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音乐图谱,助推小学音乐教学

2020-10-12王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王彦

摘 要:音乐贯穿人的一生,在小学阶段,音乐课是比较吸引学生的科目,但音乐课中的知识却颇为枯燥,伴随着孩子对这些知识的不理解,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特别是在音乐知识中,音乐符号、节奏、音调、旋律这些枯燥的理论课程,如果教师不能有趣并且有关联的讲解,那么学生就会对音乐理论失去兴趣。

关键词:音乐图谱 小学音乐 音乐教学

音乐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音乐也是其中一个。音乐教学中往往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枯燥无味,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是个障碍,但这些理论知识不可或缺,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想办法利用音乐图谱,深入挖掘音乐图谱,跨越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跨越障碍,体验音乐之美。

一、引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特征是爱玩,活泼、好奇心强、喜欢动手等,这些特征为音乐教学中引入音乐图谱,助推音乐教学,创造趣味教学环境提供了基础。音乐课不仅仅有听歌和唱歌,还有各种音乐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颇为枯燥,小学生也有年龄小的缺点,例如自控能力差需要管理,注意力集中困难等,所以对理论知识比较排斥。在以往传统的教授模式中,教师对音乐知识的讲解仅仅是照本宣科,大量抽象化的知识灌输给小学生,学生在排斥中渐渐对音乐知识畏惧,进而对音乐不再感兴趣。所以,教师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将抽象变具象,用简单的图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本中,有很多用图案大小、动物图谱、动作图谱、乐器图谱标注音乐感情、节奏、强弱等,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或者绘画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注意到音乐的节奏、旋律、情感等元素,并且参与到音乐变化中[1]。这样学生即学到了基础的音乐知识,也让学生体验到了音乐的情感、旋律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二、增强学生乐感

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就需要多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培养学生的感官认知,用音乐图谱涉及眼、口、手、脑、耳协调发展。小学阶段学生接受能力强,对外部刺激敏感,在音乐课上通过一定程度的音乐图谱协调,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多感官协调组织工作。音乐是情感的延伸和传达,音乐图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情景,能让学生更容易体会。人教版教材有不少关于音乐创编的小章节,音乐教师需要通过这些创编小章节,将音乐图谱深入挖掘,做出歌词深意、音乐旋律、动作节拍等有音乐意义的音乐图谱,让学生综合运用,让学生体会音乐的丰富感、情感等。例如在《春之歌》章节,利用钢琴或者竹笛等乐器演奏,体现春天的生机勃勃,音乐图谱上利用发芽的柳枝的样子,让学生通过这些音乐图谱上的图和音乐,放飞想象力,让音乐传达的画面更加丰富,而且用风吹起柳枝的起伏表现音乐旋律的美,轻柔的旋律配着柳枝轻轻起伏的样子,让学生想想画面之外的春风,把春风拂面的感官回忆提取出来,强化学生的音乐敏感度[2]。除了《春之歌》,教师也可以把其他章节通过创造不同的音乐图谱,让学生通过音乐图谱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加大教师教学深度

小学阶段中,学习音乐的过程不能强调单一地唱,或者单一的听,需要多种感官刺激合一。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深入挖掘歌曲的内涵和情感、思想等,不能仅限于旋律等表面的感官体验。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通过音乐图谱的深入挖掘,这种资源的搭建,为学生创造出多种感官合一的体验环境。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加学生对基础音乐知识的了解,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人教版中《糖果仙子舞曲》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播放,让学生分辨各种乐器的声音,也可以通过音乐图谱中相互对应,增加学生对乐器和音色的分辨力。在播放旋律音乐中,让学生通过图谱进行标识,例如将大镲标识为“O”,将小号标为“~”。在带领学生体验各种乐器时,讲解乐器特点,大镲无固定音高,大镲音低,有延續性;小号声音尖锐激烈,可以独立演奏。通过类似的讲解,对比各种乐器,以及乐器特点、音色等,使学生对各种声音有辨识力和形象化感官记忆。

四、提升教学趣味性

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深入挖掘音乐图谱,充分融入音乐图谱,可以让音乐课堂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深入挖掘音乐图谱,在不同的作用分类下,可以把音乐图谱分为:环境图谱、器乐图谱、韵律图谱等,合理运用不同图谱,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各方面魅力。讲解环境图谱,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解音乐产生的年代,那个年代人文情况和这个音乐所体现的情绪。在乐器稍微多的章节,教师可以用器乐图谱展现多种器乐相结合产生的音乐变化,以及每种器乐天然的音色色彩情感。教师在结合韵律图谱中,可以通过体现的韵律讲解该音乐所主观表达的音乐态度等。

在人教版《放马山歌》音乐章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歌词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描述下,结合歌词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并通过音乐感受那个年代下的世界。在学习《法国号》这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示法国号(圆号)的图片或者实物,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圆号独奏等,让学生真实了解圆号这个器乐的特点和音色的特点,并能从众多乐器中分辨出圆号的声音,加深了解每种器乐赋予的感情色彩。在学习《紫竹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韵律图谱给学生讲解这个音乐的韵律特点,再延伸到这个韵律特点具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让学生对这个音乐风格有所认知,也对这个韵律展现的欢乐情感有更深入的了解。

结语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的特点,音乐图谱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是有必有的。音乐图谱作为一个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吸引小学学生的注意力,能让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创造教学环境提升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趣味性,减少在基础理论授课时学生的抗拒心理。并且,音乐图谱融入音乐教学后,不仅能拓展学生对音乐的眼界,也能帮助学生跨越实践空间领略音乐之美和人文之美。同时,也能助推教师对音乐课程授课效率,帮助教师完成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顾燕.“看得见”的音乐——图谱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1).

[2]齐新.论小学音乐课堂中趣味教学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39(24).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