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2020-10-14拉莲梅张建伟
●拉莲梅 张建伟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林业生产方式不断改进,在效益上有了新的目标。对林业产业发展来说,通常由林业资源与供需关系等决定,林区经济发展面临着更严格要求,林农增收速度降低,需要不断对致富渠道进行拓宽。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物质生产水平逐步提升,供给量与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林业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这要求青海省林业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借助各项有利政策,根据市场环境情况引导农民开辟新的致富道路,并将市场调节杠杆作用发挥出来,为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牢基础。
一、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现状
林业生产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主要有育林、护林、造林、森林采伐以及木材加工等,在林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并在保护环境、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以及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奠定良好基础。当前青海省面积为310 万hm2,林业资源覆盖面积为40 万hm2,仅仅为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9%。全省森林资源覆盖率8.7%,其中灌木资源覆盖率为6.39%;乔木资源覆盖率为1.91%,其余林业资源约占0.4%。青海省林业总资源储备量在3900 万m3以上,其中林地储备量在总储备量中占据的比例达83.21%,疏林地储备量占据的比例达13.41%,散生木储备量占据的比例达3.38%。青海省与我国其他省份相比,整体上林业资源发展态势较好,但在林业资源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2018 年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较快,接待量超过了千万人次,与2017 年数据相比几乎翻了一倍。其中森林康养、花海乡村等新业态发展速度最快,为青海省旅游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青海省林业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产值为69.42 亿元,与2017 年相比提高了35 个百分点,带动全省至少20%的农牧户增收致富。2018 年青海省认证有机枸杞为17 万亩,是我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诺木洪枸杞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青海省中藏药基地建设步伐也逐步加快,种植面积为24 万亩。林木苗圃为16 万亩,生产苗木达到了11 亿株。林麝等野生动物繁育速度也越来越快,至今这一数量已经超过了35 万头。青海省林业生态扶贫精准发力,通过实行产业带动、造林务工、奖补增收、管护就业以及定点帮扶等措施,在生态扶贫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当前青海省产业带动12.4 万农牧户户均增收1.39万元,人均增收2634 元。通过兑现森林生态、天保工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国家补助政策,直补农牧民各类资金10.24 亿元。
二、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中还有很多问题,如发展模式粗放、林业资源结构单一以及未能形成规模。这导致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提升生产力,大量资源被闲置,资源浪费问题严重①。对林业资源来说,因为功用不一样,产业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整体上看青海省林业资源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各地区未能均衡发展;第二,部分地区林业经济处于传统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力不强,林业产业潜能无法有效发挥;第三,生态公益林在青海省林业资源中占据着较大比例,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科技创新力度不足,缺乏对林业物种生态的有力保护,因此严重影响了林木生态的多样性,为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了阻碍。
(二)林业资源储备量降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与地区对经济发展非常关注,对生态保护有所不足,在青海省很多林业资源存在过度砍伐的现象,导致林业资源储备量逐步降低。当前在人均林面积上青海省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68%,林业资源总储备方面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87%。因为林业资源被大量砍伐,这让青海省林业资源急剧减少,成年木材也非常匮乏,加之人工种植幼苗存活率不高,影响着青海省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不利于青海省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政策宣传滞后,体制改革不深入
近年来青海省在各项林业政策上宣传不到位,也未有效落实,且林业政策宣传广度与深度也不足,导致很多林农根本不清楚相关林业政策,缺乏较强的林业社会化意识,特别是不熟悉山林承包、租赁、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开发经营等政策②。在青海省基层林业技术力量有待提升,站员素质与能力不高,管理机制不到位,也未严格执行各项激励措施,难以推动现代林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体制改革不够深入,无法明确相关责任与义务,政企职责也不清晰,这样政府在林业经济发展上缺乏有力扶持,企业缺少自主经营条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不利于青海省林业经济的发展,并仍然以传统发展模式为主。
(四)林业生产科技落后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能够推动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结合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可知,在生产科技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缺乏一定的研发能力,如此一来林业经济产品也非常单一,无法为林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③。当前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中,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等比较落后,产品研制水平不高,且林业经济产品研制周期过长,无法为林业经济发展产生有力推动力。
(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森林物业融资平台
在以往林业三大基地建设过程中,主要由国家、集体以及个人投入大量资金,然而在基地培育后面阶段,资金上显得非常不足,延缓了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利于林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为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了制约。此外,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农户作为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一般缺乏较好的经济条件,林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如图1 所示,为2013—2018 年青海省林业总产值增长情况。
