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中国研究平台促中英人文交流

2020-10-14秦丹

神州学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牛津大学人文英国

文|秦丹

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

中英两国交往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中英两国关系逐步升温,中英人文交流取得丰硕成果,但两国在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英人文交流在一些方面出现暂时性波折,国家层面的合作交流受到政治局势、决策方式,以及党派竞争等方面的影响,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亟需我们不断拓宽视野,寻找依托,切实把握中英人文交流的新趋势。以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为代表的英国高校中国研究机构,立足欧洲,放眼世界,在中国研究领域具有深厚基础和重要影响力。特别是在全球共同抗疫的大环境下,人员流动和交流受阻,可借助这一独特的平台优势,促进中英人文交流向新发展。

英国高校中国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在欧洲,汉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可追溯到1814 年。当时,法兰西学院设立“汉语和鞑靼—满语语言与文学教席”。牛津大学于1876 年聘请理雅各(James Legge)为首位汉学教授,是英国汉学得以正式确立的标志。作为晚清来华的传教士,理雅各曾翻译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和道家经典《道德经》等,是近代西方第一位将中国经典古籍完整翻译成西方文字的汉学家。1888 年,在中国生活40 余年的前英国驻华全权公使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出任剑桥大学首位汉学教授。威妥玛创造了一套为汉字注音的罗马拼音系统,即威妥玛拼音,为中国后来的汉字拼音方案提供了完整且富有启发性的参照。前英国驻华外交官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成为剑桥大学第二任汉学教授,终其一生致力于广泛传播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

1916 年,伦敦大学成立东方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1932 年正式设立汉学教职。1938 年,东方学院更名为亚非学院,并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承担了大量有关中国的研究工作。随着上世纪70 年代末欧洲当代中国研究的兴起,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领导者,并创办《中国季刊》杂志(China Quarterly)。上世纪90 年代末,剑桥大学、杜伦大学、爱丁堡大学、利兹大学、伦敦大学、牛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威斯敏斯特大学等高校先后建立东亚研究系或中国研究系。

近年来,英国当代中国研究的发展逐渐走出传统汉学的研究范畴,英国高校的当代中国研究迅速发展。2002 年,牛津大学邀请著名东方学家徐维恩担任当代中国研究项目主任;2005 年,诺丁汉大学建立中国政策研究所;2012 年,伯明翰大学设立中国研究所;2016 年,曼彻斯特大学成立中国研究中心(原曼彻斯特商学院中国中心),2018 年又成立曼彻斯特中国研究院;2019 年6 月,兰卡斯特大学成立“一带一路”研究院。这些研究机构不仅成为现阶段中英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还标志着英国当代中国研究的复兴。

左图:中国中心大楼

中国研究的平台优势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研究中国的学术机构,是一个具有一定合作基础和情感积累的人文交流平台。

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牛津大学作为全球顶尖大学,其中国研究学术传统已有100 多年历史。牛津大学中国中心是受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启发而建,费正清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系,是哈佛大学中国研究学科的创始人,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 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因此可以说,牛津是哈佛中国研究的起源。牛津大学中国中心成立于2008 年5月,汇集了牛津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学者,从语言文化、思想艺术、历史地理、政治法规、人文环境、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中国问题。中心建设的目的,即统筹牛津大学有关中国问题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以应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成为西方世界研究中国的令人瞩目的场所,进而确保牛津大学在中国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中心对于加强牛津大学与中国及全球其他中国问题研究机构的关系,起着关键作用。

二是与中国富有渊源。2014 年9 月,位于牛津大学圣休学院的中国中心大楼正式对外开放。大楼以主要捐赠者,香港企业家、慈善家潘迪生的名字命名,耗资2100 万英镑。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英国威廉王子等共同出席中国中心大楼启用庆典。刘晓明在讲话中说:“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夫人程虹教授访问牛津大学时曾赠送一批中文图书和文献资料,我听说这些图书和资料将落户中国中心。我想,程虹教授会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他表示,全新的大楼和珍贵的文献将给牛津大学的中国研究插上翅膀,“如虎添翼”,希望牛津大学在秉承学术传统的同时,发挥学术精英荟萃的优势,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并期待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为加强中英人文与学术交流,为促进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作出重要贡献。据悉,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1604 年就收藏了第一本中文书,作为博德利图书馆的重要部分,中国中心图书馆永久性地收藏6 万册中文图书。中国中心主任拉纳·米特希望中心能够激发更多的英国大学生学习中文。

三是与国内高校合作密切。2017 年6 月,武汉大学在英国举办第三届海外学术周,期间与牛津大学中国中心共同举办“语言传播与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同年12 月,作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的配套活动,由清华大学和牛津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英高等教育人文对话”在中国中心举行。此外,中国中心每年接纳大批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国现当代历史与社会史等领域,与国内相关高校开展合作研究,打下较为坚实的合作基础。

四是在数字人文领域具备优势。牛津大学中国中心非常重视人文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并积极参与人文艺术相关的在线数据库建设与数字人文项目。在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人员交流受阻的情况下,网络信息资源与技术的共知、共建、共享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借力牛津大学中国中心在数字人文领域的优势,将对未来中英人文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借平台优势促中英交流

在疫情引发的全球新形势下,我们应充分有效借助和利用英国高校中国研究平台的优势,切实化解当前难题,促其成为当下中英人文交流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有力促进中英人文交流互鉴向新发展。具体有如下建议。

一是将英国高校中国研究平台纳入中英交流相关机制。建议在现有的中英人文交流机制框架内,纳入相关英国高校中国研究平台。中英人文交流相关的会议、论坛等活动,可邀请平台专家学者参加。国内设立的中外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可资助中英双方在人文社科领域展开合作研究,支持研究成果在国外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发表和出版。

二是推动国内高校与英国高校中国研究平台的合作。建议通过项目资助或平台建设的形式,鼓励一批与英国高校中国研究平台已开展实质性合作的中国高校,探讨建立学术共同体或高校联盟,更好地拓展与中国研究平台的合作,就中英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共同发布相关报告,切实提升和拓展中英两国高校在中国研究领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加强与英国高校中国研究平台数字人文领域的合作。疫情加速了人类生存方式的数字化进程,应利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中国人文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力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可采用联合共建和引进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在数字人文领域直接借力英国高校中国研究平台的既有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快速有效地开辟人文交流所需的资源共享与信息检索便利渠道,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和档案信息,加速人文交流成果的共享与发布。

四是利用英国高校中国研究平台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近年来,英国高校中国研究平台的研究者与国内学者一道探讨人文交流、合作研究等长效机制与渠道,使这些中国研究平台成为中英两国人文交流的强力推进者。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可重点派出一定数量的访问学者、博士后和博士生,赴英国高校中国研究平台,师从著名教授学者,合作开展中国问题前沿研究。同时,支持英国高校中国研究平台在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专题研究。通过“送自己人出去讲”与“邀请外国人客观讲”相结合,客观宣传中国的实际情况,帮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中国,适时传播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助力更多国家和地区发展,从而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情感认同,为人文交流的健康运行创造有利环境。

中英人文交流不仅要促进两国友好发展,更要站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为中英两国相互加深了解、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独特贡献。

猜你喜欢

牛津大学人文英国
Don’t Show Off In Public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千年等一回!牛津大学女生录取人数首超男生
近代印度学体系中的牛津大学佛教研究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以学生为中心”——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质量保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