合类图书占比超20%,经济类图书占比16%,形成了纸质图书、电子资源、特色资源等多位一体的文献保障体系。

1.2 打造交通特色文化,培养交通优秀人才

河南是交通大省,2019年10月25日交通运输部确定河南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河南境内有10余条国家高速公路、50余条区域高速公路、23条国道以及10余条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区域铁路贯穿全省。河南的航空水运也较为发达,郑州至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每周满负荷运行,2019年1月12日郑州至汉堡的中欧班列成功开通。

黄河交通学院培养了大批交通专业技能过硬、思想觉悟高、能打硬仗的建设人才,为交通建设部门输送了大批人才。学院32,0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即将建成,新馆的规划方案已通过业界专家张怀涛等教授的论证。黄河交通学院要把图书馆建成传播校园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成为信息获取便捷,融学习、研究、创新、文化交流、体验、休闲多位于一体的符合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要求的,具有黄河交通学院优势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新图书馆的中央大厅设置文化展示区,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黄河文化、优秀地方文化、汽车交通文化,以及师生的科研、科技成果等;设置汽车、交通、机电、建筑等图书专区,汽车交通、智能工程、机电研讨室和教授项目工作室等,打造交通特色文化,助力教学科研。

1.3 凸显黄河文化,打造人文环境

黄河交通学院新图书馆着力打造黄河文化地标,内部装饰彰显优秀黄河文化,形成独具学院特色的图书馆人文环境,如:在中央大厅规划文化长廊,展示内容以武陟县地方文化为主,包括饮食文化、名人文化、古迹、黄河交通等;精选黄河诗篇100首,制作成浮雕墙,彰显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制作《黄河大合唱》曲谱歌词浮雕,扫码即唱,让这首脍炙人口、激动人心的歌曲激励读者勇往直前。这些装饰装修体现了黄河文化的重要元素,对到馆读者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 立足中原文化,唱响厚重河南

2.1 寻根寻源,宣传姓氏文化和黄河文字

中华汉字和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和艺术。河南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黄河交通学院新图书馆在功能布局中将“黄河”二字的文字起源从甲骨文到现代书法的演变以浮雕的形式展现,同时制作百家姓宣传内容,使到馆读者充分认识中华文字之美,感受自己姓氏的来源,从中华悠久灿烂的汉字和姓氏文化中产生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2 加强资源建设,展示农耕文明

河南是农业大省,中国的农业文明最早发源于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佐证了中原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和耕作技术与科学发明的历程。2019年9月,預投资20亿元、占地10,750亩的“国家智能农机装备科技教育示范园”项目签约落户黄河交通学院,政校企三方共同打造最具特色的国家级农业智能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融合中原农村地区三大产业的科技教育示范基地等。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在2019年购进了农业机械相关图书,至2020年6月底,馆藏农业类图书达7,200余册,将分批展示黄河流域农业成果、校企合作与农业科学技术和机械化成果,充分展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对全国做出的贡献。

2.3 传承思想文化,传播文化智慧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黄河水浊,洛河水清,两河交汇形成既清浊分明又相互交融的巨流。“河图洛书”是远古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通过阴阳不同相数关系与五行的不同排列组合揭示天、地、人之间的自然规律,教导先民遵循自然规律,把洪荒蒙昧的社会推向了文明的阶梯,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黄河文化智慧性内涵的体现。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依据“河图洛书”信息,触发灵感,在周口淮阳一带演八卦太极;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安阳汤阴羑里城写下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

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法家思想、纵横思想等均起源于河南,孔子也在河南境内讲学论道,传播儒家思想。这些思想文化对人类身心健康以及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不失时机,开设学术讲堂,邀请学术大家作专题报告,如:2019年5月6日特邀中国图书馆学会副主任、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博士后崔波教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作《周易的价值和意义》学术报告。崔教授强调,学习《周易》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需要,是提升自我和丰富人生的需要,要从优秀传统文化和智慧中汲取正能量,提升个人的全面发展,报告引发了师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2.4 弘扬诗文文化,打造经典阅读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今河南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1/3以上。黄河是中国古老的河流,历经各朝代均有吟诵黄河的诗文流传,诗歌对于黄河文化在中国文学中有特殊的含义,是中华历史黄河文明演变的缩影,是传播黄河文化的最佳媒介。唐代诗歌中关于黄河文化的描述,從初唐唐太宗的五言长诗《黄河》,到盛唐王维的《使至塞上》、李白的《将进酒》、王之涣的《凉州词》,再到中晚唐大量描述黄河的边塞诗,描述了黄河宏阔的意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让黄河化身为勇往直前、不懈进取的雄心壮志,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定的关切。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传承发扬黄河诗歌文化,吟诵经典,唱响经典,于2018年11月成立了“书香朗读团”,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师生共读经典,持续开展黄河诗文专题诵读活动。

3 弘扬黄河文化 创新服务模式

近年来,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不断优化馆藏资源,将黄河文化元素融入日常工作、全民阅读活动和学术研究当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启迪和价值观引领,将图书馆打造成传播黄河文化的重要阵地。

