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
2020-10-14谭少波
●谭少波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催生新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尤其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长期以来简单套用普通高等教育思政课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的问题,更是亟需得到有效改革。因此,深入剖析当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或称成人高等教育)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建构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
一、深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进入新时代,社会的急速发展,整个社会都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变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都必须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之需,回应时代之问。
(一)回应时代之问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政课也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深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构建,以科学回答新时代中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这是思政课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所彰显的中国之治的伟大魅力,中国在面对诸如新冠肺炎等重大公共事件中所展示的中国力量和伟大精神,为思政课提供了现实的证明,这也是思政课面对的时代性发展机遇。
新时代、新形势,给思政课提出新的任务和使命。一方面回应时代的呼唤,推进新时代新实践产生的科学理论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科学的理论、高尚的情怀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人生的现实过程中;另一方面,要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消解国际国内舆论噪音的污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高校思政课创新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教材内容不鲜活、教学效果不够好等问题依然存在,出现台上照本宣科,台下低头一族现象。这些问题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深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
近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据《201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 年底,全国共有成人高等院校277 所,成人本专科招生273.31 万人,成人在校生590.99 万人,接近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1/5 强。这一事实表明,成人高等教育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样关系着培育国家建设人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问题。
然而,需要特别强调说明的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虽然在教育职能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共性,即同样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但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对象、教育形式与教学活动安排却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显著的差异:
首先,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主要来源于高中应届毕业生或中等职业教育院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从业人员,学历水平参差不齐,文化水平千差万别,多为高中、中专或经过同等学历培训的或专科起点走上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因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培养“当班人”的教育。
其次,教育对象来源的广泛性与复杂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培养对象来源复杂,既有国家公职从业人员,也有些来自于公职单位临时劳务人员,还有大量的私企、民企员工。来源不同、诉求不同,学习动机自然也是复杂多样,学习内容偏于实用。
最后,思想相对固化,塑造难度大。与普通高等教育大学生的相比有其明显的特点,主要是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功利性。而且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而言,这些学生的社会经验丰富、理解力强,但是因工学矛盾的存在,学习内容偏于实用。因此,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应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差异,应根据其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课的教育教学。
(三)现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程体系不完善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往往被视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形式和“删减版”,而很少把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独立形式,因此,课程体系基本沿袭普通本科,更缺少对其教学方式的深思。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多是照搬或套用普通高等教育思政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据调查,截至目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教学尚没有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基本都是简单照搬或套用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或者是把普通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简约化,简单删减后直接使用,更有甚至还在采用上世纪90 年代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不仅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滞后于现实,而且更忽视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存在教育资源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难以适应当前国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爱校、以校为荣的归属感缺失
尤其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对象稳定生活在校园环境,有着浓厚集体意识、归属意识不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对象则缺乏明晰的归属意识,对所在学校并不了解或了解不深,缺乏以校为荣的集体意识。这主要是长期以来,教育对象的教学活动和沟通联系对象多为函授站或教学点,很少与实体学校有过沟通与交流,致使许多学生对自己所在或参加学习的学校知之甚少,集体意识、团体意识不足,难以从心理上对学校产生认同,对学校的建设发展漠不关心,爱校、以校为荣归属意识明显缺失。因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必须承担起这一教育职责,把校史教育、校园文化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之中,在对学生进行学校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意识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对学校、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教育。
二、深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上述说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已经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但是朝着什么方向改革?改革中必须遵循哪些原则?这是深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改革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一)改革的目标
从当前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有关机构和相关研究者都把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上。这种看似精准的目标,实际上忽视了思政课开设的基本目标。2019 年3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中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思政课,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揭示了思政课建设与改革的目标,核心在于“铸魂育人”。所以,尽管目前没有对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建设与改革目标的明确规范,但综合分析2015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及2019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相关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思政课无论如何改革创新,必须围绕教育对象价值观的塑造,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时代发展的轨迹,增强理论厚度,把价值引导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实现铸魂育人。
(二)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2019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二是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三是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四是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五是坚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为这支队伍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六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也必须遵循这些原则,而且还要兼顾教育对象自身的特殊性,考虑其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的冲突、学习目的性和实效性的要求,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建设须突出“要精要管用”这一原则。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对思政课的基本要求,更要考虑教育对象、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特殊性,构建合理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对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的要求,专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政策”等课程,本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形势政策”等课程。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也要遵守高校思政课设置的基本要求,但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不宜完全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思政课的教材,可以考虑依据思政课教学内容设置的基本要求,编写适合继续教育特点的教材,逐步构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创新的思政课建设体系。
初步设想是开设“思想政治理论”一门综合课程,分不同的模块讲授,但是内容要把普通高等教育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的内容包涵进去,根据对象的差异、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内容重组和构建,如图所示:
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年时事开设“形势政策”和职业道德教育,与主干课程共同构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
(二)教学体系构建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函授和业余两种形式,学习方式是集中面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因此,其思政课教学体系应依据这一特点来设置:
理论教学+专题教学+职业伦理+认知与归属教育
1.基本理论教学。主要把课程体系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基本观点要集中讲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重点讲清楚理想与信仰、道德与法律,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三观”,遵纪守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重点讲清楚“四个为什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改革开放的自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要重点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培育科学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要重点突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等重大问题,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2.专题理论教学。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把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为专题,就某一重大问题进行系统论述,如“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德治与法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壮丽70 年,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放40 年”“大国重器与创新发展”“港澳台问题与祖国统一”等,对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讲授。
3.职业伦理教育。继续教育的对象多是参加工作人员,甚至许多人还是某一行业、职业标尺性的人员,依据不同专业、职业对教育对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如在医学专业开设医学伦理,在土木、建筑、机制等专业开设工程伦理,在文学、法学专业开设法学伦理教育,通过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4.认知与归属教育模块。讲授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史、成人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强化学生对教育的认可;讲授学校发展史、学校辉煌成就等专题,强化学生对学校的认可;配合适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达到爱校、以校为荣的学业归属和心灵归属。
(三)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也有重大的影响。思政课考核方式的改革要着重解决考核与教学过程分离的问题,变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方式为灵活自主的主动学习方式,减轻学生压力。坚持思政课为统考课,线上学习与期末试卷考试相结合,辅助网络论坛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将考核融入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过程性动态考核方式。
进入新时代,新的形势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特点给思政课教学带来新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实际出发,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成为必然。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形势变化的灵动性,需要我们不断根据需要推进各项改革,探索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