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意义

2020-10-12蓝美英

锦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蓝美英

摘 要:时代在不断的进步,教育的实际要求也随之发生着改变,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就显得极其关键,游戏化教学的产生刚好满足了这一新诉求。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获取知识的同时,思考能力和维度得到提升和开拓,综合能力得以培养,所以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引入这一模式,所带来的应用意义是非常重要且深远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

引言

游戏化教学是现代教学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小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发展阶段能力相对较低,再加之数学极强逻辑性的特性,运用游戏化理念势在必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有效的激发,而且,对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一、关于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是教师将游戏活动灵活引入课堂中并加以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通过此方式可以掌握和巩固相应的知识点。在寓教于乐教育思路和理念的指导下,极大的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游戏化教学模式与实际相结合独特的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满足小学生好奇和活泼的天性,使其在边学边玩中掌握知识点。另外,小学数学游戏中还隐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来完成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数学思维,同时,学生既可以动手又能动脑,全面发展综合能力。

二、游戏化教学原则

首先,目标性原则。游戏教学的过程不仅十分严格,而且需要做到有序,和小学生日常的其他游戏相比较而言,具有非常强的目标性,任何数学游戏在设计时都有一定的教学思路和目的,將游戏融合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使小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在玩中学”,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会用有逻辑的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其次,层次性原则。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兴趣喜好都存在着不一致性,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各个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综合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合理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数学游戏教学方案,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路,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小学数学中游戏化教学应用的意义

1、利用游戏化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初始环节,由于学生课间活跃具有持续性,即使回到课堂,心和脑仍旧处在兴奋中。此时,如果对学生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单纯知识灌输,非常难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然而,特别设计的游戏进入课堂则能有效的将学生的快乐和兴奋情绪转移,注意力也会集中到学习上来。如进行“平均数”这一章节讲解时,教师可将“拍球”游戏穿插进来。首先,将学生分为红队和蓝队两个队伍,其中,红队4人,蓝队5人,将每队在5分钟内拍球的数量进行统计。当然,结果是蓝队的总数比红队的多。此时,引导学生思考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以及该如何解决,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对“求平均数”有了期待,在这种情景下教师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就会产生更加不一样的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这种通过游戏进而引出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数学是充满乐趣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体会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2、利用游戏化教学,学生思维可以进一步开阔

学习过程中进行游戏,学生的头脑可以获得启发,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获得相应的提升,从而学会深入分析问题,学生的头脑也变得越来越灵活。学生利用活跃的数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更加有助于训练和提升其解决问题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因此,通过游戏来开阔学生的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师应重点关注的任务和方向。比如,教师在讲授“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模块相关学习内容时,可以分组进行游戏,将分解平行四边形后拼接的等腰梯形数量进行比较作为一项游戏任务,对拼接多的给予奖励。通过类似的游戏,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巩固相应知识点,同时,学生的思考方向和维度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开阔。

3、利用游戏化教学,学生解题速度可以得到提升

在数学教与学过程中小学生解题速度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许多学生写数学作业需要耗用几个小时才能完成,还有学生在数学考试时存在试题做不完的问题,原因并不在于数学作业多,也不是考试题量大,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解题慢导致的,通过游戏化教学,这些全部可以迎刃而解。比如,教师可以将“四个橙子与八个橘子需要平均分给四个学生,问每个小朋友有几个橙子几个橘子?”这样一道题设计成游戏,利用此方式来协助学生厘清解题思路。教师可以先请四名学生站成一排,再请四位女同学代表橙子,八位男同学代表橘子,让班上的其他同学先将“橙子”平均分给四个同学,再将“橘子”平均分给四个同学,最后数一数每位同学分别获得几个“橙子”、几个“橘子”。通过这样的一种游戏方式,不仅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小学生解决实际学习问题,提升学习的速度和效率。

4、利用游戏化教学,学生的合作意识得以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可以几个人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合作能力会在讨论碰撞中得到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有技巧的去设计游戏,为学生创造需要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师在讲解“认识几何图形”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先将相关的几何图形进行展示,并对学生进行分组,设定任务时间,集合小组力量共同拼出相应图形,培养并加强了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四、结语

总之,将游戏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行之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并能激发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愉悦的接受和巩固知识,教师也能够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并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教师务必要把握好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度,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使学生过度沉迷于游戏而影响了学习,在适度合理范围内,将游戏化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徐冬静.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读与写,2017(4):210.

[2]赵晓燕.王海龙.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5(3):77.

[3]任望菊.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游戏教学[J].学周刊,2014(5):167.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