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超声在盆底功能异常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2020-10-14赵蒙林雁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6期
关键词:盆底盆腔尿道

赵蒙,林雁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超声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女性盆底组织是由肌肉、筋膜等结构组成的对尿道、阴道、直肠等器官具有承载作用的组织结构[1]。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理反应,随着二孩政策的推广,中国女性平均生育年龄呈现上升趋势。但高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较差,容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2]。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损伤、功能障碍以及缺陷等因素造成的一组盆腔器官功能紊乱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逐年增长,多种症状并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妊娠和分娩是PF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首次妊娠和分娩较再次妊娠发生PFD的风险高[3]。本研究采用盆底超声,于妊娠晚期及产后6~8周,记录郑州市妇幼保健院120例初产妇盆底功能异常情况,并对比分析Valsalva状态下盆底超声指标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妊娠晚期、孕周≥32周、胎儿发育正常的单胎初产妇;②产后6~8周;③无PFD病史;④无流产史;⑤无泌尿系统感染;⑥无相关慢性疾病。(2)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并发症;②精神障碍;③产后接受恢复盆底功能康复训练;④分娩时行相关器械助产。根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58例(48.33%),阴道分娩组62例(51.67%)。剖宫产组:年龄为21~37岁,平均(27.28±3.65)岁;分娩前平均体质量为(64.28±1.25)kg;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为(3.41±0.27)kg。阴道分娩组年龄为20~38岁,平均(27.59±3.72)岁;分娩前平均体质量为(64.43±1.32)kg;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为(3.39±0.28)kg。两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参与研究的初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方法采用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于妊娠晚期及产后6~8周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工作频率:4~8 MHz,三维实时扫查角度为85°。所有产妇检查前均将小便排尽,并自行充盈膀胱,确保剩余尿量少于50 mL。检查时,产妇取膀胱截石位,探头外部涂抹消毒耦合剂并用避孕套覆盖,之后将探头置入产妇阴道内,先探测子宫双附件区情况,再于患者会阴处,观察静息、Valsalva状态下盆底结构的变化情况,并记录Valsalva状态下超声指标,包括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以及面积。记录膀胱膨出、尿道漏斗形成、直肠脱垂以及子宫垂脱等盆底功能异常情况。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晚期及产后6~8周盆底功能异常发生情况,并计算盆底功能异常总发生率,分析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分娩方式与盆底功能异常间的关系。通过超声检查,比较产妇分娩后期Valsalva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以及面积的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盆底功能异常情况妊娠晚期时,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21例,但无盆底其他组织异常,总发生率为0(0/120)。产后6~8周,出现20例膀胱膨出、31例尿道漏斗形成、4例直肠脱垂、9例子宫垂脱,总发生率为53.33%(64/120),与妊娠晚期盆底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67,P<0.05)。剖宫产组出现7例膀胱膨出、13例尿道漏斗形成、1例直肠脱垂、2例子宫垂脱,总发生率为39.66%(23/58)。阴道分娩组出现13例膀胱膨出、18例尿道漏斗形成、3例直肠脱垂、7例子宫垂脱,总发生率为66.13%(41/62)。两组盆底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9,P=0.004)。

2.2 Valsalva状态下的超声指标妊娠晚期Valsalva状态下超声指标包括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以及面积均小于产后6~8周(均P<0.05)。见表1。

表1 Valsalva状态下超声指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产科剖宫产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高龄产妇也逐渐增多。研究指出,高龄产妇身体功能相对降低,导致产后恢复速度减慢,产妇盆腔组织相对变薄,对盆腔器官的支撑作用减弱,容易引发盆腔器官脱垂。女性盆底主要由浅层筋膜与肌肉、泌尿生殖隔、肛提肌及筋膜三层组织构成,是维持盆腔器官正常发挥作用的支持系统,若某组织遭到破坏,均可诱发PFD。妊娠和分娩是发生PFD的重要危险因素,妊娠期间因子宫整体体积、质量逐渐增加,增加盆底肌肉收缩力度,降低收缩能力,到晚期,可因胎头压迫以及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损伤盆底[4]。分娩可降低盆底组织功能,尤其是阴道分娩,常导致盆腔内筋膜断裂、改变盆腔内器官正常解剖结构位置以及损伤肛提肌等。剖宫产可因盆底肌机械性损伤影响控尿机制[5]。因此,临床多采用盆底超声,观察产妇妊娠以及分娩期的盆底结构。超声检查可动态直观、清晰地显示尿道、膀胱及周围组织,具有无创、经济、便捷、无射线照射、重复性好等优点[6]。

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晚期盆底功能异常总发生率低于产后6~8周,剖宫产组盆底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组,说明产后易发生盆底功能异常,且剖宫产发生风险低于阴道分娩。这提示不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分娩,产妇的盆底功能及结构均会发生一定变化,考虑可能是由于妊娠期间韧带松弛、胶原溶解等原因导致盆底肌张力下降。加之分娩过程中,盆底受到子宫的压迫,造成盆底神经、盆底肌肌纤维压迫,增加了PFD的发生风险[7]。阴道分娩组盆底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提示阴道分娩过程中,受到会阴撕裂伤、产道牵拉伤等因素影响,产妇的盆底功能及结构会出现一定的损伤,导致PFD发生率上升。故依据患者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尤为重要。妊娠晚期Valsalva状态下超声指标包括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以及面积,均低于产后6~8周,与彭艳艳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表明产后更易发生盆底功能异常。

综上所述,妊娠晚期及产后盆底功能存在差异,同时,行阴道分娩的产后,更易发生盆底结构异常,盆底超声的应用,可作为预测PFD发生风险的辅助工具,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采用盆底超声评估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对指导产妇进行产后恢复锻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盆底盆腔尿道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男性急性钝性尿道损伤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影响因素
长段外伤性球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术的有效性和注意事项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陌生的尿道肉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