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保护下丹徒田歌文化传承的多维思考

2020-10-12张双斌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非遗文化传承

张双斌

【摘 要】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滋养出的丹徒田歌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歌谣。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徒田歌引入教育的实践体验,在历史与现实的双向对话中,对社会化非遗传承进行多层面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非遗”保护;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文化传承

“非遗”项目进校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对文化传承和促进学生发展均有帮助。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通过艺术教育走上全面、精专、长远的社会化非遗传承之路,这值得深思与研究。

一、文化生态关系中,丹徒田歌“古已入风”与“今更归雅”的历史概览

“丹徒”从远古跋涉而来,足迹遥远。古邑丹徒,地处“吴头楚尾”,是吴国早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丹徒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即兴自发地创造了很多的“劳动号子”,今称为“丹徒田歌”。丹徒田歌为吴歌一脉,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耕作文化时期,口耳相传,一直传唱至今,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音乐的活化石。据专家考证,《楚辞·招魂》中的“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是关于吴歌的最早文字记载。学术界认为,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中的《吴声歌曲》是其在历史上的具体出现。著名的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是至今已核实的较早的一首丹徒田歌。

丹徒地域文化底蘊深厚,内涵丰富,独具特色。丹徒田歌既发源于稻作文化,也被古吴文化的流风所及,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发展,形成了格调清新、风格多样、音韵流畅、语言简洁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的艺术特色。丹徒田歌既有南方田歌的柔美之情,又不乏北方山歌的阳刚之气,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民间艺术的一枝艳丽的奇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放排号子》唱进中南海;八十年代,《车水号子》在“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获大奖;1995年,我校开始丹徒田歌的研发与传承,先后五次获全国一等奖,六次登陆央视,并参加国际文化交流;2006年,丹徒田歌入选江苏省首批“非遗”名录;2008年,丹徒田歌首次编入大学本科音乐教材,成为“镇江教育的名片,江苏文化的名片,中国艺术的名片”。

二、两种叙事策略中,丹徒田歌“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前奏

1.艺术范式的转换:“自然的田歌”到“艺术的田歌”的宣扬与传习

1995年,我校在采风的基础上对丹徒田歌进行收集整理,并以部分“山歌号子”为素材,把民间艺术运用到音乐教育中。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由田间地头搬上舞台,在艺术界、文化界的关注下,唱红江苏、唱响全国!新课程实施以后,我校在开展“护其形、显其声;得其颜、保其韵”的艺术教育后,开始开展“积其理,炼其识;得其神、夺其魄”的文化传承活动。在突破了节目的单一形式之后,我校不仅引导学生走进千年的田歌文化,而且推动多门学科的沟通与交融,探索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的“田歌的载体,教育的创新”模式。

2.文化氛围的触发:“艺术的田歌”到“文化的田歌”的转型与提升

2017年以来,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之后,我市通过建立教育、文化、艺术跨界联盟,在中小学、幼儿园设立“传承点”,结成共同体等形式,建立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合流机制,形成“由幼儿园启蒙,在小学研发,向社区辐射”等培养模式,助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持续脉动。丹徒田歌经过公众对文化认同、文化储存、文化增殖后,在文化传承地区赢得“一领众和”的传承发展之态。

(二)“山歌好唱口难开”的困惑

1.价值追求的抉择:“留住原生态”与“放歌新生活”的扬抑与迷雾

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有“原生态”的追求理所当然,但在创新中保护非遗已是付诸行动的一种普遍共识。将非遗上升到被保护的层面,就是将它放置在一个相对封闭但又不能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系统中,既不让它受到太多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又不让它过快、过猛地发展、变化。改编热的流行,商业化的炒作,迎合了时尚化,却又模糊了遗产与现产的边界,误导了原生态非遗的本质。

2.教学方法的困顿:“自然发声法”与“科学发声法”的冲突与困境

民间歌手都是根据自身嗓音条件,采用自然发声法,由于用嗓方式各不相同,出现了多样的唱法技术和艺术风格。而当他们采用科学发声法进行系统训练后,反而失去原有的歌唱风格和个性。同样,自然发声法不利于学生科学用嗓,但科学发声法会让学习产生统一化、趋同化的结果。

三、非遗传承视野下,原生态非遗丹徒田歌价值实现的理性思考

(一)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习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文化,是凝聚民族认同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独立构建价值观的责任。重视非遗的价值,加强非遗传承,对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会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理论支撑的必要性

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是一个战略性的系统工程,也是站位高远的“宏大叙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致广大而尽细微”的理性架构和细致执行。古老农耕社会乡村文化自发传承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这是对非遗传承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给非遗保护提供了重要价值遵循。在高扬价值、意义的同时,构建传承发展体系,仍是非遗传承应有的前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音乐类遗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非遗保护与传承、传播是通过社会分工来实现的,因而要激发大众的主动参与,建构多层的社会教育组织,统筹教育资源,使每个“独立叙事”都有一种宏观的理论视野和开放的研究态势。

(三)教育实践的可行性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帮助人们接受人类精神文化,并在接受与传递文化的过程中,培养人们感受、追求、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获得愉悦的幸福感受。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生产,是最需要教育传承的领域。丹徒田歌是丹徒人民智慧和文明的结晶,蕴藏着先民追之不舍、后世哺之于中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文化是有生命的,存在于“生态”中,因而生活化、社会化是丹徒田歌传承的必由之路。在当下的文化生态关系中,音乐类非遗能否生存取決于当下的文化状况和它原有的生存环境的结合是否适宜。尽管非遗传承是多元的,但社会化非遗传承的价值观与保护模式的可行性是可持续传承的前提。在乡村社会文化土壤中,要想培育新生“植株”,改良“植被”,必须通过现代国民教育来实现社会化非遗传承。

(四)文化传承的延续性

时事往而不返,文化进而无极。丹徒田歌是一个古老的声音,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是用自己的民间文化来标识和强化地方特征的精神、艺术之花。如何理解先人传下来的精神,并将其融入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系统,是非遗丹徒田歌文化传承的重要目标之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保护和传承优秀民间文化是教育的神圣使命,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丹徒田歌是一种与大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民间文化”,是伴随着生产劳动、由民间社会创造和发展的,并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活态文化。大众是民间文化的主体,“保护好、活起来、传承好、活下去”的文化建构必须由“学习型”大众来实现。让非遗走向文化传承地区、传承人群,实现代际传承是不二之选。只有坚持为了人民、依靠大众,把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现在文化建设的生态中,文化追求的生活中,受教于乐的生命中,才能上承雨露,下接地气,并以鲜活的状态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力量。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日]星野紘.日本保护文化财产60年经验:传统不宜乱改造[N].人民日报,2010-5-13.

[3]苑利,顾军.是什么让原生态保护理念无法真正落实——谈非遗学学科建设滞后给非遗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16(08).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非遗文化传承
民间艺术篇
传承·民间艺术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民间艺术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