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六君汤加减辅治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疗效
2020-10-13
胃、十二指肠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其中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因酸性胃液大量分泌,导致胃及十二指肠发生慢性溃疡。其发病原因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密切相关,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表现为上腹疼痛、反酸及烧心等,且极易引发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现临床治疗中三联疗法使用较为广泛,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发挥保护胃黏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但现在临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Hp 耐药性逐渐增加,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在此背景下,临床建议联合中医对症治疗,以提高疗效。中医学将消化性溃疡归为“胃脘痛”、“腹痛”等范畴,病程长的患者主要以气滞血瘀证为主,认为其病因以脾肾虚弱为本,痛、热、瘀、湿为标,治疗以强健脾胃为主,祛湿温阳为辅[3]。三黄六君汤是由三黄汤和六君子汤联合制成,一方面发挥三黄汤燥湿泻火的功效,另一方面六君子汤可强健脾胃,两者相辅相成,共奏益气健脾、疏肝理胃之效[4,5]。本研究旨在观察三黄六君汤加减辅治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疗效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n(%)]
1.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考《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6]中有关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诊断标准:病程长且反复持续3个月以上,发病具有周期性,腹部疼痛,使用碱性药物可得到部分缓解,上腹部存在局限性压痛,且胃镜检查可见活动期溃疡,胃窦黏膜组织切片染色可见典型细菌;中医诊断参考《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7]诊断标准,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证 :主症为腹部疼痛骤起,胃脘刺痛,痛点固定,食后加剧,呕血,次症为舌瘀或紫黯,脉弦或涩。
1.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有关诊断标准,且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阳性者;②溃疡直径1~2cm 者;③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临床检查资料完整不影响疗效观察者。
1.1.4 排除标准 ①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有过敏反应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哺乳期妇女及妊娠期妇女;④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传统三联治疗:口服克拉霉素片(生产企业: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0mg×8片,国药准字:H20033044)250mg/次,2次/d;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生产企业: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20mg×28片,国药准字:H20056577)20mg/次,2次/d;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生产企业: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规格:0.25g×50片,国药准字:H44021518)1g/次,2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三黄六君汤”加减辅助。主要中药药材包括黄芩20g,黄柏、党参、白术、陈皮、法半夏、茯苓、乌贼骨各15g,蒲公英、金银花、甘草、黄连各6g,若存在气虚下陷症状,则添加黄芪、柴胡、升麻以补中益气,若食滞者,则可添加鸡内金、木香以理气止痛,水煎后分为300ml/袋,早、晚各服用150ml,7d为1个疗程。
1.2.2 指标检测方法 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嘱患者检查前禁食12h,检查时取坐立位,饮用常温牛奶300ml,将GYREXVDl×0.5T 超导型MR 机(Elscint公司)探头置于幽门平面,观察各组织运动情况,其中胃排空时间(gastric emptying time,GET)指从饮用牛奶开始至胃窦容积恢复正常的时间,胃窦收缩频率(antral contraction frecluency,ACF)指测定两组患者20min 内的胃窦收缩频率,记录其2min 均值,胃窦、十二指肠协调性(Gastroduodeal Coordination,GC)指餐后20min 胃窦收缩导致十二指肠收缩的次数,同样记录其2min 均值;取患者胃窦黏膜组织匀浆液进行检查,采用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上海臻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患者IL-6 水平,采用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测定TNF-α 水平,采用人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s 60,HSP60)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HSP60 水平,所有试剂盒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自带说明书进行;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ml,静置20min 后分离血清,放于冰箱中待检测,通过CytoFLEX 流失细胞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有限公司)检测两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
1.3 临床疗效参考杨松涛[8]的相关标准,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等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标准:治愈:临床主要症状完全消失,胃镜复查炎症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愈合,胃酸分泌正常(基础胃液量为10~100ml,最大胃酸分泌量测定3~23mmol/h);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炎症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70%,腺体萎缩减轻,胃酸分泌功能改善,为原病异常值的2/3;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减轻,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30%,炎症减轻,胃酸分泌为原病异常值的1/2 以上;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短期内(4周内)临床疗效,并记录其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胃运动功能(GET、ACF、GC)、炎症因子(IL-6、TNF-α、HSP60)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胃运动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均以±s形式表示,组间对比使用独立t检验,组内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临床疗效以n(%)形式表示,使用χ2检验,临床疗效使用秩和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82.