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资源优势,助力学生的语文学习

2020-10-12吴丽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资源优势学习语文

吴丽莎

摘 要: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孤立的,它必须有资源的参与。有方方面面的资源的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更轻松。而语文学习资源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资源必须有人的参与,才有它存在与升华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必须体现“人本”思想,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他们主动参与,富有生命力地学习。

关键词:语文 资源优势 学习

一、以校内资源为助手

学校的资源丰富而多样,包括处于静止状态和正在发展变化着的资源。前者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等;后者如学校开展的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去移民家庭访问等。这些资源,有些是稍纵即逝的,有些虽存在的时间久远一些,但不去利用,它便是无用之物,所以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

学校经常开展一些活动,活动时很热闹,一段时间之后,恐怕学生脑中存留的东西就所剩无几了。这些活动,学生都亲身经历了,但如果不及时加以利用,我们就浪费了于学生语文学习极为有利的课程资源。比如,当下,学生因为受电子媒介的影响,课外读书未能得以落实。那么,在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之后,就可以引导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如此,便能将活动无形中延续下去,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会产生积极的作用[1]。

二、以課堂资源为补充

课堂资源包含的范围很广。人与物、外在与内在、现实的与虚拟的等等。单看教室就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到整个教室,小到一扇门,一扇窗,一张课桌,一个凳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教师在课前、课中所营造的课堂氛围,都是无形的课堂资源。老师手中的粉笔,仅仅是支粉笔吗?不,它是一个汉字,一个词语,一句话,是一个精彩的片断,是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美好的人生回忆,还是一段奇妙的故事,也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凭借之物,还会是一项伟大发明的奠基石……但也许它什么也不是。它在你手中,就看你怎么去利用它,开发它。

三、以心灵资源为催化剂

每个人由于先天的差异,后天所处的环境及经历的不同,其心灵便呈现出多样性。儿童的心灵还是一块未被“格式化”的绿地,他们按着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循着自己的意愿去接纳世界,选择自己所好装入内心世界,只要一有合适的氛围,便敞开胸怀,吐露心声。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时,这层层浪波爆发出的是天真,是纯真,稚嫩之中有真意,活泼之中有美言。“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朵朵浪花”便是无尽的资源。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能让学生心情放松下来。心情放松,便能有心理安全的感觉,如此,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并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升。作为教师,应善于利用可用的外部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课件,营造学生敢想、乐思,敢言、爱说的和谐氛围,让激起千层浪之“石”不断出现。

一教师在教学《四个太阳》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课堂穿越时空,缩短了与生活的距离,整个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高潮不断出现。老师说:“你还想给秋天画个什么太阳?”生:“我想画个绿色的太阳,好把绿叶留住。”“我想画个桔红色的太阳,因为好吃的桔子就在秋天成熟。”“我想画个红色的太阳,因为秋天时,高粱成熟了,变成红红的了。”……老师不断以“一石”去激那“千层浪”,让学生打开了心灵的“闸门”,在课堂上尽情“畅游”。

四、以教师资源为助推剂

教师转变观念、更新课程理念以及把教育当成事业、当成科学、当成艺术等这本身就是一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的心灵因学习而博大,教师的心灵因宽容而伟大,教师的心灵因施爱而崇高。教师就是教师,因为“学高”而为师,因为可为师而从教。然而教师又不再高高在上,单极表演,除了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外,应是他们学习的合作者,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实现发展的“双赢”。

“言为心声”。教师心中要“真实”,要“和美”,要“开阔”,那么,你所发之“言”才有激励作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新的语文课堂要真正实现动静结合,才能在学生动起来时真正投入语文实践,在静下来时认真思考,如此,才能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创造能力。这自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多向有字书和无字书学习,并在其中多思考,多实践,让自己的素养得以提升,在学习与实践中丰富自身的资源。唯有这样,才能以心沟通心,以情激情。过去的教学中,学生答不到问题,要么招来一顿训斥,要么让他坐下。现在则不同了——“再想想,你一定能答出来。”不难想象,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激励,便能使学生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五、以生活资源为知心朋友

仅凭一本书打天下的时代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当下的语文学习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必须与丰富的资源相结合。没有资源的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势必会陷入泥淖,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也自是难免。而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生活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应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旋律。

首先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积极将生活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因为熟悉的生活资源而更加轻松和高效率。因为生活资源于学生来说是熟悉的,这些熟悉的资源化解了他们学习中的陌生感,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很大程度上能提升他们的语文创新能力。

其次,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语文”走入生活中,让“语文”与“生活资源”进行亲密接触,在生活中进行语文学习。所以除了在课内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练就基础外,尤其要加以延伸,延伸到生活这本大教科书中,让学生随时随地学语文,在生活中锤炼自己的语感功夫。

语文学习,不是静静地呆地教室里就能完成的。因为离开了一切有形无形的资源,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肯定是很低的,这也是学生的学习负担一直无法减下来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充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当然,资源本身是静止的,而且那些资源或许它只为某方面的意义而存在,需要我们在利用开发,在开发中建设,才能提升其它的价值,丰富它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浅议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常璐.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猜你喜欢

资源优势学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河北承德矿泉水(山泉水)资源优势分析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推动唐山创新发展
发挥四川资源优势,实施中药产业扶贫
宁乡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养殖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