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史话
——六百年历史话万全
2020-10-13周总印
■王 君 高 贵 周总印
万全,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辖的一个县(2016 年改为区)。万全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生活的迹象。在《水经注》等一些古籍的记载中,现今的万全北沙城古城遗址,曾是前秦时期的武罡城,秦相蔡泽还曾在这个城堡居住过。到了汉代,曾在这里设置宁县。唐宋以后这里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占据的领地。辽代,曾在现在的万全宣平堡置大新镇,金代又在此置宣平县,在今天的阳门堡置阳门县。到了明朝,这里的军事地位越来越突出。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 年),为抵御蒙元残部入侵,加强军事防御之用,准备建一座军事卫所,此后也就有了“万全卫城”一说。说万全六百年的历史, 也是从建万全卫城即万全古城的开端说起。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万全县图
位于万全县境内的长城遗址
万全老城记忆
万全古城(卫城)初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是为防备北元残部的侵扰而建的军事城堡。明正统三年(1438 年),对原筑土城墙以砖加包,并在此后的明、清、民国各时期多次进行修葺、完善,万全城成为万里长城上的一座气势宏伟的古城堡,曾经在戍边中发挥过重要的军事作用。因此处位于张家口市翠屏山长城脚下,北依野狐岭,南濒洋河,扼坝上坝下咽喉。在此建城有万无一失、防备周全的“万全之策”之说,“万全”由此得名并第一次出现在文字的记载中。
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万全古城
作为明代宣府镇长城防御体系一处重要卫所的万全古城,它采用的是一个“城套城、门套门”的建筑格局——南北有瓮城,瓮城之外,还建有比城墙低的关城。瓮城是建在城门外的小城,用于增强城堡的防御能力。万全卫城南、北城门外分别建有南、北两座瓮城,均开东门。在南北瓮城外再增设两座更小的城——关城。城内开南北二门,分别称“迎恩门”和“德胜门”。东西两侧虽然无门,却建有突出城外的两个翼城(存放粮草、兵械,平时关闭,战时开启),就像轿子两边的杠穿。关城、瓮城、南北城门形成古代御敌的三道防线。
民国时期的万全城
万全卫城的城外还曾有作为“护城河”的城壕。在当地知情老人的回忆中,“两边的翼城,就像轿子上的两个窗,城堡中间原来还有玉皇阁,比城墙还高,就像个轿顶,再加上城外的两条护城河,像两根杆子。整座城像一个轿子”。因此,万全卫城又被称之为“轿子城”。现在的“轿顶”“杆子”早已不复存在,而这座卫城失去的也远不止“轿顶”和“杆子”。城里民居大多为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排布着,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居于幽静深巷。街巷名称或以庙宇命名,如龙王庙街、大真武庙街、火神庙街等;或以家族、姓氏命名,如赵家巷、祁家巷、贺家巷、马家巷等。万全城是一座略显菱形的城池,从北门至南门,纵向的主轴线上北桥街、南大街,与东西两翼形成的东大街、西大街的交点又形成了十字大街,分别按东、南、西、北立有宣仁、政德、安礼、昭武四个体现传统文化与建筑风格色彩的牌楼,并以此形成市场,是城中最繁华的地方。牌楼后面或建有玉皇阁,或建有关岳庙(此地人因敬重民族英雄岳飞,把先前只供奉关公的关帝庙改成了关岳庙)。城内曾经分布着很多的影壁,当地老人印象最深的当属位于南大街西面弥陀寺前的九龙壁。九龙壁是个有十多米长,三、四米高的一字形砖雕影壁,上为灰瓦覆盖的庑殿式壁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拱。浮雕于砖壁上的九条龙有升有降,或龙首相向,或背道而驰,或拨风弄雨,或游身戏水,个个腾挪跳跃、神动形移,似欲破壁而出。万全古城内,历代的宗教建筑曾不计其数。城内先后建有玉皇阁、东大寺、西大寺、城隍庙、奶奶庙、关帝庙等五十多座庙宇。仅这些庙宇就约占全城面积的十分之一。可惜的是,这些可作为文物的古建筑,有一部分由于年久失修在解放前就已经毁坏,而留存下来的大部分也在“文革”期间被人为损毁。
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在关城南面还有过一座小土城,土城内设有东西两教场,在道光年间编修的《万全县志》中画有一幅《南教场图》,可以印证东、西教场就是作为明清时万全城驻军的演武练兵的场所。土城南墙中间还有一个长长的影壁,在父辈及健在老人的记忆中,这个影壁很大、很精致,上面雕有九条龙。这样的一个“九龙壁”正是为了遮掩小土城而建的。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部队需要在此建营房,小土城也就消失了。
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元朝残部入侵而设万全右卫于此,作为“背枕长垣,面临洋水,左挹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的军事重镇,城内功能齐备,有行政区、文化区、仓储区等,街巷和民宅设计合理。明朝时,还设立过万全右卫都指挥司,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革卫置县,以附近所属地域及张家口、膳房堡、新开口、新河口、洗马林五堡合置为万全县,万全由卫城正式变为县城。曾经镇守边塞的军事重镇逐渐转变成为坝上坝下方圆百里的贸易中心及沟通汉蒙物资交流的重要场所,实现了由“武城”到“商城”的转型。
