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与城市语文教学资源的构建

2020-10-12李业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城市语文教学农村

李业萍

摘 要:远程教育资源搭建了农村与城市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它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专业的指向、鲜活而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灵活地运用远程教学资源,能创设一种快乐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文能力有着良好的效果,提高课堂实效,帮我们农村学校教师从教学困境中走出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远程资源 语文教学 城市 农村

一、利用资源,提升教师水平

1.传统教学课堂的弊端

我们传统的教学课堂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我们过于注重教师的表演和学生集体的整齐。教师课堂独白,以短平快的问答为主,一切依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路线推进。课堂观察的视线集中在教师身上。学生“插秧式”排列,聆听和记录教师的声音。课堂在维护着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学生接受的是一个封闭的学科体系。课堂活动着眼于学科内部的原理于逻辑发展,学科之间一般不沟通、不渗透、不合作。因此,学生在应用时知识割裂,难以融会贯通。传统课堂以学科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只能在传授学科知识的框架里寻找于挖掘可能的发展。学生的人格受到普遍的漠视。传统课堂忽视情感领域于动作技能领域。即使是认知领域,课堂与教学活动也忽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认知视野只是盯着“物”二忽略了“人”,盯着客观世界二忽略了自我。在说客过程只灌输前恩研究的成果,即现成结论;学生通过模拟和操练,解决的是该学科的创造程度较低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很难体现一种“能动、自主、有创造性”的学习[1]。

2.提高教师的素质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严谨的治学精神,还需要有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和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可是农村学校毕竟条件有限,特别是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化,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广大教师面对全新的教育形势有时显得手足无措,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远程教育资源中大量的教师培训资料,给我们提供了提高业务素养的平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自觉学习,积极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养[2]。

3.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维

远程教育资源中大量的教师培训资料,不但给我们提供了提高业务素养的平台,还给我们转变教学理念的机会。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积极实践,轉变观念,建立了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新课堂,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学会学习。学生个体受到充分的重视,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相互学习探讨的平台。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适合的教学方式,努力走进新课堂。

二、利用资源,点燃学生热情

1.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个灵巧成功的开头,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小学生大都有好动、好奇,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但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事物很感兴趣。因此,针对此特点,我充分利用远程教学资源中的多媒体展示进行辅助教学,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新课的导入设计的成功与否,对学生学习是否全情投入,是否透彻的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所学知识等起重要的作用。

2.提高学生的课文朗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纵观当前众多阅读教学流派,诸多名师多姿多彩的教学风格,不难发现其共同特点都是强调“读”。“读”是架设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如何引导学生提高的课文朗读能力呢?我们得好好运用丰富的远程教学资源。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安排的,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语言文字内涵,朗读理解课文的最佳方式。而远程教学资源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了教学情景,另一方面又有对整篇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朗读语言的流畅,语音的标准,感情的发挥都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静静地倾听,非常喜欢模仿,他们对课文朗读跃跃欲试,原来不爱读书的学生,对读书也倍感兴趣了。

3.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能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事关教学成败关键。对于教学重、难点,如果教师只停留在口头讲解上,不借助多媒体手段,对于抽象思维还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还是相当困难的。如果通过远程教学资源将学生置于生动、形象的情境之中来理解,学生就容易获取直观的感受,实现教学重、难点有效突破。

三、利用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农村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狭窄,家里很少有电脑,每上一篇课文,如果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预习,大多数学生是从哥哥、姐姐或大人那里听说的,或是从参考书上获取,是很不全面的。课堂上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远程教育资源庞大的知识容量为学生学习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的空间。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包罗万象,各种名著美文、精彩句章,尽收眼底,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我们的教学因为有了现代远程教学资源网台的辅助,较好地使课堂实现了“声、色、形、态”的大融合,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紧凑,增加了课堂的密度。现代远程教学资源为农村学校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转变了教师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文教学内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从而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效率,激活了农村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与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城市语文教学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