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0-10-12张方平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渗透策略小学数学

张方平

【摘 要】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打基础时期,将数学文化引进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添学习乐趣。本文将从数学文化的概念、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价值和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渗透策略

一、数学文化的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中最早提出了数学文化的观点,它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其中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在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又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今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文化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也在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但数学文化具体是指什么?我国学者也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黄秦安认为,数学文化是超越数学科学范围的数学观念、意识、心理、历史事件、人物和数学传播的总和[2]。顾沛从广义、狭义两方面总结了数学文化的内涵,他认为广义的数学文化涵盖了数学美、数学史、数学教育、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狭义的数学文化指数学观点、思想、精神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3]。从数学共同体这一角度,郑毓信认为,数学文化是一种由职业因素联系起来的特殊群体所特有的行为、观念和态度等,它既指特定数学传统,也指数学家行为方式[4]。以上观点是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数学文化进行的解释。在笔者看来,数学文化是数学家和智者在经历了长期的教学活动后,通过历史的沉淀和检验,形成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的综合体。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文化资源和价值,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在其中感悟数学的美,提高其思维品质,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与运用数学知识。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价值

(一)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郑毓信认为,就基础教育而言,数学文化价值主要是数学学习对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的影响[5]。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在发现、分析问题的同时学会解决问题,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品质。另外,数学文化还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方式,从而为锻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数学文化具有美学价值,具体体现在思维的美感和表达美的形式上。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文化,可以实现对学生美的培养。例如,数学中讲求的对称美,会在建筑中体现的犹为明显,这其实就是数学文化的体现。数学的对称既会使事物看起来更加和谐统一,又在结构上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再如,“黄金比例”这一数学知识经常被人们提及,不论是生活中销售行业价格的确定,还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埃菲尔铁塔的建造等都离不开它。数学中的这种公式美为人类创造出了奇迹,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渗透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入数学文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文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指导学生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让其学会将理论用于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文化渗透时,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数学精神,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总之,教师在融入数学文化的这一过程中会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数学文化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数学文化素养的高低会影响数学文化内容应用和渗透教学的效果。只有教师自身文化素养达到一定的高度,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但是,对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无法一蹴而就。首先,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丰富自身的数学文化知识,提高数学涵养,为把数学文化渗入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自身也要对数学文化有见解,对数学文化、精神、实用价值有自己的理解,以做到在教学中对文化的渗透不脱离轨道,更好地进行数学文化教学。最后,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还要能给学生擴充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课外知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数学教材渗透数学文化

教材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接触的第一手素材,所蕴含的内容是对所学知识的高度凝练。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中对数学文化的表现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涵盖的数学文化,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渗透,从而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7]。例如,当学生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图片,如蜜蜂、蝴蝶等,又或是金字塔、埃菲尔铁塔等辉煌建筑物的图片,让他们通过感受图片的美来学习轴对称的概念。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美的鉴赏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三)在实践活动中融入数学文化

小学生的年龄大都在6~11岁,还处于低龄阶段,自身的思维能力也正处于启蒙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还很浅显。当他们面对数学中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和概念时,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久而久之,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还是普遍采用讲授法,在他们看来,数学的学习是理性与严谨的结合,在其中渗透过多的趣味性内容会有失数学特色,所以他们并不会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引入数学文化。事实上,在教授数学中较为枯燥的公式定理时,实践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既能丰富数学知识点的表现形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能让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他们数学应用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文化。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章节复习时,可以将本章所学内容中涵盖的名人事迹和故事用题目的形式编写出来,并让学生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答题,让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体验数学文化,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8]。

总之,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提升自身数学文化素养、利用教材渗透数学文化、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入数学文化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独特魅力,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让其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实现数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秦安.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相关概念辨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9(04).

[3]顾沛.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程十年来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校研究,2011(09).

[4]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5]郑毓信.数学的文化价值何在,何为[J].人民教育,2007(06).

[6]郝倩.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7]李会琴.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8(22).

[8]包静.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5).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渗透策略小学数学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