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建设中职聋生无障碍美术教学课堂

2020-10-12曹灿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无障碍互联网+教育聋生

曹灿

摘 要:随着十九大再次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和“互联网+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双重契机下,为特殊教育聋生教学课堂开拓了新理念和新模式。在中职聋生美术教育课堂,突破传统教授方式,建设校园智慧教育平台和“课件+手语+字幕”相融合的生态化教学模式,改变聋生无障碍美术教育数字资源缺乏的现状,建设适合聋生的无障碍美术数字教学资源,提升优质课教学资源开放互通的实践成果。

关键词:聋生 无障碍 生态化 教学模式

一、“互联网+教育”对中职教学课堂带来的影响

随着新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教育领域也在快速发展,拓展将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三者相融合的新模式势在必行,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将“互联网+教育”这一理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不仅是对传统教与学模式的改变,而且更是对整个教育理念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的全新变革。

现各中职院校都掀起了加快教育智能、数字和网格化的教育体系建设的浪潮,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智慧生态化教育平台建设,为中职教育带来了新目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1]。因此,要积极践行中职互联网信息化教学,逐步建设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开辟适合无障碍职业教学的特色渠道。

二、中职聋生无障碍教学课堂的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聋哑学生基本上都为全聋残疾类型,由于其生理特点,说不了话也听不见声音,长期生活在无声的环境中,所以对外界的信息输入量较少,文化知识底蕴较差。在美术教学中,喜欢只通过手语和直观的图片视频资料,才能让学生接受,可见我校聋生美术教学效果,是达不到中职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课前老师在备课中,从教育信息平台上,无法找到相应的教学资源,需要特教教师在普通中职美术教材中,提炼适合聋生的教学知识点,再制定符合聋人特点的手、文、图、声和像相融合的无障碍教学模式,来满足聋生因感知、记忆和思维方面有缺陷的生理特点,提升聋生的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2]。但这一过程需要特教老师通过大量文字积累和探索创新,才能建设出适合中职聋生无障碍生态化美术教学课堂。

三、立体化“课件+手语+字幕”的生态化教学模式

1.课件、手语和字幕的分析

课件,从传统的概念上分析,是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和过程,通过文、图、声、像等材料和计算机辅助软件,来制作符合教学大纲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但对于聋生,仅仅通过直观的视觉刺激,吸引学生“眼球”,而忽略了抽象概念如何具象化的教学课堂的主题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视觉疲劳,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手语,以特有的手势语和手指语相结合的形式,作为聋人和聋人之间交流和交际特思想的一种无声语言,特教学校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通过手语表达,才能也聋生进行交流和传授知识。但手语表达出的文字内容,也是有一定局限性,不是所有的文字内容都有相应的手语翻译。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巴洛克风格”,概念含义,而是需要手语和数字资源相结合。

字幕,是以文字形式在电视电影等作品中的对话等非影像文字内容。例如,英文电影中都是配有中文文字幕的,这是方便观众观看和了解内容。聋生美术教学中,但此字幕非彼字幕,是利用现代人工智能中的语音智能转换技术,进行的语音字幕呈现。

2.将立体化“课件+手语+字幕”生态化教学模式分析

将课件中抽象的概念、逻辑思维和实践操作,通过教师课前录制的各环节操作实践视频和重点概念手语视频进行的分解;再通过教师课堂上运用语音转换文字的直观表达,将课堂理论立体化和效果生态化,“课件+手语+字幕”三者结合,弥补了各自的短板,突显出合并的优越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创新性教育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无障碍教学课堂,为建设特殊教育生态化数字教学平台提出来新要求和新趋势。

四、优质课《手指尖的拙趣》无障碍美术课堂案例

结合“课件+手语+字幕”生态化教学模式,进行工艺美术专业无障碍聋生创新《手指尖的拙趣》生态化课堂实施。

1.课前备课

(1)学情分析

从身体特点上看,18工美班由12名聋哑生组成,具有听力和语音障碍,理解能力和言语能力较差。从心理特点上看,聋哑学生长期处在无声的世界,造成信息接收受阻,但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极强,经常创造出想象力丰富的手工艺品。

(2)目标表现

本课的内容为了解发射构成图案设计形式,掌握发射构成花晕纹扎染图案的制作流程。利用“课件+手语+字幕”的数字教学手段,聋生用手机播放教师在课前准备的制作视频和手语视频,来完成这节课各环节花晕纹图案制作的任务驱动。从而引导学生去体会传统技艺带来的精神传承,提升职业素养和审美情操。