图1 2013—2018 年青海省林业总产值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三、加快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在传统思想观念上做出转变,除了要关注林业经济效益以外,更应该提高对生态效益的重视程度。要正确认识到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升林业生态效益,才能创造更大的林业经济效益。由于以往青海省对森林资源采伐过度,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为生态环境平衡造成了严重破坏。如果生态环境无法保持平衡,将为林业经济发展带来各种负面影响,林业经济效益也会因此降低,林业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后劲④。对此青海省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也要兼顾生态经济的发展,转变以往落后的思想观念,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青海省要加强对林业资源采伐方式的管理,避免出现过度采伐林业资源的现象,并提高对造林的重视程度,为保护林业资源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加快林业改革,优化林业资源结构
青海省在加快林业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也要做到资源开发与节约的并重,将长期效益与未来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应尽快对政府职能做出转变,在机制体制方面加大创新力度,逐步建立起专门的林权管理服务机构,让农户进行林权评估、交易与融资等获得优质服务。青海省要在土地用途方面做好管制措施,将林木采伐制度落到实处,逐步投入更多的资金,政府要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吸引企业、农民等社会主体参与进来⑤。在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林业资源结构单一的问题,这需要尽快树立起新的发展观念,不断对林业资源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因此为了推动青海省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该注重对新兴林业经济的发展,大力开发各种新兴林业资源,为青海省林业资源实现自动循环发展目标奠定良好基础。此外,青海省也要重视种植中药材与稀有树种,确保获得更高的林业资源经济效益,让林业资源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要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扶持,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方法与策略,包括将税费政策统一起来,并注重资源应用与投资优惠等。政府要不断对新的渠道进行拓展,为林业经济产品市场销售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这样能够为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公平的环境,增强农民在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与产品等方面的信心。只有进一步扩大销售途径,才能让林农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同时在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善,为林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政府通过对林业的有力扶持,将发挥推动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的目的,这要求尽快对林业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并主动对外引进林业产业投资,增强林业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在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要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出政策与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将更多外地投资引进来,这样青海省林业经济才能实现进一步发展。
(四)加快林业资源恢复
第一,青海省要结合林业保护工作现状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保证“依法治林,退耕还林”的有效实施。青海省要学习发达国家在林业法律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在环境与效益上保持和谐统一,针对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出现冲突的情况,应该以环境保护为主。青海省在森林采伐方面要加强控制与管理,积极推动造林工程,让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顺利推进⑥。为了完善林业经济结构,青海省要从单一的木材加工经济发展模式上做出转变,加大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力度,注重推进短周期林业产品,如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及药材等林业产品。这样不仅投资周期较短,也可以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青海省要在森林旅游业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这样有利于林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不断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既保证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也为青海省林业资源恢复工作打牢了基础。
(五)加大宣传教育工作
青海省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要兼顾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确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青海省要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整合各方面力量,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青海省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要坚决禁止过度砍伐与开采的现象,真正落实林业经济发展的宣传工作。
四、结语
总之,林业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表现出生态与经济等多个属性,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青海省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主动分析与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优化林业资源结构,为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牢基础。
注释:
①张玉华.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林业经济的影响 [J]. 种子科技,2020,38(08):96- 98
②杨炀.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林业经济发展探讨[J].山西农经,2020(07):78- 79
③张义逊. 生态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分析 [J]. 南方农机,2020,51(06):64
④宋学勇.论生态保护与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8):126
⑤娄敏.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农村实用技术,2020(01):122- 123
⑥赵红艺.青海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思考[J].中国林业经济,2019(02):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