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

2020-10-12马建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能力音乐教育

摘 要:音乐是能够跨越族别,在不同人群中搭建沟通的桥梁。无论是哪个时期或是哪个地域,音乐都能才人的心灵间传达情感。尤其是经典音乐,对于塑造情操和培养审美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音乐的教育期望能够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学会鉴赏经典音乐,理解音乐创作的情感和背景,在大师的音乐中感悟别样的人生。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的渗透需要从多方面来展开,不仅要让学生从意识形态感受音乐之美,还要进一步形成审美思维,解析音乐之美。

关键词: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 音乐欣赏 音乐教育

引言

小学教育是小学生学习启蒙的起点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模式以及各学科的学习兴趣都在此阶段开始培养。音乐教育是小学生对音乐认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了解和欣赏音乐。在此过程中,渗透和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享受音乐、融入音乐。这种审美能力对于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上也会有很大帮助。

一、审美能力在音乐教育中的形成因素

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

1.外部环境对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的传播效率较之过去也提高了很多,多元化发展使得音乐的界限不再受到地域与种族的限制。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会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了对音乐的极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包容能力,比如学校的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推荐以及街头巷尾的反复灌输都会使得学生的音乐审美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1]。

2.家庭成长环境对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

除了外部因素对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家庭成员的音乐审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每个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都是有所差别的,家庭成员的音乐素养也千差万别。如果是家庭成员本身就是专业的音乐家,那么在此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多多少少会耳濡目染,对音乐有一定的见解。相反,如果家庭成员从事的行业与音乐毫不相关,那么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就会少一些。流行音乐相对张扬和提倡个性,古典音乐则较为内敛和深沉,由此可见,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多元且复杂的过程。

3.学校教育对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

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对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都不具有系统性。学校的音乐教育能够让小学生学习到最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为学生认识、理解以及鉴赏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学习到的音乐知识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去感受音乐,学校教育能够保证给予学生有效的音乐价值观,使得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很多基础教育学校里,音乐、美术等学科不被重视,尤其是偏于落后的地区,发展水平以及人们意识的落后,导致了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可有可无的现象[2]。随着经济及教育水平的发展,这一现象不但逐渐得到改善,还进一步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审美能力在音乐教育中的渗透成为了音乐教育中重点讨论的对象。

1.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通过长期的实践,兴趣确实是最好的老师。与传统的语数等学科相比,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其更具抽象性。每个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都是不同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达到鉴赏的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才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的主动学习也会为音乐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需要创设有特色的音乐课堂,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引导他们主动探索音乐世界。兴趣课堂还要有层次感,学生在掌握不同等级的音乐审美内容后,会产生相应的成就感,那么学习的兴致也会更高。

2.在音乐教育中联系实际渗透审美能力

自古以来,音乐就是人们放松身心的重要手段,音乐课程的教学也要依据这一特性,使得学生在紧张的学校学习中得以适当的放松。我们说现在的小学生接触社会、接触通讯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兴趣其实会受到社会流行趋势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渗透还要充分参考社会现实。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减少个人主观意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3]。例如有的教育者会向学生灌输每种类型音乐的个人价值观,导致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出现偏差,这很不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3.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渗透方式

音乐学习几乎是贯穿了我们的一生,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离不开音乐的。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能力的渗透还应该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小学生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对于音乐的理解新相对较为单纯,因此,不能设置难度太大的音乐教学内容。同时,可以考虑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甚至不同的乐器来向学生展示音乐的多样性,让学生建立自己对于音乐的独特审美。乐器及乐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基本原理,不同风格的音乐能够让学生接触音乐的多元化使审美能力以不同形式体现在学生的身上。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音乐教育在此階段中对学生的心理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甚至能够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道德情操。因此,要充分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能力的渗透培养。

参考文献

[1]牛雅杰.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J].黄河之声,2019(01):97.

[2]刘艳.关于如何培养小学音乐教育渗透审美能力的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2018(24):107.

[3]钟凤云.小学音乐教育渗透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思考[J].黄河之声,2018(14):117.

作者简介

马建智,男,新疆昌吉市,1977,1,16年出生,学历:本科 职称:小学高级讲师 ,新疆昌吉市第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审美能力音乐教育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
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