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优化路径探究
2020-10-13杜晓明
杜晓明
[摘要]小学美术教师需要以新课改提出的大纲目标为导向,主动转变美术鉴赏教学理念,选用合适的美术鉴赏教学对策,在美术理论知识技能传授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整体认知能力,挖掘学生美术鉴赏积极性,提升美术鉴赏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课外拓展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效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察觉美,体验美。
[关键词]小学美术鉴赏教学;重要作用;优化策略
美术鉴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和经验,结合自身社会阅历,对美术作品中的内容做出观察和感知,并对该作品做出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审美享受,且可以充分掌握美术作品的创作方式、思想内涵。我国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广美术教育,这使得美术教育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重点进行美术鉴赏教学,为学生全方位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带来积极影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课程理念,以新教学大纲为指导,转变美术鉴赏教学理念,创新美术鉴赏教学思维,为学生提供健康、活泼、有序的美术鉴赏氛围,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美术鉴赏,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學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作用
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鉴赏教学有着深刻意义,其不仅能够通过鉴赏内容的展开弥补传统教学的枯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而且能在鉴赏中为学生灌输和传达更多的人文内容及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品和科学的价值理念。与此同时,在长期的鉴赏之下,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宽,综合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在当前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不少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绘画教学较为关注,但对美术鉴赏教学忽视,造成学生在长期绘画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美术教学整体质量提升较为缓慢。小学美术教师应结合时代发展变化和素质教育需要,科学组织美术鉴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绘画教学与鉴赏教学有效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1]。例如美术教师在进行二年级“我的老师”教学时,可创新教学方式,先鼓励学生以自身熟悉的某位教师为模特进行绘画,完成之后由教师做出点评,随后根据人物画要求等对具体作品进行讲解,鼓励学生对经典人物画作品进行欣赏。该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可以感知到参与美学学习的愉悦感,自主融入课堂学习中。
2.能够健全学生人格
毋庸置疑,美术鉴赏教学能够为丰富学生艺术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助推学生实现健全人格。从本质层面来说,美术创作属于一项具有特殊性的情感活动,各种经典美术作品均是创作人员在融合社会阅历、过往经验、思想情感之后的综合性表达,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出创作人员的情操与人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能够感知到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在此过程中可以健全自身人格。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与松柏有关的美术作品时,可向学生表述松柏代表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可以得到领会,为健全人格带来积极影响。
3.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
小学美术教材中具有不少出色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中含有较多的文化知识,具备独特的文化特征。时代在不断进步,经过时间考验、岁月流逝而流传下的美术作品能够有效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理念、文化思想和历史内容。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选择含有不同文化内容的美术作品,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到多元文化,并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掌握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宽[2]。例如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欣赏《清明上河图》,充分感受北宋都城的繁华,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
4.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根据审美原则能够获得较多出色的美术作品,在鉴赏过程中也能够有效提高鉴赏人员的审美水平。小学生年龄较小,审美观念并未完善,正处在提升审美水平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经典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从作品色彩、布局、细节等方面出发对作品做出判断,并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作品中存在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进而获知美,体验美,树立科学的审美观。例如在欣赏雕塑作品《撒尿男孩》时,教师可向学生讲述撒尿男孩于连英勇、睿智的故事,并介绍其优美、独特的外形特征,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作品内涵。
二、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优化策略
1.开展美术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理性认知
小学美术鉴赏教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全面性特点,在组织开展鉴赏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强调美术理论知识教学和普及,使学生可以牢固掌握学科理论知识,以便积极有效地开展美术作品鉴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对美术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使学生树立美术鉴赏意识,熟悉美术理论内容,进而在面对美术作品时,可以从颜色、结构、内涵等方面探讨美的存在。
例如教师在进行五年级“风筝的魅力”教学时,可要求学生进行风筝制作,使学生熟悉风筝的结构,在放风筝活动中领会到风筝的魅力。在此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需先进行与美术理论知识相关的教学,使学生可以理性认知到风筝的特点,如教师可基于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播放与风筝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在观察和交流过程中获悉风筝的外形、装饰、文化特点等,并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教师也可对课堂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梳理,为学生带来更多和风筝有关的知识,并指导学生进行表述和制作。
2.创设美术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美术欣赏属于一项具有高层次、高复杂性特征的精神层面活动,人们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会形成认同、爱慕等心态。小学生欠缺社会经验,较难长期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需结合学生当前心理特征创设美术游戏氛围,挖掘学生潜在审美天性[3]。例如在进行五年级“写意动物”教学时,小学美术教师可根据教材资料,推出“每人画一笔”的游戏活动。在该活动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2个小组,分别要求画出一只老虎和一匹骏马,且在该游戏中,每个学生均仅能画一笔。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两个小组均画完了图画。教师在该活动中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鉴赏,在师生交流中判断画中的精彩一笔,且对学生的实际创作做出点评。教师创造课堂游戏教学情境,不光能够使得学生充分参与活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3.注重课堂交流学习,提高鉴赏教学的效率
在新課改推进过程中,小学美术教材内容也得到了一定更新,选编的优秀绘画作品能够为学生提供欣赏素材。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为学生带来经典美术作品,但小学生生活阅历欠缺,鉴赏水平不高,有些学生较难实现全面欣赏。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提高美术鉴赏教学质量,在实际讲解过程中,需和学生保持适当沟通,对学生美术作品鉴赏提供引导,继而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效果。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对五年级“珍爱国宝”进行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充分认知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特征。对小学生来说,参与古代铜艺术品鉴赏具有较大难度。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要介绍青铜艺术,使学生感知到青铜器的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形成一定的鉴赏思维,拓宽学生鉴赏渠道。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四羊方尊”等知名青铜器,或向学生表述其局部外形结构的特征。学生在思考后形成欣赏兴趣,且主动希望参与青铜器欣赏。这表明课堂互动的良好开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4.实施课外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需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认知到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带来积极影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需采取形式多元的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魅力的领悟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组织具有多元化、时代化特点的课外拓展活动,如可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在花园、操场、建筑物等常见景致中寻找美,发现美,对学校中的雕塑、景观等进行欣赏和评价。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教师需主动为学生做出讲解,激发学生创新创造力,并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高效完成。小学美术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插播经典动画作品,使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结语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优化小学美术鉴赏教学途径受到社会关注,这也表明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小学美术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学科教学大纲内容,基于美术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积极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活动,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方法,优化美术鉴赏教学路径,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国照,陈蔚.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 05):164-165.
[2]王燕.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20(11):246.
[3]熊李丽.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9(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