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尾部取血的要点和关键
2020-10-13魏京广吴金英
张 平 魏京广 吴金英*
(1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275 2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2)
鱼类生理学的许多实验都需要抽取血样进行分析测定,目前常用的鱼类取血的方法大概有3种:心脏取血、断尾取血及尾部血管取血[1-5]。心脏取血血量足,但取血后鱼必然死亡,而且许多实验不需要那么大量的血液。断尾取血会夹杂着体表的粘液或水分,甚至还会有体内的组织等,适用于一些要求不高或对杂质影响不计的实验,体长小于5 cm 的鱼断尾后可能根本观察不到血液流出。尾部血管取血的方法相对简单,并且在3 种方法中对鱼的伤害最小,取血后鱼还可放归水体中存活,此方法尤其适用于需连续性数据的实验,但操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科研中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鱼尾部血管取血的方法,只要熟练掌握其中几个要点并注意到关键问题,就可又快又好地获取鱼血。现以吉富罗非鱼为例,对流程和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1 鱼体保定
抓鱼前首先要了解鱼类尾柄的位置,从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部分都是尾柄(图1);熟悉鱼类尾椎骨、尾动脉和尾静脉的情况(图1),其尾椎背面是椎弓,延伸成椎棘;腹面是脉弓,延伸成脉棘;椎弓容纳和保护脊髓,脉弓包围尾动脉和尾静脉,需明确其脉弓内具有脉孔、有尾动脉和尾静脉通过;并熟练掌握注射器的使用。如果采血量不多,可采用湿毛巾包埋鱼的头部,尽量不要麻醉,麻醉会影响后续相关实验。如果抽血量较大,则需要麻醉鱼。可佩戴棉线手套,保持鱼鳃部有水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鱼体,减少感染。
图1 鲤鱼的骨骼[6]
2 抽血
用注射针头从尾柄腹方正中部前方刮掉一片鱼鱗,略为倾斜地插入尾椎骨附近(图2、图3),并将针稍微后退一些,然后小心推进,进入血管棘之间,轻轻刺破流经血管弧的动脉或静脉,若这时见注射针端有血液涌出(图4),表明已正确刺破尾部血管;随后轻拉注射柄使注射针筒出现负压,血液就会慢慢注入而得到血样,达到适合的量后拉出针头(图5);若未达到所需血量,可将针筒拔出且暂时留下针头,将针筒内的血液注进收集管内,然后,再接上原来的针头,再次抽取血样,此操作过程可反复多次直至取够所需血量。
图2 进针位置(尾柄腹方正中部)
图3 进针操作
图4 血液涌出
图5 血液逐渐充满针管
3 拔针止血
用手指压住取血部位,经1 min 左右,直至不滴血为止。
4 鱼回归水体
拿走毛巾,尽快将鱼放回水体中并充氧,以便下次继续使用。
5 小结
整个流程的难点是正确刺破鱼尾部血管,以及尾部血管进针位置是在鱼尾柄腹方正中部前方。如果刺破血管失败,再次扎针时必须要移向原针口的前方处。抽血过程中,如果发现血液不再继续注入针筒,可轻微转动针头直到血液继续注入,若还无效果,则将注射器拔出,清洗干净或取新的注射器重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