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12于淑彦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微课小学数学

于淑彦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应运而生,并逐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这不仅为小学教学的发展创造了更多便利,也对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使微课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并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能够得到快速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应用

小学数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学生学习数学这一学科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形成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熟练地掌握数学运算技能,还关系到学生能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运用。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其知识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抽象性、概括性和复杂性,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很难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一次性就全面掌握数学的逻辑脉络,所以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是充满压力的,如果家长和教师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抵触心理,严重时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微课起源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 A.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他希望向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以及社会民众普及有机化学的常识,然而现有的有机化学课程充满着专业性,篇幅极大并且很难理解,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学习。因此,McGrew教授提出了60秒课程,通过概念引入、解释和生活举例三部分对民众进行有机化学知识的普及,并认为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向民众普及自己的专业。这一视频在网络上的传播引起了民众广泛的关注,随后,微课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被众多教师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微课的应用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将知识点呈现在每一位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围绕教学中的某一重难点,制作出高质量、针对性强的教学视频,包括知识点讲解、习题练习以及总结反馈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教学体系。

(一)微课教学时长短,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微课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的教学视频。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学习知识,这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上的“教室+板书+语言讲解”的模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可以让小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数学的学习。

研究发现,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长大约为10分钟,而微课的教学视频时长大约为5~10分钟,能使小学生利用这一时间段内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对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学习。

(二)微课内容精选,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把数学课本中某一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精心制作教学视频,利用颜色、形状、语言等表达方式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数学知识更加浅显易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增加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微课不仅注重“教”,更重视“学”,突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只要有时间,就能打开网络进行数学的学习。教师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课后习题进行视频教学,将题目的题型、结构和涉及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习题练习。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的不牢靠,则可以通过下载保存该视频,然后重复播放该知识点的教学视频来不断强化学习,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或者辅导培训机构,在家里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在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讲解,小学生可以提前对知识点有大体的了解,知道哪里是自己没学明白的,在课堂上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疑难解答来迅速地掌握该知识点。这样,学生对该知识点会有更深的印象,从而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微课,灵活教学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培训,完善学校的设施设备,确保网络信号畅通无阻,为微课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另外,要想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教师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认可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认清微课本身的特點及优势,提高对微课教学的重视程度,熟悉微课的录制方法,保证微课的质量,提高微课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熟悉小学数学教材,能对全书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把握,清晰前后知识点之间关联,而不是直接录制课堂教学内容,或者网上抄写、转发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频。

教师应该根据小学数学的知识框架体系,精心筛选其中的知识点,根据教学计划,选好视频素材,利用音乐、文字、动画等生动形象地呈现知识点。教师还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需求,对其兴趣点以及认知能力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确保所有学生既能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又能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讲解点线面,之后再讲解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教师可以在讲解平行四边形之前,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到的三角形和点线面等相应的知识点。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乐教学

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且处于具体形象认知阶段,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还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长此以往,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对整个数学学科的厌倦情绪。针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微课教学,联系实际或者童话故事,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加入数学学习的讨论过程中。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小明去水果店买东西,苹果3元一斤,西红柿2元一斤,草莓5元一斤,小明挑选了半斤苹果,一斤西红柿,一斤草莓,他一共给售货员阿姨10元钱,那么阿姨应该找回小明多少钱?这个微课是通过创造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找准学习定位,突破重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针对重难点,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方法就是反复讲解和题海战术,通过大量习题去让学生熟悉知识点,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水平,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便能掌握的知识点,就不需要在微课中进行详细讲解。而对有一定难度、又非常重要的抽象性知识点,教师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详细讲解,采用直观、具体并且生动形象的动态化视频进行教学,并且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教授“圆柱平面展开图”时,教师可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运用微课的动态展示功能,将圆柱打开的整个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清晰感知圆柱从立体到平面的变化过程,进而对圆柱的相关知识有深入了解。

(四)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着重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能体现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题型是应用题,故而教师应该利用好应用题的母题,对涉及的题型、知识点以及易错点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做相应的习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学会如何在同一个题型中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从而进行相应作答。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应用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进行微课的应用时,要注意立足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董彦虎.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20(14).

[2]陈鹏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信息素养,2020(04).

[3]焦鹏.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24).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