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代际传递阻断路径的选择
2020-10-12梁巨志张铁雄
梁巨志 张铁雄
摘 要: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扶贫工作中潜匿和顽固因素是当今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深度贫困问题的消除需要更为精准与创新型动力的推进,故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下以体育学理论框架为基础,从体育扶贫的视域探究新时代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路径。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剖析贫困代际传递产生的结构、文化和混合机制,进而发掘贫困代际传递在主体禀赋、意识形态、经济基础三维隐性困境。研究表明,应从贫困主体出发,“志、智、体”三扶并重;从意识形态角度,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坚守文化自信;从经济基础方面,振兴乡村体育产业,增收拓岗。通过体育本身具备的特殊性和不可代替性拓新扶贫路径,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关键词:贫困代际传递;阻断路径;乡村振兴;体育振兴;体育扶贫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2020-0058
Abstract: In the decisive stage of overcoming poverty, hidden and stubborn factor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re the ke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and the elimination of deep poverty problem needs more precision and innovative motive force. Therefor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ports scienc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blocking pathways of poverty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poverty alleviation.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culture and mixed mechanism of poverty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and then explores the three-dimensional hidden dilemma of poverty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in subject endowment, ideology and economic found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from the main body of poverty, ‘ambition, mind, physical health should be highlighted at the same time, from ideology, carrying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and adhering to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should be uphold; from the economic basis, revitalizing the rural sports industry and increasing income and expanding posts should be undertaken. It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block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through the particularity and irreplace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ath.
Keywords: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Blocking Pathways; Rural Revitalization; Sports Revitalization; Sports Poverty Alleviation
0 引言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1]。现阶段国内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农村及偏远地区,受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基础等因素限制,该区域成为中国扶贫工作开展的重点。贫困代际传递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面对贫困阶层的长期贫困问题提出的[2],指在贫困亚文化影响下,贫困群后一代人受前一代人的影响深刻并很难摆脱上一代人的社会枷锁,形成了巨大的贫困代际传递惯性力,这种传递现象既包括身高、遗传疾病等自然属性,也涵盖了财富、思想文化等社会属性。最终演化成为惰性文化的社会附属性,成为脱贫攻坚中的隐性效应,即贫困代际传递。
如何克服这一惰性的惯性力,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干预和推进,成为扶贫工作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关键。相关研究表明,通过体育进行干预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思维路径[3],然而,国内现阶段农村基层体育事业的发展处于相对落后[4],体育扶贫在扶贫战略中处于薄弱环节。体育事业是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繁荣是高质量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石,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路径。体育扶贫从本质上契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故从乡村体育振兴着手,一方面通过发展贫困地区体育活动,唤醒贫困人群的反惰性基因,优化进取动因,激发积极奋斗的精神,进而增进贫困人群身体健康,优化其遗传基因,降低因病致贫与因病返贫概率;另一方面发展乡村特色体育产业,在拓宽就业岗位的基础上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在脱贫攻坚的决战阶段,体育本身具备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充分体现其不可代替性,故從体育扶贫的角度着手,积极究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相应破解对策,同时强化体育扶贫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辐射作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有效路径。