3.1 整理古籍经典,发掘时代价值

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位于河南焦作市武陟县,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是清朝皇帝为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敕建的。嘉应观集宫、庙、衙署三体合一,占地面积140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河历史的庙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建筑群,文化内涵丰富,是黄河文化的代表建筑之一。

近年来,武陟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黄河文化名片,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以历史文化古建筑嘉应观为核心,以厚重黄河文化为内涵,大力开发“黄河文化”“治黄文化”等资源。作为武陟县独有的高校,黄河交通学院距嘉应观8公里,以嘉应观历史文化为切入点,聚焦武陟历史文化遗存,传承灿烂黄河文化,有先天的地理环境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2020年3月,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联合武陟县嘉应观管理处的科研人员申报了河南省社科联的调研项目“嘉应观文献与黄河文化”,搜集整理嘉应观文献、黄河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埙音乐文化,以及武陟县历史文化等相关资料,开展深入研究,让历史文化遗产、文献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利用高校平台切实保护和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3.2 开展学术研究,提高文化认同

3.2.1 挖掘神话故事,搜集治黄事迹。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历史积淀深厚,这里有不少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关于治河故事的有“沁河决口莲花池”传说,关于名胜古迹的有“沁河一处老龙湾”“武陟险工五车口”“石狮吐宝有讲究”等故事。图书馆广泛收集整理这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对于青少年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3.2.2 开展研学教育,了解治黄历史。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在每年的开学季、团员活动日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时,会组织新生和优秀学生参观嘉应观、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傅作义办公旧址,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人民胜利渠渠首,使青少年深刻体会治理黄河的艰辛和不易,见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3.2.3 研究名人轨迹,挖掘名士文化。武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汉代有司徒蔡茂,西晋有吏部尚书陆亮及“竹林七贤”的向秀、山涛,明代有镇国将军指挥使李英和工、户、礼三部侍郎何瑭,清代有兵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毛昶熙等。此外,汉代官至越骑校尉节卿侯赵熹,官至齐相、被称“强项令”的董宣,西晋文学家潘岳,清代方志学家七十一等都曾在这里为官。2020年4月,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申报了焦作市黄河文化专项研究课题“嘉应观文献与武陟历史名人考”,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挖掘武陟县当地特色文献,深入研究嘉应观文献及武陟县历史名人生平事迹,打开历史一角、赋予新时代文化内涵,向更多的读者展现以嘉应观及武陟县历史名人为代表的灿烂的黄河文化。

3.3 阅读黄河经典,建设书香校园

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积极响应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和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号召,搞好全民阅读活动,在每年的大学生读书节和书香校园活动中传播黄河文化,使在校师生获得有益的思想启迪,解答人生困惑,分析社会问题,思考人类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019年,该馆举办了以“弘扬传统文化,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大学生读书节,邀请图书馆界知名专家教授作报告,同时开展特色鲜明的阅读活动,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文化育人职能,如:4月24日邀请中国图书馆学会副主任、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知名阅读学专家张怀涛教授作《在经典中畅享阅读之美》学术报告。张怀涛教授现场赋诗一首,把黄河交通学院的校训巧妙地嵌在诗中。

大河澎湃向东方,朝霞挥洒正远航。

修德尚贤乾坤展,启智爱书岁月长。

博学善思目辽阔,笃信坚志步铿锵。

勤向生活寻诗赋,云灿晴空是故乡。

2019年10月23日,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特邀中国图书馆学会副主任、河南省高校图工委主任崔慕岳教授作《文化育人與经典阅读》学术报告,崔教授围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经典阅读”等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其育人功能,以及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使参加讲座的师生获益匪浅。

3.4 挖掘地域文化,举办相关活动

2019年11月2日,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举办黄河交通学院第六届书香校园活动——嘉应笔会,为师生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十余名武陟书画家参加了活动,他们以楷书、行书、隶书等不同字体书写名人名言、诗词等,同时向大学生传授书画知识和技巧,提升了大学生的书画审美水平。

2020年7月9日,黄河交通学院举办黄河文化展演活动,《黄河谣》《保卫黄河》《妆前秋思》《故土》《黄河黄》,以及由黄河交通学院校领导填词改编的《我在黄河边等你》等以黄河为主题的歌曲使观众深切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厚重与璀璨,从而激发他们对黄河文化和祖国的热爱。

3.5 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区域经济

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以服务育人为方针,坚持对社会公众开放,为武陟群众和中小学生办理阅览证,方便他们到馆学习和阅读。截至目前,该馆已为50余人办理了阅览证,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4 结语

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博采众长、尚德利用是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黄河文化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力量,其蕴含的“民本”“大同”“包容”等思想与红色基因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奋斗历程,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通。河南高校图书馆界应做好黄河文化的相关研究工作,弘扬黄河精神,传承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李记全,谭泽媛,国庆忠.浅谈黄河文化智慧性内涵:以河图为视角[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9(2):72-75.

[2] 毕雪燕.让更多高校成为黄河治理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J].新闻爱好者,2020(2):33-36.

[3] 人民网.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EB/OL].[2020-08-0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665432704221307&wfr=spider&for=pc.

[4] 梁钰菡.唐代诗歌中的黄河文化[J].汉字文化,2019(8):76-77.

[5] 王乃岳.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J].水与社会,2020(5):50-53.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
“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与创新服务挖掘研究
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