(3)数字资源

课前准备《手指尖的拙趣》课堂的教案、制作花晕纹扎染图案录制视频、发射构成知识点课件PPT(图1)、手语翻译视频和制作各步骤微课等。如花晕紋扎花步骤微课(图2),采用手、文、图、声、像等多种信息化数字手段呈现,这种多维立体化的教学手段,让聋人的感官视觉得到刺激,激发聋生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

2.教学环节

(1)课前进行自测和预习新知

首先,教师课前在学校超星智慧平台上传学生自测题,主要对聋生上节课学习得发射构成概念、构成形式、类型特点等知识的检测,聋生完成填写后提交结果。教师将分析自测结果,修订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设计和补充数字资源。其次,教师课前在学校超星智慧平台,发布课前任务《设计发射构成元素的花卉图案》绘制知识要求、《中心式花晕纹的制作》《中心式和同心圆相结合花晕纹的制作》微课视频和课堂教案。聋生通过学习通手机APP智慧平台,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学习相关内容,聋生可以相互之间在平台上探讨交流课前任务内容,也可以与教师之间进行提问、学习和互动沟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文化,有利于在课前模拟完成《中心式花晕纹的制作》《中心式和同心圆相结合花晕纹的制作》知识探究,便于教师及时发现每位学生的预习掌握知识点情况,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鼓励和促学。

(2)课堂导学

教师以扎染布包订单的校企合作视频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对自己课前预习的新知识用途得以肯定,吸引聋生的注意力,进入本节课的重难点教授。首先,请每组组长汇报课前任务预习情况,如认识到同心圆和中心式绘制中有什么相同规律、存在什么概念误区和同心圆在扎花过程中是如何表现等。教师随后针对学习通平台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肯定聋生在预习中优化的效果和指出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接着,进入课程知识点学习,播放课件PPT和语音同步软件(图3),来抓住聋生的眼球。同时,在讲解过程中,通过文、图、像、手多重无障碍生态化教学手段,强调教学重难点,激发聋生制作花晕纹的学习兴趣和欲望。随后发布课堂任务一—《中心式花晕纹制作》和任务二《中心式和同心圆相结合花晕纹的制作》。每小组合作探究任务一相关重点知识和任务二相关难点知识,手机观看微课(图4),探讨如何在制作步骤中避开易错处和创新任务等问题,提高实践效率性和积极性。

(3)课堂实践

在任务一制作中,每小组学生根据课前和课中教师讲授的内容,结合《中心式花晕纹制作》微课和课件PPT进行动手实践,扎出点状的花芯造型和扎出块状的扇形花瓣造型,达到突破重点要求;任务二《中心式和同心圆相结合花晕纹的制作》微课和课件PPT进行动手实践,扎出点状丰富的花芯造型、扎出块状和环装相结合的肌理化扇形花瓣造型,体现更丰富的层次效果感,达到突破难点要求。在扎染花晕纹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对任务一和任务二各步骤易错点进行重点提示,动手进行扎花肌理效果示范。要求每组有一位聋生记录下本小组视频制作资料,上传课堂平台讨论主题中。任务完成后,将图片上传班级微信群,进行学生互评优秀作品;接着,教师对各小组布包作品进行点评分析(图5),强调制作中的重难点;在学生课上完成当下,与订单商家微信视频联系,检验制作布包是否合格,请设计师给予点评(图6)。教师对商家作业点评合格的小组提出表扬,对不合格的小组进行鼓励分析。聋生进入学习通主题讨论群,观看合格任务小组的分享的制作视频,取长补短完成合格产品。

3.课后能力拓展和价值体现

课上通过将好中差程度聋生,合理组合分组,以好生带差生的方式完成小组任务。但课后,学生将需要独立完成作业任务,所以教师在布置时,分为基础类和能力类制作任务,聋生可以自主进行选择。基础较查的学生,独立完成课上的两个任务;而基础较好的学生,需进行能力拓展,完成创作扎染渐变效果的花晕纹布包、挂件、布扇子设计产品。课后任务完成后,学生上传学习平台,进行互评、教师点评和设计师点评,同时可以运用各网络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看到作品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激发聋生的自信心,更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作性。

結语

互联网+教育理念有助于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生态的无障碍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智慧校园教育平台和“课件+手语+字幕”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赋予聋生无障碍美术教育教学,建设适合聋生的无障碍美术数字教学资源,提升优质教学资源开放互通的实践成果。

参考文献

[1]徐薇薇.浅谈互联网时代下中职美术课堂的机遇和挑战[J].教育与信息化2019,02(2):124-125.

[2]李莉娜,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聋校教学中的应用[J].学术探讨2015,11(2):44-45.

猜你喜欢

无障碍互联网+教育聋生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浅谈家居空间无障碍设计研究
浅谈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研究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