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胃运动功能指标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GET、ACF 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C 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IL-6、TNF-α、HSP60 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ET、ACF、GC 比较(±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ET、ACF、GC 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时间 GET(min)ACF(次/2min)GC(次/2min)观察组 治疗前 128.26±7.48 4.38±1.45 3.16±0.12(n=51)治疗4周后111.85±9.08*△ 1.84±0.58*△ 4.26±0.59*△对照组 治疗前 128.16±6.59 4.28±1.42 3.06±0.65(n=51)治疗4周后 121.26±8.14* 2.92±1.04* 3.68±0.49*
2.4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4周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CD8+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L-6、TNF-α、HSP60 水平比较(±s)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L-6、TNF-α、HSP60 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时间 IL-6(pg/L) TNF-α(pg/L)HSP60(µg/L)观察组 治疗前 54.26±10.48 46.38±8.45 3.16±1.12(n=51) 治疗4周后24.35±5.08*△ 22.84±5.18*△ 1.26±0.59*△对照组 治疗前 55.16±13.59 46.28±8.42 3.26±1.25(n=51) 治疗4周后 33.26±4.34* 35.92±7.04* 2.58±0.49*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s)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时间 CD3+(%) CD4+(%) CD8+(%) CD4+/CD8+观察组 治疗前 52.25±3.15 37.36±4.24 33.59±2.54 1.11±0.19(n=51) 治疗4周后 60.26±3.18*△ 43.17±2.35*△ 27.16±2.14*△ 1.59±0.11*△对照组 治疗前 52.25±3.34 37.16±3.09 33.49±2.19 1.11±0.12(n=51) 治疗4周后 46.58±2.19* 33.26±2.28* 33.57±2.24 0.99±0.10*
3 讨论
我国中医学将消化性溃疡归为“胃脘痛”、“痞满”、“血症”等范畴,《内经》中曾记载道“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故卒然而痛”,表明症状与病因之间的联系决定了该病的发病机制[9]。究其根本可归纳为日常饮食不节,加之情志失调,又或天生素体阳虚,外邪侵入易致胃肠脉络损伤,脏腑气血耗伤,胃肠运化无力,考虑胃为水谷之海,若烦劳冷热,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而疼痛部位虽然在胃,却与肝脾密不可分,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又或脾能失调,胃失和降,共同加剧疼痛[10]。中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其病理性质虚实夹杂,若气血亏损,腑气不通,均属实证,痛久热灼伤阴或脾胃虚寒者则为虚证。而虚实之间又可互相影响,病因为肝郁气滞,可转换为胃热或阴伤,而脾胃虚寒者,日常因饮食不节或寒气入侵则可伤阴,初痛在经,久痛则入络,血气遇阻不通也,即可出血或瘀血阻滞,成为血瘀证候[11]。中医学根据其病机特点将消化性溃疡分为气滞血瘀证、肝胃不和证等,因此,本研究患者溃疡病程较长,选取临床较为常见的气滞血瘀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治疗,发挥各药材强健脾胃、培本扶正的功效,进而提高药物疗效,结果发现该方案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基于其病因病机及论治原则,采用三黄六君汤治疗,其主要中药药材中黄芩为清热解毒常用药,可泻火燥湿,主用于肺热咳嗽,高热烦渴,于《别录》中记载:“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12];黄柏泻火解毒、清热养阴,为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白术味苦性温,归胃、脾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本经》中记载其“主风寒湿痹”,且中医“脾胃学说”创始人李杲曾补充道“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13];陈皮味苦性温,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法半夏归胃、脾、肺经,主治燥湿化痰;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渗湿利水、宁心安神;乌贼骨中医又称海螵鞘,主治胃痛吞酸,《现代实用中药》中将该药材作为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的主要药物,具有奇效[14];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金银花宣散风热,清热解毒;黄连清热燥时,泻火解毒,加以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强健脾胃、补中益气之功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胃运动功能同样得到显著改善,考虑可能是因为常规三联治疗中奥美拉唑属于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可通过选择性抑制胃黏膜壁细胞上的分泌性微管及胞浆内的H+-K+-ATP 酶活性,直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其对胃粘膜的损伤,而克拉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阻止细胞核蛋白50s 亚基的联合,从而达到有效抑制Hp 增殖的效果,另外阿莫西林作为唯一的β-内酰胺药物,其在酸性条件下可稳定存在,具有理想的抗菌效果,可穿透细胞壁与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进而组织致病菌建造细胞壁,使其因不断渗透水分子,进而死亡[15]。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对症治疗,其中三黄汤由黄柏、黄芩、黄连组成,共同发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而六君汤由党参等药物构成,主要理气和胃,与三黄汤共同作用,避免泻火过甚伤及脾胃,具有理想疗效。
考虑对症治疗为中医最大的优势所在,因此本研究在常规中药方的基础上进行对症加减,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明显降低,而免疫功能得到提升,究其根本,常规西药治疗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但对其免疫功能的提高无明显作用,而中药药方中党参不仅促进血液循环中白细胞数量增加,还有利于T淋巴细胞的分泌,半夏则对干扰素具有明显诱导作用,茯苓还可参与肿瘤免疫反应过程,共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而黄连、党参、甘草等又具有显著的抗炎抑菌作用,且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药材更替,更有利于其病情的缓解。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三黄六君汤可有效改善气滞血瘀证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纠正其血清炎症、免疫功能因子紊乱,进而有利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