继“茶马古道”之后,张家口到库伦(现在的乌兰巴托)再到俄罗斯的恰克图形成了一条曾经延续三百余年的国际商贸通道,被誉为“北方丝绸之路”或“草原丝绸之路”。由于张家口东望京、津,南通中原,西连晋、甘、陕,砖茶、丝绸、瓷器等日用百货富集于此,北接盛产牲畜、皮毛、药材且正好需要与内地商品交换的蒙俄大草原。历史和地理的双重选择使它成为这条商道上的重要节点,也因此成就了昔日辉煌的“旱码头”。承载这跨国贸易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队和老倌车。在清朝和民国时期,万全城曾有过庞大的老倌车队,张家口距库伦约2800 里,如果再延伸至恰克图就有4300 多里,茫茫草原戈壁路途遥远而艰辛,老倌车队春去秋归,一走就是半年。老倌车队出发前,常在张家口大境门外的南天门、洗马林、万全城一带的大街、河滩上举行隆重的出发仪式,给认路识途的头牛披红挂彩,还要给它焚香作拜,祈求平安。在鞭炮声中车队出发,头牛颈下的铃铛作响,鲜红的三角商旗迎风猎猎,红缨枪高插车辕。每车首尾相连,一入草地,俨然一辆缓缓行进的“草原列车”。与张家口毗邻的万全城,发展旅蒙贸易也是城里富商最好的选择。其中最典型的当属霍家,据说到清末民初时达到财富顶峰的霍家,号称是周边三十七县之首。霍家最发达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霍枚及五子霍老五。直到今天,很多张家口本地人都听闻过霍老五的故事。霍宅坐落在万全城东大街和东桥街交汇的南北两边,是一个拥有130 多间房屋的四进院的大四合院,住宅、祠堂样样齐全,极尽豪华。关于霍家特别是霍老五的传说有很多,其传奇故事已被编入历史长篇小说《霍老五》中。
1963 年版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剧照截图
因守卫长城而建立的万全古城,在张家口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位置。说起来,万全古城要早于张家口堡的肇建,而于明宣德四年(1429 年)肇建的张家口堡也是张家口城市发展的开端。历史上的万全与张家口互有领属。百年前,还未成“市”的张家口,曾归属万全县辖,是万全的“小辈”,民国三年(1914 年),万全县治移至张家口堡。1928 年,张家口成为察哈尔的省会治所,抗战期间又成为伪“蒙疆政府”的首府,1939 年成为“特别市”的张家口,也与万全有了角色的互换,突然之间由一个“小辈”而成为“长辈”。万全县治所由张家口堡迁回万全旧城。察哈尔省存续期间,万全是察南专区所辖的一个县,1952 年察哈尔省撤销后,万全成为张家口(从专区到地区再到市)下辖的一个县。1983 年县城由万全镇迁至孔家庄镇。
经历六百多年风沙侵蚀后,万全卫城依然完整,是现如今明代城堡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处。万全古城以保存最完整、砌筑工艺高超精湛被专家称为明代军事建制卫所制的“活化石”。2006 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63 年出品的经典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其拍摄地就在万全,那时的万全城门楼和老民居还都完整存在,王晓棠扮演的金环进城一场戏就是在南关城外拍摄的。当时,居民对拍电影感到“稀罕”,争相去亲眼目睹一番,也有一些当地人充当群众演员过了过“戏瘾”。
洗马林古堡风韵
洗马林城堡及玉皇阁是万全境内的另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万全西北的洗马林镇历史悠久,唐代时,这里就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村庄——万家村;元代朝廷曾在这里设置“纳失失局”,成为朝廷官服的定点生产基地,人口规模在2 万以上,形成繁华程度很高的集镇,当时的洗马林也改名为荨麻林(岭);明朝时期的洗马林更加突出为军事要塞,明永乐二年为万全右卫五堡之一,宣德十年(1435 年)筑洗马林城堡,宣德皇帝还曾两次来到这里视察边关。
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 年)开始推土筑城,并于隆庆五年(公元1571 年)进行增修砖包,成为一座雄伟而坚固的城堡。城高三丈三尺,方圆四里五十三步,建有南、西、北三个城门,南门称承恩门,西门称观澜门,北门为防洪水而堵死。乾隆六年(1744 年)再次整修后,南门改称迎恩门,西门改称大有门。
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洗马林古城墙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洗马林玉皇阁
洗马林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是东西沙河冲积而成的广阔平川。这里即是通往塞外的要道,也是古代屯兵守边的地方,遗留下西山上的古长城和每隔三五里就有一座的烽火台,被当地人称作“边墙”和“望兵台”,为防匈奴外患,设有守备署和廒仓予以布兵把守。现在的教场街、马场街,就是当年操练兵卒和饲养军马的地方。
关于“洗马林”名称的来历,还有一个动听的故事。相传有一年明武宗曾游幸至此,人困马乏,正好边上有一片树林可以遮阴歇息,再一看,恰有条小溪淙淙流过。随从赶紧给皇上盛了碗清凉的溪水解渴,又把御马刷洗了一遍。休整完后,天子龙颜大悦,见状喜问:“此处何地也?”随从答曰:“万家村西荨麻岭下。”帝曰:“朕看此地就叫‘洗马林’吧。”
