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2020-10-14沈利敏
沈利敏
摘 要:初中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从历史到现实、从乡土到家国、从认同到传承、从学习到实践等维度进行,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兴趣,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学习资源开发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此,笔者及团队开发了一套基于地方文史资料的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符号德清 家乡文史”,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兴趣,弥补基础性课程的不足,发展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以“符号德清 家乡文史”为例,谈谈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一、从历史到现实:拾遗补阙,拓宽视野
众所周知,历史学习是对过去史实的学习,但也需要用现实生活来呼应过去的史实。因此,要求教师挖掘现实生活材料,让学生从贴近历史真实的资源中,有效地丰富历史学习,感知历史。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有大量的历史资源,教师如果善于调查,注意搜集,恰当使用,对提高学生兴趣、增进历史教学实效是非常实用的。
例如,在学习“文明探源”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拓展性课程“家乡文物”一课,让学生以研学旅行的方式来调查家乡的文物——“青瓷”和“玉器”。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调查等多种方法,了解了社会调查的步骤。同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理清了史料分类,认识到了史料的不同价值。在对资料的归纳整理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这样就很好地弥补了教材中“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一课呆板、遥远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此外,在学到“中华文明探源”一课时,教师也可以用到这一拓展课。德清下渚湖街道的羊尾巴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文明的典型代表,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玉器的探究可以了解良渚先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也了解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符号德清 家乡文史”拓展性课程开设,为历史与社会教学提供了重要素材,弥补了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相关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活跃了课堂教学,从而使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和研究显得更加饱满丰腴、富于情趣,促进了历史与社会教学研究的更进一步发展。
二、从乡土到家国:升华情感,孕育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初中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大多比较强,但是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教材文本中的知识脉络和知识体系均无法做到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而乡土历史资源对学生来说,有些从小就有所接触,非常熟悉。这些带有乡土色彩与感情的社会演进历史,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可以缩短学生认识水平和遥远的历史事实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历史。
每个学生都对乡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对家乡历史的认同就是乡土情感或者乡土文化精神的一种表现。开发地方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学生了解先辈经历与业绩、家乡的变迁与发展,可使学生对家乡产生亲切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进而升华为爱家、爱国、爱人类的情感。为此,我们设计了“符号德清 家乡文史”拓展性课程。例如,“家乡乡谚”“家乡文物”旨在培养学生查找有关家乡历史资料的能力,考察本地的名胜古迹,了解本地的习俗渊源。通过学生的实践调查等活动,挖掘认识当地历史资源,了解家乡历史的发展进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获得有关地理、历史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运河古镇 海派水乡”一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究,不断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乡传说”一课在培育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环境,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家乡乡贤”一课,通过对沈约和赵孟兆页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了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在学习时,笔者让学生寻找一位德清历史名人,并为他制作一張名片(如左下图),从中践行乡情教育、家国情怀。
在具有地域人文色彩的历史学习中,学生的体验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能触动其心弦,产生强烈的乡土情怀,在热爱家乡情怀的引领下,孕育出家国情怀。
三、从认同到传承:薪火相传,润物无声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文化。
在开发地方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调动社会、学校等各种力量,形成开发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培养乡土文化精神的合力。这种认同家乡、保护家乡、守望相顾、共同发展的家乡精神是形成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正所谓“本地人、本地情、爱国心”。
“符号德清 家乡文史”包含了德清的谚语、文物、建筑、人才、传说故事等内容,既是对本县历史和文化的探究,也体现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还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课程(见右图)。“符号德清 家乡文史”课程根植德清这片土地,自然承载着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
该课程的第一课讲的是“家乡乡谚”。家乡德清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很多独特的谚语,这些谚语是我们德清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学习“家乡乡谚”时,让学生搜集德清的谚语,搜集的过程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震撼于家乡的文化创造和传承,从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历史意识。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在学习与运用谚语时,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定义或选择,需要我们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在“一段伤情的传说”一课中,我们介绍了下渚湖的传统美食“三道茶”。头道茶为甜茶,第二道是熏豆茶,最后一道是清茶,寓意人生是“先甜后咸再淡”的。将其作为拓展性课程,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感悟,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不断加深,也让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与创新着中华传统文化。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最丰富的资源、最基本的根基,而拓展性课程是延续传统文化的精髓的重要媒介。学生通过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深切领会、用心领悟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从学习到实践:提升能力,培育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教学活动仅局限于课堂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引导其走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培养其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教材文本。学习一旦脱离了教材文本,运用到实践中就会经验不足,无从下手。面对这个问题,如果教师完全利用教材文本已有资源,生搬硬套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最终可能知识目标是达成了,可学生也无味了,课堂的能力和情感目标也就难以达到。因此,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从知识学习走向实践学习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文明之光 和谐之器”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研学旅行,探索下渚湖街道的良渚文明。在研学过程中,学生完成了调查报告(如下图)。学生通过本次的研學旅行,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历史意识也得到了增强,并为今后走向社会积累了经验,很好地增强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于德清下渚湖街道与早期中华文明起源关系的调查
调查时间:2019年10月
调查地点:德清下渚湖街道
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调查人:吴静妍、张一东、徐放、陈嘉潼
调查目的:为了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了解德清的中华文明起源在历史上的作用,培育家国情怀,提高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调查结论:调查显示,德清下渚湖—羊尾巴山遗址是浙江良渚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玉器的制作反映了良渚先民已经具备了高超的钻孔技术、磨制技术和雕刻技艺,特别是玉琮和玉钺的出现,表明了当时贫富差距开始出现,等级观念开始萌芽,人类即将进入阶级社会、文明社会。
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是学生提升生活品质、构建和谐心灵、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不仅如此,拓展性课程的学习,在提升学生内涵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因此,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为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