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2020-10-12曹敏旻

锦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织体调性小调

该曲为奏鸣曲式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以及再现部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呈示部(第1-48小节);展开部(第49-100小节):由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为主部材料引入,第二阶段为副部材料展开,第三阶段为再现前的属准备;再现部(第101-152小节)。

呈示部:第1-48小节

主部主题(第1-8小节):以连句旋律形式的主和弦乐段呈现,f的主小调(从调号和其他旋律形式中的主和弦还原mi以及第8小节的主和弦停在了f小调的属于主和弦上可以直接得出是属于f的主小调),以属和弦作为开放形式终止,因此主部主题的结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结束。主部主题中分别出现了正、副两个动机,第1小节为主部主题的主动机(由向上的f小调分解主和弦构成),第2小节为主部主题的副动机(由和弦音以及三连音组合构成),二者组合构成了f小调主部的核心和材料。音乐节奏上以十六分音符以及三连音的节奏为主要特征。织体上以柱式的和弦呈现。

连接部(第9-20小节):连接部旋律是连接音乐主部和副部之间的重要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上(第9-14小节)。启下(第15-20小节)。连接部的旋律线和织体与主部主题的旋律线和织体结构相比变化不大,通过连接部的旋律线和织体的协调性把它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从而使其也成为了主部和副部最自然的结合和过渡。

副部主题(第20-41小节):为了拓展的副部结构,起止均在降A大调上,并以完全终止的形式结束,是一个收拢性的结束;副部的主要核心音乐材料主要是第21-22小节,以这两小节的连续下行的旋律线开始副部进行着音乐的发展,正好与主部主题的连续上行的旋律线相反,两者既互相形成对比又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副部的织体上以分解和声织体为主,节奏上以十六分音符的旋律为主,给予听众一种急促的旋律听觉感受。第21-25小节通过连续下行的旋律线开始副部,第26-32小节通过运用断续的、带休止的弱拍上的起奏的旋律音型推动着副部主题音乐的快速发展,第33-41小节通过前面旋律的不断推动,音乐被迅速地推向了音乐的高潮。

结束部(第41-48小节):全部音调的材料取自于副部的主题,以降A大调旋律联合进行终止式的和声序进,”ddⅦ7-k46-d7-t”的反复来可以巩固结束在副部的降A大调的调性,结束在主和弦上为一个收拢性的结束。旋律上以跳进为主,节奏上以附点为特征,织体上还是以柱式和声织体为主。同时也出现了跳音的演奏方式,给予音乐人一种活跃的听觉感受。

展开部:第49-100小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49-55小节):在旋律材料上,同时运用了对主部主题的正(由上行的分解主和弦旋律线构成)、副(由和弦音以及三连音的旋律线构成)两个旋律动机的引入;织体上,同时充分运用了对主部主题的柱式和声织体;旋律调性上,降A大调-降b小调;旋律结构上,为3+4的不方整不对称的结构。

第二阶段(第56-81小节):副部是其低声展开部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不断地运用重复、模进、分裂等艺术手法对与副部相关主题的材料和旋律进行了展开。而在旋律的材料上,第56-63小节是运用了展开副部的第21-28小节的主要旋律材料;第64-67小节是对第56-59小节通过重复模进的方式对旋律进行了重复;第68-73小节是对副部的材料(连续下行的旋律线)在低声展开部以两小节为单位对旋律进行下行的模进重复。在旋律调性上,第二阶段的旋律调性很不稳定,经降b小调-c小调-降b小调-降A大调,于第81小节处到达副部的主调f小调上的属和弦上,为再现旋律作好了准备。

第三阶段(第81-100小节):音乐在和声再现部达到了主调的属和弦,进入了再现部开始前的和声属准备阶段,并在其后部出现了预示着主部主题的副动机(第95小节起),并运用了预示主部主题的副动机(以十六分音符和三连音旋律为主要特征的旋律)进行了高低音的对话,暗示着主部主题的阶段即将来临。从音乐调性的角度来看,调性不稳定,c小调-f小调。从和声织体上看,以分解和声织体为主,柱式和声织体旋律为辅。从音乐节奏的角度来看,出现了颤音的演奏技法,使得音乐不断地向前推进,音乐被推向了音乐的高潮。

再现部:第101-152小节

主部主题(第101-108小节):与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相同。主部的旋律由正、副两个动机的旋律构成,在f小调上的完全旋律再现,节奏上以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的节奏为其特征。在织体上以柱式和弦呈现。

连接部(第109-119小节):此连接部旋律的材料与呈示部的连接部旋律中的大体相同,在旋律的调性上,为了引回副部的主调附和,从f小调开始,经过降b小调的离调,最后重新回到了主调f小调的属和弦上,并在主调的属和声上重新作出了开放,从而为了实现调性服从的旋律在副部重新出现作好了准备。此连接部与主调呈示部的旋律连接材料全部相同,都是具有承上启下的动机作用,第109-115小节都是在调性上作为连接部承上的动机作用出现,运用主部的正、副两个动机与旋律材料;第116-119小节在调性上是具有作为连接部启下的动机作用出现,调性上重新回到了主调f小调上,旋律的材料上与副部动机的旋律材料相似。

副部主题(第120-140小节):除了调性移到了主调(副部的小调式也被修改为与主部相同的小调式)外,结构与呈示部副部主题中的相同。副部在织体上以分解和声织体为主,节奏上以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为主,给予听众一种急促的听觉感受。第120-124小节通过下行的旋律线开始副部,第125-131小节通过运用在断续的、带休止的弱拍上的起奏的旋律和音型推动着音乐的快速发展,第132-140小节通过前面旋律的不断推动,音乐被迅速地推向了音乐的高潮。

结束部(第140-152小节):仍要依附于副部。调性也改为主调,写法与呈示部中大体相同,尾部為了增强结束感而稍有扩充。

参考文献

[1]高为杰、吴春福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2]高佳佳、赵冬梅编著,《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钟瑶瑶.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题构造与研究[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000(005):170-170.

[4]张敏娟.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作品分析[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

作者简介:

曹敏旻(1999-)女 福建南平 本科 音乐 广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织体调性小调
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
和声小调音阶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谈“调性”
Colorful you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谈音乐中色彩性的应用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浅析笙在柳子戏音乐中的演奏技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