洗马林城堡是明代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军事城堡,也是清朝以后蒙汉通商的重要商埠。清朝中后期开始,洗马林堡的军事功能逐渐减弱,集镇经济发展迅速兴起,各类作坊兴起,店铺满街,促成了洗马林成为商贾云集的商品集散地。洗马林成为万全县西部的工商贸易中心,特别是榨油、酿酒、米面加工三大作坊非常兴旺,成了塞北内外有名的粮油加工集散地。据资料显示,洗马林镇在最兴盛时期,曾拥有商号将近200家,被称为工商贸易的“旱码头”。
民国时期拍摄的洗马林玉皇阁
洗马林的寺庙文化相当发达。据《万全文史资料》所载,在全镇不足2 平方里的地面上,就建有真武庙、玉皇阁、关帝庙、城隍庙、观音寺、白衣庵等大小庙宇就有30 处。在这些庙宇中多姿的殿、阁、楼、堂,栩栩如生的大小泥塑,绚丽多彩的壁画浮雕,龙飞凤舞的匾额题词,无不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些寺庙大多分布在城内,少数在城外,也有几座建在城头上。总观各寺庙的位置,高低不一,大小具备,布局错落有致,随地势而各异。镇中央的玉皇阁层层叠叠,高耸华丽;南城门上的三星楼四方端庄,威严傲视;西南城角上的文昌阁是一座木制结构八角两层楼,每当晚霞夕照时,归途人遥望八角楼,象看到召唤游子的慈母一样,感到格外亲切。特别是靠北城的寺庙群,平地上有火神庙和关帝庙是第一层,稍后高出两丈的大佛殿院落是第二层,再高的真武庙是第三层(座落在城头上)。这三层紧挨并相通,远望如同传说中的仙山琼阁。而座落在平地上的寺院又是另一种布局,几个大殿庭院迂回相通,院中有院,别具一格。
在没有被损毁而侥幸遗存下来的文物中,洗马林玉皇阁算是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了。它是一个明代宗教楼阁古建筑,于明宣德十年(1435 年)随洗马林古堡同建,明万历三年(1575 年)、 清咸丰八年(1858年)曾两次重修。玉皇阁建于一砖砌墩台之上,阁前有钟、鼓二楼。阁为歇山布瓦顶,三层楼阁式,高12 米,面阔、进深各三间,周围加一步廊,二层檐下施三踩斗拱,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阁内藏有明版经卷31 箱687 函7643 卷。这些经卷被当地人称为“镇城之宝”。作为军人出身的笔者之一,三十年前服役期间,驻地就在洗马林和高庙堡一带,作为闲暇时的“长逛”之处,对这里的街景和建筑并不陌生,玉皇阁曾经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洗马林镇内的玉皇阁气势雄浑、高大美观,是洗马林的标志建筑,也是万全境内少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之一。玉皇阁建筑面积有462 平方米,阁楼呈三重檐歇山布瓦顶、叠梁式建筑。二层大殿设有平座环廊,可俯瞰镇城全貌。阁前钟、鼓二楼,与阁楼主体形成高低错落、搭檐斗角之势。玉皇阁至今还保留着“晾经节”的习俗。每到农历六月初六,都会将玉皇阁的佛教藏经摊开在阳光下晾晒,围绕玉皇阁的晾经,村里像过节般的热闹。百姓以此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洗马林玉皇阁的部分经卷还在张家口市档案馆内有所收藏和保存。
华北大演习的见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在张家口发生过一次被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那就是代号为“八0 二”的华北大演习。这次演习的盛况曾在中央电视台的《国家记忆》栏目中播放。1981 年9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在坝上和万全县境内如期举行的这次军事演习,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为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当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举行的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实兵演习。参加演习的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空军航空兵、空降兵现代化的英雄部队。在位于万全镇盆夭村北1000 米处,西距万全卫城2.5 公里处设置了总面积约13071平方米,由土方和石料修筑而成的“八0 二”军事演习观礼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几乎全都来了。除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干部战役集训班全体军官,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主要领导人,解放军师以上和北京军区团以上军官,当地地方干部和民兵共三万两千余人参观演习。
演习结束后的9 月19 日上午,在张家口机场进行了盛大阅兵,史称“华北大阅兵”。时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邓小平检阅了部队并发表讲话。“八O二”军事演习观礼台于2001 年2 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