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0-12杨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应用题小学数学教学问题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应用题一直占据着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部分。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小学数学教学的着重点越来越偏向实践,而应用题正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且由于我国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小学教师在这部分的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我们需要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研究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题 问题 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主要为加减乘除计算,近年来,随着教育层次的提升,现已融入图形面积的计算,而这些内容的考察通常以应用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于小学生的智力发育不够完善,面对应用题时会很自然的表现出恐惧感。且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分数在数学试卷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找到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也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之路[1]。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性

应用题涉及概念、法则、规律性知识,反映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能力的问题。数学学科是一门生活学科,而应用题则是将现实生活抽象地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平分一张饼或者平分一箱苹果来进行解释,先让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概念是什么,然后再进行“几分之几”概念讲解,运用抽象物品的铺垫,将课本知识浅显的概括出来[2]。

1.应用题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题多数来源于生活,反映了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也是巩固知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例如,当学生学会分数的概念及运算后,面对“某小学共有155名学生,有五分之二的学生参加了体育运动,问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是多少?”这类生活问题时,便可以轻松解答出来。

2.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学科,是考驗学生智力和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判断、推理出未知条件,然后再通过结果,检验论证的正确性。正体现出了出题人的目的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解答“路程、时间、速度”问题时,如何根据已知的速度和时间,求出相应的路程?在求得结果后是否与实际相符?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常见问题

1.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较低

如果学生不热爱学习数学,就会在数学课堂上表现的急躁,甚至影响其余同学的学习,课堂秩序无法维护。而要想在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平时教师们可以在讲课期间带领学生思考生活、感受生活,用以辅助教学。但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在课堂上缺乏情感投入,一味地讲授课本知识,忽视学生学习感受,使得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

2.在教学中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应用题的编写是为了生活服务的,而大多数教师没有认清楚在这一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味地灌输课本知识,使得生活与学习脱离了连接。一方面,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枯燥,师生关系变得紧张;另一方面,脱离生活的讲课内容使得学生无法表达个性化思想,影响教学进度。

3.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而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传播学习方法才是关键,因此,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对于老师讲过的题型就生搬硬套,遇到类似的,变换着问的题型就一窍不通,正所谓不懂变通,实则是解题的思维未得到训练。

由此可见,“死记硬背”对于学习数学应用题来说并无效果。且这种思维会给学生带来思维限制,使他们成为成绩的奴仆,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这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并无不同。

4.未能按照新课改要求进行激励制教学

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时常鼓励学生学习。但实际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老师能够达到这个要求。虽然只是一小部分教师,但仍然不能完全掌握好“激励的力度”,有时会过于浮夸,使得口头表扬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让学生迷失方向[3]。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1.明确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核心

数学应用题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换句话说,其核心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将生活问题改编为数学应用题,使学生在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因此,新世纪数学教育的方向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成绩不再是评判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

同样重要的是——创新教学。对于学校来说,创新意味着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思维,因此,教师要更正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鼓励他们发扬自己的个性,允许学生画、说的解答问题。

2.课前充分准备,课上互动教学

教师在上课前应做好备课准备,将上课需要讲到的内容按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块讲解,侧重难点、要点,建立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全面掌握。此外,在进行应用题的材料选择时,要以多样性、代表性为前提。例如,将“空间图形”与“面积”作为应用题的题材时,可以选取教室、操场、餐厅、校园超市等作为例子,引入到问题中,这样既满足真实生活,也符合学习要求。

3.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课本中的问题抽象、还原为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根本意义在于解决生活问题。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要举一个例子重复使用,时常加入创新内容。例如,将去超市购物作为应用题的素材,既达到了学习知识的作用,也包含了生活气息,实现学以致用。

4.情景式教学,培养学生交流意识

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可以从创设情景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解答“两车相遇”的应用题时,教师们可以准备两个汽车模型,或者是教学道具,模拟两车相遇情景,使学生在脑海里对该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然后和同学们交流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期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样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来说,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整个学习的铺垫。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教学能力,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创新化教学环境,进行个性化教育,使他们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战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现代交际,2016(21):178-178.

[2]潘桂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好家长,2019(25):142-142.

[3]陈水莲.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259-259.

作者简介

杨薇(1978.3—)女,汉族,本科,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二实验小学,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方面。

猜你喜欢

应用题小学数学教学问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