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海无涯“读”作舟

2020-10-13宗菲菲

教育界·A 2020年9期
关键词:大语文小学低年级

宗菲菲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大语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多元化阅读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激发兴趣、指导方法、科学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深入阅读、有效阅读。文章从强化阅读内容、阅读策略、阅读活动、阅读评价的多元化分析研究入手,倡导学生在尚自然、展个性中快乐阅读,快乐学习。

[关键词]大语文;小学低年级;多元化阅读

[基金项目]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大语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多元化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C02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大语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多元化阅读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激发兴趣、指导方法、科学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深入阅读、有效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多元化阅读要在科学引导下强化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深刻理解、感悟和思考,在多元化阅读、多元化体验、多元化呈现的过程中获得深厚的情感累积和学习乐趣。

一、集思广益,阅读内容多元化

在小学低年级的多元化阅读过程中,对于阅读内容的界定要立足于当前大语文背景下的阅读实践经验,强化各版本教材的有效结合和充分运用,除部编版教材本身的课内阅读以外,增加其他版本教材的学习,如同年段苏教版、湘教版等教材的学习。同时,在背诵书籍的选择中,教师可以要求每天背5首儿歌,每个学期完成5本书的背诵,在曰积月累中沉淀学生的文学知识和文化素养。在阅读课外书籍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点、年龄特点、能力发展水平,每学期推荐50本左右的书,让学生完成对书籍的针对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也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素材。根据课标要求明确课内外的阅读内容和能力要求,在集思广益的学习中有效提升阅读质量”[1]。

例如,在低年级的多元化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依托课本内容,在多教材版本的有机整合和同步学习中,实现对阅读内容的延展。在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秋天》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是对“一”字不同读音的认知、理解和识记。文中“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对于“一”的二声和一声的不同发声和理解,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有了比较深的认知和体会。补充苏教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姑娘的信》一文的阅读,课文的重点是认知和掌握字的笔画,同时背诵“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这一自然段。通过这两篇文章阅读的对比,学生体会到秋天别样的风情和韵味。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大雁》一文中:“世界上谁最聪明?大雁在天上写着:人。学习从哪里开始?大雁在天上写着:一。”这篇课文也是写“大雁”,但是角度不同,一个“人”字,一个“一”字,告诉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学生。三篇课文都写了“大雁”,但视角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学习重点不同。学生在多元化阅读的对比和整合中认识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每学期推荐的50本课外书籍中选择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阅读,这种阅读不仅践行了统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提出的“1+X”教学模式,而且在大语文背景下实现了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海量阅读的有机整合。

二、个性发展,阅读策略多元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多元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综合能力、兴趣喜好和阅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根据阅读文章的特点,适当选用解词析句法、质疑探究法、想象留白法、白描渲染法、勾圈标记法、搜索筛选法等不同的阅读策略;同时要认识到不同的文章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精读、略读、吟诵、节奏读、配乐读、快读慢读等。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文章体裁选择不同的阅读形式,如个性化阅读、全班共读、亲子诵读、表演读、表演情景剧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阅读能力[2]。

例如在《曹冲称象》的阅读教学中,为强化学生对于曹冲整个称象过程的质疑、探疑、解疑的具体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元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思路和方向、方法的基础上,将主动权和导演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分配角色,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在培养学生个性阅读和个性发展中进行探索和创新。教师尝试引导学生采用表演情景剧、配乐读、质疑探究法三者有效融合起来的策略,引导学生根据剧情的需要设置人物、语言、动作、背景等因素,设计的过程可以参考书本进行直接情境再现,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想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再创新。在集思廣益中,学生将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变化,先让曹冲出场,作为旁观者,静静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当大家都无计可施时,他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中,在情境表演中,学生设置的背景和曹冲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表演尤其值得津津乐道,为此教师及时进行了表扬,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这种多元化阅读的实践改变了传统阅读的局限性和枯燥性,通过不同方法的读、不同方式的读,阅读变得更灵活,更丰富。

三、创意互动,阅读活动多元化

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活动的多元化教学过程中也要强化对学生的创意互动的有效培养和充分运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多元化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个人阅读的基础上,科学延伸阅读空间,在小组共读、班级共读、亲子悦读等形式的创意互动活动中,通过游戏、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强化多元化阅读活动的创意性、趣味性、互动性、积极性。例如通过班级读书会、好书乐分享、诗词大会等形式,在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理解和认知等方面展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理解和体会;通过讲故事比赛、美文诵读比赛、亲子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以固定化的文体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探究、深入化的创意互动呈现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和自主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效果。

例如在开展班级读书会的活动中,通过设置“自然现象”的阅读主题,引导学生选择与之相关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阅读展示的具体方式。其中,有的学生采取配乐诵读的方式朗读了苏教版课本中的《水乡歌》,有的学生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朗读了《雾在哪里》和《雪孩子》,还有的学生采用了亲子诵读的方式制作了湘教版课本中的《小溪拍照》和《风姑姑的照片》的视频。不同形式和风格的阅读作品的呈现实现了阅读空间的延伸,并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契机。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表演的呈现,学生在创意互动中从不同风格的阅读体会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无穷,培养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并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知识,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

四、奖惩并举,阅读评价多元化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阅读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奖惩并用,以奖励为主,要充分认识到“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多元化阅读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构建立体化、科学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每一天的努力在评价体系中都能得到坐标标识以及每一点的进步和累积,增强学生持续阅读的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指出学生在多元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阅读的断点、断面和断篇。有的学生对于阅读只是为了追求阅读的数量,在质量上没有明确的要求,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只是浅尝辄止。为此,在学生的多元化阅读过程中,对学生阅读的评价应该追求多元化,既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又要及时明确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在奖惩并举的原则下实现对学生阅读的科学评价。

例如,在低年级的多元化阅读中的学习成果的评价以星级评价为标准,实现熟读、背诵、认读、理解的四个层次的定位,并依次获得一颗、两颗、三颗、四颗星,这个过程的奖励性评价可以让学生在获取相应的星星的奖励的时候对应明确自己的阅读水平,有利于学生继续努力建构更加高层次的阅读目标并为此不懈努力。在构建了奖励的评价机制的同时,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到压力,并在此基础上激励和鞭策学生朝着更高层次的目标努力。为此,笔者在构建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立足于熟读、背诵、认读、理解,将阅读水平的这四个层次作为横向定位,然后将“阅读量、阅读面、阅读时间、阅读速度、阅读兴趣”整合评价的结果作为纵向定位,二者的交界点就是学生的阅读结果的评价数据。同时,在奖惩并举的过程中,笔者特别强化学生对于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的读懂和读透,及时纠正学生“囫囵吞枣”的阅读方式,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引导学生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标准指导下实现有效阅读。

书海无涯“读”作舟,“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學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是学生由知道、生疑、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崔峦老师对阅读的解读对当前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引导和借鉴。在大语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中要强化阅读内容、阅读策略、阅读活动、阅读评价的多元化,在尚自然、展个性中让学生快乐阅读,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费文燕.多元化阅读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3):125-126.

[2]张霞.小学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6(16):118.

猜你喜欢

大语文小学低年级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
重拾遗失的美好
我的语文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