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模式探析

2020-10-13张宁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模式

张宁

摘 要:本研究对我国新时代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目的是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失衡的局面。本文对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内涵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讨论了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模式实现的方法与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模式

从经济发展来讲,城市发展迅速,乡村发展较为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差距太大,造成了两者之间不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所以需要以乡村振兴模式,把乡村地域系统提高到某种程度,才可以充分满足城市与乡村匹配的要求。乡村振兴的实行,需要始终坚持城乡融合的理念,且提供资金与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对新时代我国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模式相关问题加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内涵

(一)城乡融合。首先,城乡融合加强了城乡产业多样化特征。城镇与农村不仅为地域与文化概念,同时也是经济与产业概念。城镇部门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较集中,农村的核心特征是其劳动者从事农业、林业等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大。改革开放前,城乡部门表现出二三产业于城镇集中,第一产业于农村集中的特点,城乡两大部门二元结构特点和三次产业空间分布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融合不单单表现在农村劳动力非农流转,同时还表现在城乡产业对立格局被打破。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大产业于城乡间分布状况产生了交错互补的特点,也就是二三产业实则不是唯一在城镇集中,农村出现三次产业并存的局面。并且,改革开放后,城乡融合的核心表现为农村产业形态多样化。新时代发展中,城乡融合表明城乡产业交错互补特点加强,此时由于社会矛盾转变过程中人们生活涵盖了物质与文化等多重内涵,尤其是随着人们收益的增加,对城乡产业多样化与动态化需求加强。其次,城乡融合促使城乡空间交错程度持续攀升。因为产业形态的不同,造成特定区域中某一中心城市被很多农村地区所围绕,城乡由于交通设施链接出现了点线面的格局。改革以前,我国城乡间体现出明显的地理特征,就是城镇与乡村间不但存在不一样的产业与经济组织形式,同时具备明确的空间与地理范围边界,城乡二元空间特点凸显。

(二)乡村振兴。首先,乡村振兴表现了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性。乡村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富饶的乡村始终是盛世的一大标志,田园生活是很多人所向往的地方,且古人留下了非常多的描述乡村田园生活的诗篇。早期,乡村为国家发展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全面开展工业化强国战略,工业体系资本累积就是采用城乡二元制度,从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制造业大国地位随之形成,农村廉价劳动力资本有着很大的功劳。可是,在这以前作为城市主要构成部分,乡村基础设施供给匮乏,生活条件滞后,导致传统文化于乡村消失,造成乡村面临衰败风险。而乡村振兴牢牢掌握了乡村发展的主要问题,给新时代乡村发展提供了准确方向,促使乡村建设脱离城市从属位置,让城乡发展成共同的主体,如此才可以使乡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有所减小,尤其是诸多城市基本相同,而主要差距表现在农村,此乃中国发展中的不充分表现之一。在综合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时候,农业现代化是必须的,农村不可发展成留守农村,农民不可发展成现代化的旁观者。近期,虽然农业比重下滑,农村人口减少,可是农业在我国经济中仍旧占据了重要位置。根据城镇化发展目标,当城市化走向成熟以后,依旧有大概十亿的农村人口。整体而言,农业现代化仍旧是构建小康社会的薄弱部分。所以,促进乡村振兴,加速补齐农村短板,提高农业地位,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新时代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模式的分析

经过对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内涵分析,可以发现,在新时代我国国情下,城乡融合为条件,而乡村振兴为目的,城乡融合给乡村振兴提供了资金与科技等支持,而乡村振兴水平可以充分反映出城乡融合发展成效。因此,对我国新时代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模式实现的方法与对策加以探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城乡线轴扩散制度。通过点轴开发这一基本理论,合理构建区域增长极,健全点轴网络于乡村振兴的扩散作用,促进城乡辐射引领制度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当前,中国多数乡村地域系统均是环绕固定城市与城市圈的,构成了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的格局,可是思考到增长极的不良效应,需要采用城乡融合的基本规律,更加合理且有效地设计城市与乡村互动圈际,保证点的分布愈发合理,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愈发显著。举例言之,特色小镇规划与发展,能够快速实现该地区优势资源得到优化升级,从而构成农业旅游与乡土民俗等新的产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农业人口就业与创业效率。

(二)加强乡村振兴制度保障。乡村振兴是我国的一项顶层设计,是从上而下执行的一种重要战略,制度保障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三农问题政策制度供给情况,必须要深入加强如下方面的制度内容:需要根据城乡融合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保证城乡资源双向流动,简单来说就是资金、人才、土地与产业。在这之中,资金就是所谓的金融支持与投资支持等,持续开拓融资渠道可以给乡村振兴提供足够的资金。人才,需要避免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同时还需要防止出现城市专业科技人才不下乡的情况,以此达到城乡流入与流出的平衡性,持续加强管理与创新创业人才等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的作用。土地資源,城市发展阶段,土地是城乡各自发展中的主要对象,要有效处理城市与乡村融合中土地供给关系,健全土地流转制度。产业与就业,是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关键点以及基础,产业与就业维持着我国乡村地域系统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经过将以上制度内容的加强,可以深入明晰政府与乡村治理等行政关系,保证制度效应得到有效发挥。

(三)因地制宜进行乡村振兴模式构建。城乡共同地域系统涵盖了各种自然与人文要素,相互之间有着历史与文化等之间的差别,所以乡村振兴模式,并不具备统一化的标准。因此,需要严格根据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按照不同地域系统下的社会组织与文化理念等构建发展模式,可是目标需要达成一致性,这样做可以减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而在因地制宜乡村振兴模式中,有着诸多成功案例,比如苏南与温州模式突出当代产业创新,是非农发展模式,具备古镇及其村落的地区,需要采取保护开发的方法建立旅游模式。

总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验表明,实施城市发展战略,通过城市带动乡村,通过工业促进农业,并不能确保农村现代化快速实现。伴随社会矛盾的持续改变,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是新时代推动新的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只有持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破城市与乡村二元结构阻碍,才可以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所以,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实现城市与乡村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有效处理城乡失衡以及发展不协调之间的关系,才能走具备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汤勇.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推进中的逆城镇化对接机制[J].城市学刊,2019,40(06):20-25

[2] 张克俊,杜婵.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发展:继承与升华[J].农村经济,2019(11):19-26.

[3] 汪锦军,王凤杰.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基于城乡多元互动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9(11):51-57+157

[4] 李志红.探索城乡融合发展 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N].中国改革报,2019-11-11(012).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模式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城乡分割会走向城乡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