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会性参与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2020-10-14葛艾红
●葛艾红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我国正在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要实现质量强国,人才质量是首要保证。高校向社会输送的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越来越成为企业所看重和需求的。如何去评价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就业能力是很现实的一个评价指标,也是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中的硬核能力。这个硬核能力的养成,体现和反映于大学四年的成长路径。
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学生的思想更加多元化、习惯和价值观也都会有很大的发展和改变,是人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而大学教育又是决定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砝码。大学的育人功能不只是从知识的传授中进行,更多是从社会性参与中实现。几乎每个学生都有社会性参与的经历,虽然参与的类型不尽相同,但在参与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探索不同社会性参与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性参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无论对于高校还是学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相关概念
(一)社会性参与
社会性参与,是指大学课堂以外,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开发和锻炼的一系列参与性活动。本文将大学生社会性参与划分为四种,分别是创业参与、学工参与、社团参与和实习参与。其中,创业参与主要指学生参加的创业培训、自己创业等实践。学工参与则是参加学生管理的活动,例如学生会、班委等。社团参与主要涉及学生参加社团、有策划组织活动等经验。实习参与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的与专业有关的短期实践,偏重于自己找的实习工作种类。
(二)就业能力
根据USEM就业能力测量模型,就业能力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衡量,包括:专业理解力、技能、自我效能感、元认知。在本文中,就业能力的四个衡量方面分别为专业知识、关键技能、自我效能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的四个方面主要通过一些二级指标来衡量,具体如下:
表1 就业能力的二级衡量指标
三、社会性参与对于就业能力的影响
(一)样本信息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从某高校大三、大四学生随机抽200名,发放问卷200 份,回收196 份,剔除无效问卷10 份,有效问卷率达到93%,男女分别占比48.7%和51.3%。专业涵盖文理艺术体育类,如表2 所示。
表2 各类专业调查人数比例表
(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对创业参与、学工参与、社团参与和实习参与对专业理解、关键技能、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能力两两交叉分析,来探究社会性参与对就业能力的影响。表3 数据结果可知,高校学生的社会性参与和就业能力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是0.921,在0.01 水平(双侧)上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社会性参与总分越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就越强。
表3 社会性参与和就业能力的相关分析
通过表4 中数据结果可知,创业参与对专业知识和关键技能的提高关系较弱,与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呈现0.699、0.771 的中度正相关,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能原因是创业参与需要更多的兴趣引导,这类学生可以称为实践性的学生,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并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学工参与和关键技能、自我效能感呈现0.843、0.73 的相关性,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凡是有较多学工经历的学生,都在统筹协作、自我认识、自信心和表现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变和提高。社团参与和就业能力的相关关系非常类似学工参与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原因可能是学工参与和社团参与较为相似,都是在一个组织中体现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大家的能力。实习参与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呈现0.725 的中度相关,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与实习中所涉及的内容与专业知识有很大关系是相对应的。
表4 社会性参与维度与就业能力维度的相关分析
四、相关建议
社会性参与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社会性参与,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学工活动、创业活动和实习实践。例如,在入学初期,多多鼓励学生参与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和学工活动;多多开展各种创业课堂和完善创业基地建设,给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咨询和帮助;加深与校企单位的合作深度,为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和就业实习储备良好的企业资源。
当然,社会性参与是一个主观的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的性格有关,对自我的影响也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决定。但是,毫无疑问,社会参与对于大学生有就业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社会参与过程中的所思所学是任何课程给予不了的直观感受,高校应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