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疆高校图书馆在提升大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中的作用与意义

2020-10-12罗玉璇索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

罗玉璇 索帅

摘 要:面对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更应具备相应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新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重要前沿阵地,对于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高校图书馆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图书馆 媒介与信息素养

随着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已全面到来,大量的公众号,个人平台涌现造成信息数量激增,不少虚假信息混杂其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影响更为明显,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低质量的健康信息甚至虚假信息引起一系列公众恐慌及社会问题 , 面对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更应具备相应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新疆由于所处的地理区位特点,较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相对迟缓,却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地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上更属于重要的核心区位,必须把好意识形态领域重要关卡,新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重要前沿阵地,对于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高校图书馆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一、媒介与信息素养

“媒介与信息素养”概念的产生是在“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介广泛地渗透进人类生活的背景下,信息存在的形式和媒体形态都趋于多元化,呈现出智能、移动和全新的特征,而近几年自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的交流、传播、表达变得更加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发布了《全球媒体与信息素养评估框架》,提出了“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MIL)的概念,MIL被定义为一组能力,这些能力允许公民使用一系列工具,以批判的、道德的和有效的方式获取、檢索、理解、评估和使用、创造、分享所有格式的信息和媒体内容,以参与和从事个性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活动,其注重公民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知识实践能力更加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是高校素养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2]。

2017年UNESCO发布了“媒介与信息素养五定律”。其对于图书馆等相关专业机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媒介与信息素养五定律”与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也有着深刻的联系,体现出了信息权利与义务、信息价值与技能,并强调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培养的可持续性,而在MIL项目中图书馆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UNESCO认为推进MIL工作需要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一大批核心利益关系体共同协作,文件中数次对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重要性进行强调,认为图书馆是推进MIL项目关键环节,图书馆的职能定位是提供信息获取及相关服务,是公民信息权利最重要的制度保障,因此媒介与信息素养对图书馆的服务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二、高校图书馆提升大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的作用与意义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强大工具,如何有效处理信息,解读媒介信息背后的含义,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抵御外界不良媒介的侵袭,减少网络信息垃圾,规范网络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媒介与信息素养的理念是代表了权威国际机构UNESCO的全局视角,图书馆作为关键环节之一理应及时学习与吸收。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除了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同时也承担着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除了使学生提高文献检索的能力以外,更有必要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在可操作层面进行规范化、程序化和方向化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训成为新疆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其中一个机遇和挑战。

1.守护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新兴科技进步飞速,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问题更是深刻影响其他领域和整个社会生活,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潮流对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虚拟空间中,集体主义和理想主义在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冲击下变得淡薄脆弱。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交汇之地,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是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战略的基石,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必要前提,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尺。新疆高校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艰巨而重大,加强高校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才能把控好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优势。

2.提升甄别错误信息的能力。在今年新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席卷了全球各地。人们因为对疾病不了解带来的恐慌,自疫情暴发以来,关于疫情与防控措施的谣言频频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现象称为“信息疫情”,这些错误的信息向普通公众传递了恐惧,使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要想从根源上消除谣言,我们应认识到信息在预防和控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克服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谣言和虚假新闻带来的危害,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良好素质,大众信任度较高,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群体,提升甄别错误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成为公共传播领域的积极促进力量。

3.成为正确信息的传播者。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不仅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13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现在还有其余东乡、撒拉等47个民族。不少偏远地区信息闭塞,当地居民使用民族语言较多,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将会成为促进当地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因此他们不仅是信息与媒介的利用者,也是信息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他们是否具备选择正确信息的能力、是否能够有效利用信息进行终身学习并参与社会发展,不仅关乎个人世界观的正确形成,拥有优秀的媒介与信息素养能力,更会直接影响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提升大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的途径

1.正确评估当前新疆地区高校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有助于对学生MIL能力进行初步预判,准确描述民族高校在校生能力培养上的不足,寻找更有利于获得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批判性思维、信息技能、自主学习及协作交流能力的整体提升。

2.大力培养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师资,新疆高校均已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授课任务则由所在大学图书馆的馆员承担,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图书馆工作内容与方式的变化、教育与科研创新对图书馆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大学图书馆员的工作压力大大增强,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参与国内同行经验交流,通过参与其高级研讨班和在线学习等方式接受培训,同时应注意吸收传播学、网络科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提升个人专业能力[3]。

3.把握好新型媒介资源格局与传播方式,加强与校内其他平台的联合作用,利用好校园媒介资源,帮助高校学生在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使用不同的媒介、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知道需要什么信息、何时需要信息和信息作何用处,并知道信息在哪里和如何获取信息,了解是谁创建了信息、为什么创建信息以及各种媒介、信息提供者、信息保存機构各自的社会角色、责任和功能[4]。

4.加强数字资源与图书馆新媒介技术水平,因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产生的数字鸿沟,图书馆应通过技术条件的提升来努力弥合数字鸿沟,营造自由开放、多元的信息环境,推动领域内信息、思辨的自由流通,为师生参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以培训、讲座、研讨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吸引学生,提升学生MIL水平,培养学生的反思和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能够负责任的、以符合道德规范的方式利用信息,并以适当的形式将自己的理解或新创造的知识传达给他人。

结语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高校大学生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水平,反映了高校作为促进社会意识对社会进步的能动水平。高校图书馆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图书馆,要更好地满足和丰富在校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渴望与人文社会自然知识的精神需求,更需要高校图书馆针对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培训,让在校大学生具有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更好地多听、多看,同时进行多渠道的搜索和求证,在新形势下,提高自身的意识形态免疫力,肩负好新时代赋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程萌萌,夏文菁,王嘉舟等.《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UNESCO)解读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1):21-29.

[2]黄丹俞.UNESCO倡导与发展媒介与信息素养述评[J].图书馆,2016,(1):92-97.

[3]张淼.民族地区大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初探[J].图书馆学刊,2019,41(5):10-15,22.

[4]黄如花.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谈信息素养教育的迫切性[EB/OL].2020,03-09.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