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

2020-10-12刘敏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班级合唱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刘敏

【摘 要】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陶冶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加强心灵上的交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的意义和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开展合唱教学的措施,希望能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

当前,我国的音乐合唱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合唱的兴趣不高、对音乐的学习意识也比较浅薄等。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强调学习音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创新各种合唱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提升文化素养。

一、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艺术培养。小学音乐课程在近年来所占的课时比例越来越大,而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主要部分。合唱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可以陶冶情操,有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让学生在合唱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小学音乐中合唱教学的现状

(一)音乐器材

近年来,学校越来越重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硬件设施,而音乐教师最需要的硬件设施就是乐器[1]。很多学校加大了资金投入,购入了一批乐器供教师使用。但很多乐器与教学内容不匹配,再加上部分音乐教师缺少对乐器的演奏技巧,导致很多乐器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很多乐器没有得到完美的利用,一直在储备室里闲置,这就造成了音乐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音乐教师

虽然近年来学校注重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但在一些学校中,音乐教师的人数较少,师资力量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学生的课程安排也随之变动。而现有的音乐教师,很多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会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努力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使之更好地教授学生[2]。另外,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够深入,所以有时候学生呈现出的合唱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导致学生无法在合唱中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三)教学内容

当前,音乐教材中提高了民族音乐和国外音乐的比例,歌曲内容有了显著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想表達的情绪和想传递的情感。音乐教材中的音乐种类丰富多样,能供教师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唱内容,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合唱《爱的奉献》,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真谛,感受平凡的人世间因为有爱才如此温暖。

三、在小学音乐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

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中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唱《郊游》这首歌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些郊游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带动情绪。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郊游的经历,在唱歌中让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尽量关心和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对于学生在合唱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要及时关注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唱歌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换意见、互帮互助。可以让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唱,在小组的合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后,再进一步让全班学生合唱,一点一点地引导学生,不断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音准

在合唱中,音准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在合唱中发音不准,合唱就无法形成和谐的声音,所以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音准训练[4]。教师可以让学生重复训练一些简单的、耳熟能详的歌曲,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简单的识谱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会识谱,就可以学会更多的曲子。教师在指导学生合唱时,可以采取“唱音程”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和声的不同特点,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对学生的听力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音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音准是合唱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和提高学生的音准。

(三)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内涵。不同歌曲所表达的内涵不同,需要学生注入不同的感情进行演唱。例如,在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教师可以先讲述这首歌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深入的了解,使其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并且对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接班人充满信心和斗志。《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树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节奏的强弱和情感的变化,在唱到关键句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区分节奏强弱的变化。通过对这首歌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升华歌曲所表达的情感[5]。通过合唱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感染学生情绪,发扬民族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发展。

(四)加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音乐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乐器的熟练操作水平、对歌曲的改编能力、较高的钢琴伴奏水平和合唱的指挥能力。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学习中需要教师的不断指导,在合唱练习中学生会一直紧跟教师的指挥或伴奏进行唱歌。所以,教师要提高自我教学意识,不断提升自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不同乐曲采取不同方式的教学,如有些歌曲不适合合唱,有些歌曲适合合唱而且适合分声部进行合唱,有些歌曲需要有人领唱等。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每一首歌曲都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和定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对音乐的分析能力。教师要根据每个班不同的学习情况和演唱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设计。学生合唱的水平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所以教师应该虚心学习和借鉴其他音乐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学校也要重视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结语

合唱不是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钢琴伴奏能力和指挥能力,要熟练地应用各种音乐器材,为学生的合唱创造条件。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根据不同的歌曲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让学生在合唱中体会乐曲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重视合唱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不断研究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月琼.浅谈中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7(14).

[2]李晓渊.浅谈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01).

[3]胡明妫.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班级合唱训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7).

[4]文竹君.浅谈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的有效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7).

[5]肖逸婷.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3).

[6]陈娇.探究小学音乐班级合唱的教学实践[J].幸福生活指南,2019(09).

[7]郎荣荣.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的有效探究[J].北方音乐,2018(21).

[8]陈玉兰.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42).

猜你喜欢

班级合唱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班级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