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数学课堂生成的关注策略

2020-10-13王小丽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26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等式学情

王小丽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 226352)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恰当地构建课堂学习情境,引领学生从已有知识结构走向新知识生成.在此期间,教师要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关注数学知识体验与感悟,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增加其数学核心素养的获得.

一、分析学情,关注学生已有知识

课堂教学要顺应实际学情,合理地组织架构知识序列,奥苏泊尔也在探讨教育心理学问题时强调“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掌握了学情,便能让课堂教学对症下药,从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如在学习“等式的性质”时,关于等式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已经认识简单的方程.如x-4=18,3x=15.很显然,这两个方程首先是等式.在求解时需要在等式的两边都同时加上一个数,或者同时减去一个数而等式仍成立;等式两边同时都乘以一个数,或者同时都除以一个数(该数不能为零)而等式也成立.我们再来思考,对于小学阶段所学的等式,其两边所加、所减、所乘、所除的数都是些什么数?观察后发现该数都是“正数”.但步入初中数学,学习了有理数之后,对等式的性质需要关注哪些问题?如在等式的两边都加或都减一个负数,等式是否成立?如果在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一个负数,等式是否依然成立?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实例,从解题中来验证假设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由此,面对等式的性质,就自然而然地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逐渐拓展渗透新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数学认知力的生长.

二、动手体验,关注数学课堂活动

对于数学知识的习得,不能仅限于教师的讲解,还要关注学生的参与体验,鼓励学生从动手、动脑、观察、实验、猜想中去获得数学认知,构建数学学习活动.数学知识点具有抽象性,借助于数学活动融入数感培养,拓展学生空间观念,增强数学推理能力.没有对数学实践活动的直接体验,很难将数学知识内化于心.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何谓“等腰三角形”?我们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观察其特征,如何判断是等腰三角形?如果我们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卡纸,去思考、去动手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方法很多,学生可以动手折叠,还可以用剪刀裁剪,但需要明确的是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要相等.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发现,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必须是一样的.在用剪切法制作等腰三角形时,先从一点起测量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再将两端联结起来,用剪子剪下即可得到等腰三角形.对于一张长方形白纸,可以找准中线对折,沿着对折后的对角线再折一次,用剪子沿对角线剪掉,展开后即得到两个等腰三角形.接着,观察等腰三角形,如果沿底边的中点,进行对折,所得到的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然后,观察该等腰三角形各个角与边的关系有哪些发现?如果将该等腰三角形标记上字母,A为三角形的顶点,AB与AC是腰,BC为底边,D点为BC的中点.则有:AD为三角形ABC的对称轴,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重合,∠B与∠C相等;∠BAD与∠CAD相等;BD与CD相等;∠ADB与∠ADC相等.由此,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等腰三角形,在折叠、裁剪、测量中逐渐认识到它的对称轴,了解顶角的角平分线,即为底边上的高线,深刻理解“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所对应的角是相等的.

三、启发思维,关注数学思想的渗透

总之,数学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认知,丰富数学课堂活动,强调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激活,以有效提问来增进师生互动与交流,促进学生深度探究,体会数学思想,在知识学习和解题实践中不断锻炼数学能力并累积经验.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等式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组成等式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