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的优化策略

2020-10-12梁伟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梁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培养的人才也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问题教学法既与新课改、教学大纲相适应,也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简要介绍了问题教学法,分析了其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并提出了问题教学法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优化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要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下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学得“呆”,教师教得“死”。学生不会提问题,缺乏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教师备课时备知识大于备学生,提出的问题成碎片化,课堂问题随意性较大,课后问题处理能力不强。这与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矛盾的。而问题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帮助下,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寻求假设,进行试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类型,其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1]

一、问题教学法概述

问题教学法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升数学思想,通过提出问题加深数学认知,通过分析问题提升个人发展,通过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从而形成健康乐学的良好品质,不断发展创新实践精神。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更为精准、有层次,教育教学的面更宽,教师、学生的视野更广,凸显出数学的价值。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变得更为积极主动,才能体现探究性、持续性,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二、问题教学法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小学数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数学素养的人,这是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实际情况则是教师的教学只是改变了形式,将原来自己读的内容交给了学生,将原来自己讲的知识先让学生讲,教师再进行一如既往的细致讲解,所谓的“学”流于形式,“教”的理念并没有真正改变。学生的数学思想没有得到发展,问题解决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创新意识较差。其次,最为主要的“合作学习”大面积铺开,为了合作而合作,缺少思维的碰撞,合作成了更小范围内的个人秀。有些合作的问题几乎没有什么探究价值,只是徒有形式。再次,教师的成长很慢,备课、上课的关注点仍然是本节课要教的知识,对学生的数学思考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还比较欠缺。最后,学生被动地掌握知识,死记硬背公式法则,却不会融会贯通地用同一知识点解决不同题型,更不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而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知识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了解知识的最终结果,而是主动探寻知识、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二)能提升师生的探究能力

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抛出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思考等方式,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体会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要改变目前的就知识备知识的备课模式,通过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研发问题、提炼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索。教師的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步骤,让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有知识的广度,有教学的深度。学生要初步养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在问题中生成新的知识与问题,进行有持续性的数学思考。在一次次突破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问题教学法的优化措施

(一)做好教学问题的设计工作

1.以学生认知为前提进行问题设计

教师设计教学问题,必须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把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与学生当下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营造合适的情境氛围。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抛出的问题,才能真正地抛砖引玉,发挥问题式教学法的作用。此外,教师要因材施教,考虑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数学基础等的不同,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之间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应对教师的问题。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认识角》一课,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扇子开口的大小与风量有关系吗?挖掘机起重臂的伸展角度大小能不能决定工作的范围?这些问题迅速引起了学生的关注,使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不经意间让学生从情境中抽象出了“角”的概念,并深切感知到角的大小与张口相关。

2.设置冲突,做好学生预习工作

问题教学法的又一关键是设置悬念。悬念设得好,不仅能让学生有主动探究知识的动力,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找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提升教学与学习的效率。不过,教师设置悬念,离不开学生的预习。学生只有在课前利用预习去思考教师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实现问题教学法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生活中哪里有百分数?百分数是分数还是小数?既然分数可以表示量率关系,为什么还要发明百分数呢?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其探究欲望,再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让学生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高效实现课堂目标。

3.设置问题要联系前后知识,深入浅出

特级教师曹培英老师说,将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人都听得明白。因此,教师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用通俗易懂的问题来体现较为抽象、深奥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练习课》的时候,笔者联系了第一学段学习过的倍数问题来进行教学,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小明的铅笔数量是小王的5倍”这段话,还可以如何表达?如果小王有8根铅笔,小明有几根?可以怎样列式?如果小明有40根铅笔,小王有几根?可以怎样列式?学生通过与简单的倍数关系相对比,自然而然地写出了存在的分数关系。有学生说:小明是小王的5倍,小王有8根,可以用5×8=40(根)得出小明的数量,还可以用8÷1/5=40(根)来计算,因为小明数量的1/5就是小王的8根,量率对应。由此,学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不再是抽象地记忆“具体量除以对应率就是单位1的量”,而是利用旧知解决了新问题,掌握了新的表达方式。

(二)巧用多种提问方式

提问的方式很多。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不能笼统地选择同一种提问方式,而是要根据不同问题,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和熟知每一种提问的类型。下面,大致介绍几种主要提问方法的具体应用。

1.启发性提问

启发性提问适用于完成一小节知识的教学之后,即将教学更深奥的知识或新的一章节知识时。教师通过提问,将新旧知识进行串联,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学习完乘法之后,教师要进行除法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抛出问题,这样既达到复习前面知识的效果,又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例如,在教授北师大四年级上册八单元“可能性”时,教师可以采取启发性提问进行教学导入。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先问学生一些问题:太阳是不是一定从东边升起?早上出门是不是一定会碰到认识的同学?教师通过启发性提问,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些问题的可能性大小,让学生在各种例子中明白可能性的概念。

2.类比性提问

类比性提问适用于几个板块知识点较为相似的情况,尤其是教学易混淆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具体的生活情境,通过对生活情境的转变,提出相似但又有区别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迅速分辨不同的知识点,不至于模棱两可。

例如,在教授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内容“认识更大的数”时,教师可以采取类比性提问法,问学生能不能想出生活中更大的数字:如班级的人数是以十为单位;学校的人数以百千为单位;中国人口却要以亿为单位。教师这样一层一层由小到大联系生活进行类比,可以很好地通过类比性提问法让学生把知识点进行串联。

3.巩固性提问

巩固性提问适用于对知识的复习。过去在小学数学复习阶段,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无非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其实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巧用问题教学法,通過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这种方式不仅高效,能起到巩固知识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轻松有趣,如教师就可以用一些游戏的方式进行提问。

四、结语

问题教学法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更好培养新时代人才,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运用问题教学法,变革教学方式,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林秋.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问题教学法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20(06).

[2]卫慧琴.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