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施措施和有效性研究
2020-10-12梁艳梅
梁艳梅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愈加突出。从本质上分析,应用合作学习一方面可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此,现如今教师应全面了解合作学习,将其贯彻于教学全过程,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将重点对这一教学方法展开全面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合作学习 主动意识 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具有互动性、综合性的特点,主要是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共同协作,完成相应的任务,进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高中数学包含大量抽象的定理,若是教师仍旧以注入式教学为主,必然难以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因此,现如今应当注重合作学习,基于此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主动意识,实现高质量教学。以下则是笔者就此的分析与论述。
一、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实施措施
1.注重个体差异,实现科学分组
要想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坚持适宜性原则,实现科学分组,确保每一小组都能够在课堂上高效分析数学问题,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高中生知识结构仍旧未能定型,有着明显的可造性,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性地规划学习任务,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小组统一发展[1]。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结合学生认知水平确定层次性的教学资源,鼓励认知水平处于上层的学生展开深度分析,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认知水平处于中层的学生进行知识再运用,增强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带领认知水平处于底层的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组内优秀学生做好带头作用,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其他组员,不断提高小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大大调动其他成员的积极性。组内后进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主动获取成员的帮助,探索正确的解题方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增强自身学习能力。
2.立足教学实际,完善教学内容
在应用合作学习时,为了促使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分析讨论,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实际,不断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规划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实际效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中数学包含大量抽象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遵循合理的原则,运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各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展开主动探究,结合教学目标调整课堂指导,若是学生遇到无法解決的问题,可要求学生实时记录,最后再进行统一性的讲解。以“指数函数”教学为例,科学分组之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际,将本堂课教学内容划分为梳理新概念、绘制函数图像、分析函数图像、归纳函数性质等。各小组可针对性地选择学习任务,共同探究正确解题思路。之后,各小组可指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共同商讨的结果,并提出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增强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新知识有更为全面、更为深刻地理解。
3.运用现代技术,打造高效课堂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现代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发挥着一定作用。因此,现如今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借助辅助教学设备,将教材上静态的定理、公式,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理解新知识,在此基础上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新课改背景下,熟练运用现代技术已经成为优化数学教学的必要前提。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及时打破传统思维禁锢,把握新时期高中生的个性特点,以PPT、Word、Flash、微课、电子书包等为主,丰富高中数学课堂,调整合作学习模式,呈现更加多元化、更加生动有效的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2]。
4.优化课堂评价,确保学习效率
适宜的课堂评价是提高课堂合作学习质量的关键要素。从本质上分析,应用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强化学生协同意识。新形势下,教师应充分认识课堂评价的实际作用,深度剖析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侧重于课堂合作整个过程。合作学习成果与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有着密切关联,课堂上教师应遵循公平、开放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加以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使学生学会取长补短,提高自身能力。除此以外,教师应时刻关注小组合作进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指导他们进行改正,确保合作学习效果。
二、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1.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课堂合作学习是一个共同协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将知识体现在实际当中。相比较来说,合作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合作学习为主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尤为明显。以“三角函数图像变换”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分组探究如何由的图像经过平移、伸缩变换得到的图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寻找到了图像平移变换的规律,教师适当引导,各组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学生归纳出图像伸缩变换的规律。在合作交流的作用下,学生探索更为清晰的解题路径,同时也将新旧知识紧密衔接到一起,逐渐形成数学思维。
2.加强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应用合作学习可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众人拾柴火焰高”,课堂合作学习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协同意识,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价值[3]。通过参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学生可充分了解合作的意义,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喜悦,同时学会虚心请教、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合理应用合作学习对打造新时期高效课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从注重个体差异、运用现代技术、优化课堂评价等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掌握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措施,并充分了解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宜自主学习空间,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宏.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48+50.
[2]魏志英.分析现状提升实效——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9(22):28-30.
[3]双梦红.浅谈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现状及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