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游戏中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与评价

2020-10-12戚雷鹰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教育

戚雷鹰

【摘 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假想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而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游戏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幼儿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观察与评价幼儿的游戏行为是深入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是教师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本文就区域游戏中观察与评价幼儿游戏行为的意义以及观察与评价幼儿游戏行为的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游戏;观察与评价

一、区域游戏中观察与评价幼儿游戏行为的意义

(一)教育实践的需要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在面对幼儿游戏中的困惑、困难及与同伴之间的矛盾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道该不该介入,什么时候介入,用什么方法介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无法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准确地分析与评价,无法从中看到幼儿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潜在能力,无法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支持策略,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影响无法准确地预测。教师解读儿童的能力影响着教育实践的专业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教师应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教师应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由此可见,科学地观察和评价幼儿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也是对幼儿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基本依据,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幼儿内在成长的需要

幼儿在区域中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时,他们自主建构、组合拼装各种作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同伴的评价和教师的适时点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尤其是能得到能力的提升。在建构、组合拼装过程中,幼儿的空间组合能力会得到发展;在倾听同伴的评价和教师的点评过程中,幼儿的倾听能力、接受能力、自省能力都会有所提升。他们在游戏中可以发现自我、自主成长。

二、区域游戏中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方法

(一)扫描观察

扫描观察即观察者对班级全体幼儿进行的整体性观察。此方法可以让教师快速了解在某一时间段内班内每位幼儿大致的游戏区域与游戏内容,并通过观察后的分析,及时了解班内每个区域的受欢迎程度,从而便于教师适时调整区域游戏内容。例如,在开学初的一个月,笔者班内大部分幼儿喜欢聚在美工区和建构区。通过观察,笔者了解到是因为这些区域内的材料丰富多样,可以满足幼儿动手的需求。另外,依据统计数据,笔者还发现在美工区游戏的幼儿多为女小朋友,而在建构区游戏的幼儿多为男小朋友。

(二)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向四周观察。观察者可以按照从中间到两边、从前后到左右、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等顺序把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记录下来,也可以选择一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观察对象来有次序地进行观察。运用定点观察法,教师首先要注意选择好的观察位置。定点观察可以帮助教师从头至尾地看到某位幼儿或某几位幼儿的整体游戏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分析该幼儿或该群体内幼儿的游戏水平、操作技能及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追踪觀察

追踪观察即观察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针对某位幼儿的某一关注点进行的跟踪观察。此种方法针对性强,可以根据该幼儿不同阶段表现出的游戏行为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评价,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例如,为观察某位小朋友的建构水平以及他在建构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会每周观察一次他游戏的总体情况,详细记录游戏时他的建构内容及完成状况,遇到问题时他的行为表现等,然后将其汇总分析,梳理出文稿,制订出合理的引导策略和指导措施。又如,为观察某位小朋友与同伴的交往情况,笔者会每天记录他在什么区域和谁一起进行游戏,游戏时关注他们是否有交流,交流是由他本人发起的还是同伴发起的,交流时他是倾听者还是共同参与者……总体来说,追踪观察的关键因素就是要定观察对象、观察内容。

教师在选取了合适的观察方法之后,如何确保幼儿游戏观察的有效性呢?

教师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只有明确观察的目的后,才能找寻相应的理论背景材料,有的放矢地按照目标去观察幼儿,搜索相关的事实材料。有了明确的观察目标后,接下来就是带着问题观察和思考了。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直接、间接、参与性、非参与性观察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视当前观察的目标以及幼儿活动的现实情况而定。再者就是观察过后的记录,这也是观察活动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记录,教师可以评估幼儿的需要,从而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观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分析观察结果,找出更适合幼儿发展的方法。将观察中建构的认识和理念付诸于行动是观察的后续阶段,也是观察的直接目的。这一过程使教师有机会实践并验证这些在观察基础上得出的新认识和新理念,为进一步巩固或修正这些认识和理念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区域游戏中评价幼儿游戏行为的方法

幼儿什么行为是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和推广的,什么行为是教师应该指导和干预的,什么行为是教师应该放手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教师用心地观察和适当地评价。经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区域游戏中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评价。

教师可根据幼儿发展或研究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指标进行评价。(1)游戏的评价内容可随游戏发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在表演游戏初期,教师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所扮演角色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进行评价;而在表演游戏后期,可根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进行评价。(2)由于受人员、时间限制,每次的评价内容不宜太多,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如若是共性问题,那这个问题是必须要集体交流评价的;如果是个性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辐射意义,可让众多幼儿通过评价获益的,那也可成为评价的重点。(3)抓住游戏的共同价值和特殊价值来评价。教师在评价时既要关注评价点的共同价值,如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社会性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又要抓住它们的特殊价值,如游戏的技能,这样在评价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可根据不同区域的游戏内容,有侧重地选择评价点进行评价。例如,在评价角色区游戏“我爱烧烤”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角色扮演中的幼儿参与的实际状况进行评价,通过评选“最佳服务员”“文明顾客”等来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角色游戏。在建构区游戏中,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建构成果进行现场评价,评价形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带领学生现场参观来直接进行作品评价,也可拍照留影、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作品来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间相互学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要找出建构成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改进的方法。在美工区游戏中,教师可针对幼儿的美工作品或绘画作品进行现场评价,美工作品着重在动手技能、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绘画作品着重在遮挡关系、线条使用情况、画面布局等方面进行评价。在益智区、科学区游戏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记录纸,以拍照等方式进行评价,着重评价幼儿游戏时的创新玩法、数学运算能力、记录表征情况等。

评价所采用的形式和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无论选择哪种评价形式,都不是为了把幼儿分等级,而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更好地帮助每个幼儿,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看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是否促进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越清晰、完整,体验和理解也越深刻,积累的社会经验逐渐丰富,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合作游戏逐步展开,自我评价与他评的能力不断增强,游戏时也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有些评价的方法较小班和中班有所不同。可采用讨论式的评价,以小组或全班集体评价为主,每次游戏结束后除进行自我评价外,还可以评价他人的游戏情况。在游戏评价前,可事先交代评价的内容。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游戏的经验体会,发表各自的意见,如:你在游戏中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新的玩法?你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或问题?你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如果问题已经解决,你又是怎么做的?但是,教师切忌把幼儿对游戏的自由讨论变成对幼儿游戏与行为好坏评价的依据。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需求和目的,选用合适的观察方法有针对性地观察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表现,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挖掘隐藏的教育价值,注重游戏后的评价,真正发挥区域游戏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区域活动现场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评价[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10).

[2]徐艷贞,杨新好.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03).

[3]陶婷婷.润物细无声 点亮童心灯——基于幼儿教育区域游戏的评价[J].新课程·综合,2019(11).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幼儿教育
综合主题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和材料的创新设计
童话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同步跟进策略探研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