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动脉主干加分支射频消融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2020-10-14吕天娇李凌燕李清丽邓伟明段秋霞郜俊清刘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主支诊室肾动脉

吕天娇, 李凌燕, 张 弘, 张 华, 李清丽, 邓伟明, 段秋霞, 郜俊清,刘宗军

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catheter-based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是近年发展的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新技术。 Symplicity HTN-1 和HTN-2 等临床研究表明,RDN 可有效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1-3],但HTN-3 研究结果却显示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并未取得显著的降压效果[4]。RDN 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有效性出现争议。随后一项全球Symplicity 注册研究共纳入1 000 例患者,结果表明RDN 可安全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总体血压水平[5]。因此,手术方式或消融器械改进是否对RDN 降压起着决定性作用, 需要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SPYRAL 研究中亚组分析表明,肾动脉主支+分支消融相比单纯肾动脉主支消融的降压效果更好[6]。本研究前瞻性观察分析肾动脉分支+主支消融与单纯肾动脉主支消融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与入组和排除标准

本研究为单中心、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所有患者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患者入组标准:①18~80 岁难治性高血压病;②至少服用4 周以上降压药物;③自愿参加本研究。难治性高血压定义:服用3 种或3 种以上降压药物(含一种利尿剂)血压仍未达标(>140/90 mmHg,1 mmHg=0.133 kPa)[7]。 排除标准:①有肾动脉狭窄病史或影像学检查提示肾动脉狭窄; ②肾小球滤过率(GFR)<45 mL·min-1·1.73 m-2;③伴1 型糖尿病;④伴严重心脏瓣膜疾病; ⑤怀孕或在研究过程中计划怀孕;⑥6 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 ⑦节段性血压(SBP)<100 mmHg;⑧肾动脉主支与分支成角>90°,分支直径<2 mm;⑨不适合分支消融。

1.2 分组

采用随机信封法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完成肾动脉造影后, 随机分为单纯主支消融组和主支+分支消融组。

1.3 手术过程

入组患者术前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 或氯吡格雷300 mg,术中静脉注射普通肝素6 000~8 000 U。 右侧腹股沟处备皮,消毒,穿刺股动脉,置入7 F 血管鞘;JR4 导管行左右肾动脉造影,置入7 F LIMA 指引导管至左右肾动脉开口, 置入6 F 微孔灌注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通过39D-72X 型射频消融仪(美国强生医疗器械公司)分别在左右肾动脉以温控模式(6~15 W,43℃)行螺旋式消融,左右肾动脉主干各消融4~6 个点(相邻消融点间隔0.5 cm),每个点有效消融时间为60 s(主支+分支消融组在此基础上,在每个肾动脉1 级分支(分支直径>2 mm)再取1~3 个点消融);术后复查肾动脉造影。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计划随访2 年,观察记录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伴发疾病、用药情况),手术相关参数(消融点数、温度、平均能量),术前、术后各24 h 动态血压。 术后患者每3 个月至门诊随访1 次,记录诊室血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 检验,各组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 重复测量计量资料用多因素方差分析。 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 秩和检验, 治疗前后比较用Wilcoxon 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 例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RDN 手术均获成功。单纯主支消融组失访1 例, 其余59 例完成2 年随访。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主支+分支消融组手术消融点数与单纯主支消融组相比呈显著增加趋势(P<0.001);两组术中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支+分支消融组平均能量显著低于单纯主支消融组(P<0.05)(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 个月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两组患者术后动态血压均较术前下降(P<0.05)(表4)。 术后3~12 个月期间主支+分支消融组诊室血压, 显著低于单纯主支消融组(P<0.001),术后15~24 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1) 。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参数指标 x±s

表3 两组患者肌酐情况 μmol/L, x±s

表4 两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比较 mmHg*, x±s

3 讨论

RDN 术是近年发展的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新技术,通过射频消融选择性靶向损毁肾交感神经达到治疗目的[8]。 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RDN 术可有效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9]。 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也表明,RDN 术可明显降低受试者血压。 虽 然Symplicity HTN-3 研 究 结 果 阴 性[4]引 发RDN 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有效性争议,但是并不能武断否定RDN 术[10]。 该研究中存在参与中心过多,单中心入组病例较少,导管系统、设备单一,设置参数固定等问题, 且参与中心缺乏既往开展RDN 手术经验,因此可能并未真正反映该技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 本研究与该研究相比,采用微孔灌注导管并引入分支消融方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诊室血压和24 h 动态血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3~12 个月肾动脉主支+分支消融组患者降压效果明显,但更长时间随访观察,与单纯肾动脉主支消融组患者的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别。

图1 两组患者诊室血压随访情况

目前国内外实施RDN 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多采用单纯肾动脉主支消融方式。 本研究中主支+分支消融组消融点数较单纯主支消融组有增多趋势, 术后3~12 个月期间主支+分支消融组诊室血压较单纯主支消融组有明显下降(P<0.05)。动物实验表明,肾动脉主支+分支消融后,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下降最显著[11]。 因而这可能是主支+分支消融组患者血压降低更明显的原因。Symplicity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表明, 主支+分支消融后降低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的效果均较单纯主支消融明显[12]。 因此合适的手术方案可能是决定RDN 术降压效果的关键之一。 Fengler 等[13]报道采用主支+分支消融治疗25 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并与单纯主支消融作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基线血压水平无差异,但3 个月后主支+分支消融组血压下降更明显,主支+分支消融可获得更多消融点数,这利于交感神经阻断。 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似。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3~12个月两组基线水平相同患者中主支+分支消融者血压下降更明显, 但15~24 个月后两组血压无明显差异且均有所上升。 这种现象在既往研究报道中均未提及,可能是随访观察时间较短的缘故。 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血压在较长时间随访中无明显差异,推测可能与神经系统反馈复苏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研究是RDN 术主支消融与主支+分支消融前瞻性、随机对照的远期研究,但作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少,因此对结果可能产生偏移。 有待进一步更大样本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验证。

本研究结论认为, 肾动脉主支+分支消融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但远期随访中与单纯主支消融相比无明显优势。

猜你喜欢

主支诊室肾动脉
午后的诊室
药物涂层球囊的拘禁球囊技术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PCI术中边支保护作用及对血流情况的影响分析
经皮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在移植肾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及比较
肾动脉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
关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角度命名的商榷
新开的诊室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及技术
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分叉病变边支球囊保护技术主支支架后扩张对边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