1 贫困代际传递机制剖析
贫困代际传递机制是指贫困与致贫因素在家庭、社会中的复制与延续,宏观方面:在社会范围内,贫困和致贫因素在某区域由前代向后代延续;微观方面:在家族内部,贫困由父辈传递给子代,致使子代重复父辈的贫困境遇。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反映了目前我国在社会转型中存在的贫富分化和阶层固化的问题[5]。如图1所示,基于贫困代际传递机制内涵丰富、影响因素复杂的特点,从结构机制、文化机制、混合机制3种角度出发,探析贫困代际传递的产生与作用机制。
1.1 结构机制束缚
贫困代际传递的实质是地位再生产,而社会地位本就是结构因素的一种,结构因素作为贫困代际传递的客观条件,依赖于既定的结构机制发挥作用[6]。贫困代际传递的结构机制包括:经济基础、社会地位与社会流动阻碍。经济基础薄弱是贫困代际传递结构机制中的显著因素。此经济基础不仅包括资本匮乏——低储蓄力与低购买力,更重要的是贫困地区利用自有资源创造出经济价值的基础,即生产要素资源的匮乏。从持续阻断角度看待贫困代际传递可发现,在经济基础中生产要素的匮乏远比资本匮乏严重。其次,社会地位作为结构因素这一客观条件直接作用于代际间传递[7]。在代际流动中,社会地位占优势的父辈可凭借其在社会结构中的有利地位享有优质资源,并将此优势传递给下一代,即优势再生产。代际流动的另一情况是处于劣势地位的父辈依旧遵守代际流动规律,将劣势地位传递给下一代,此为底层地位再生产,即贫困代际传递的实现。故社会地位作为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因素,可直接导致子辈继承父辈的不利地位,从而陷入“身份社会”的陷阱。最后,社会流动性出现阻碍是目前研究贫困代际传递结构机制中最需关注的一点。若社会流动性出现阻碍必将影响可持续脱贫政策的开展,使脱贫工作举步维艰。社会流动性受阻形式依据其体制机制分为:户籍限制、底层上流通道狭窄。在垂直的代际流动中,子代上升流动狭窄甚至受阻是底层贫困家庭的普遍现象,表现为贫困子代的就业机会少就业门槛高福利待遇低[8]。
1.2 贫困亚文化畅行
代际传递的文化机制,是一套教养后代的文化逻辑、行为、惯习的深层结构及其生命历程的切肤体验。贫困代际传递的文化机制,作为在代际间流动的内部力量,与客观存在的结构机制形成对照。此种安于现状的教养逻辑与胆怯自卑的不良惯习形成的深层结构,在相对隔离的贫困地区强化流行,从而形成一种背离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9]。贫困亚文化的产生致使贫困地区丧失脱贫内生动力,是贫困代际传递现象顽固出现的劣根所在。贫困代际传递的亚文化呈现出:家庭教养、“车间文化”与“反学校文化”内部缔结的两条基本路径。家庭教养模式分为示范式协作培养与自然成长两种。大部分贫困家庭对子女采用自然成长模式,由于贫困家庭的父辈多疲于生计,无暇兼顾子代的教育问题,认为学校应全权负责子代的教育,或仅依赖子女自觉性。他们不会主动维系与子女的教养关系,在此种家庭管教松散的环境下,子女很难突破贫困牢笼,贫困在代际中极易延续。而父辈对“车间文化”或“厂房文化”的传递使子代认为有一技之长远比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有用,怀有这种心态的子代极易出现“反学校文化”的心理,从而在学校表现得特立独行,以此证明自己的强硬气概与独特个性。“车间文化”与“反学校文化”的内部缔结使父辈的“车间文化”在子代间延续并强化,更以“反学校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代际间持续存在。他们主动选择的此种形式恰恰是为其进入下层经济结构做准备,促使贫困在代际间延续。
1.3 双重混合机制
结构机制结合文化机制将客观条件带来的影响内化,通过贫困群体这一载体发挥作用。二者相伴相生,外部条件与内部力量共同对贫困代际传递发挥作用,因此对二者混合机制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贫困父辈处于社会劣势,即结构因素带来既定贫困。贫困家庭在结构机制的束缚下,小范围高频率地集体互动,易出现一种非主流性价值观——贫困亚文化。此时结构因素与文化因素交织,结构因素的存在不断强化文化因素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且在贫困亚文化氛围的笼罩下,将自身转化为文化规范,由此结构因素以文化规范的形式顽固存在。贫困亚文化机制作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以结构机制为载体,穿插于贫困代际传递内部,与结构机制相比更加隐蔽且顽固,使贫困人民底层地位在公平公正的表象下得以传递。在贫困代际传递这一错综复杂的过程中,结构与文化两种力量交织,导致父辈的贫困状态或底层地位外显并隐蔽复制给下一代,贫困代际传递陷入恶性循环。
2 体育在乡村贫困地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2.1 人力、自然——先天禀赋之困
乡村体育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受人力、自然资源的先天禀赋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不受重视[10]。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和区域自然地理限制是贫困的根源所在,乡村体育振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人力之困涵盖了扶贫主体与贫困主体两大对象。扶贫主体之困体现于其扶贫壁垒的分割,结合乡村体育在扶贫过程的现实诉求,扶贫实践主体中领域、行业、行政间的碎片化、个性化及驱利化现象严重,致使贫困地区体育组织与其他形式的社会组织之间形成界限。而贫困主体之困主要体现于贫困人口在贫困环境下,先天遗传智力、身高、体质等基因处于劣势,后天智力发育环境对贫困代际传递也存在一定的支配作用。从自然地理来看,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国内中西部内陆地区,这里山地多平原少,交通不便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因素。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链脆弱,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损毁破坏,加之山区自然耕地破碎,高效率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成为一枕邯郸。
2.2 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之困
从历史观维度分析体育文化与贫困地区文明的隔阂: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一直保持着农耕文化的传统,由于贫困地区信息闭塞、科技落后,此种农耕文化带来的高扬惰性元素与体育文化形成贬抑之势[11]。体育作为历史演变的文化结晶,其渊源使之与较为封闭的贫困地区文明存有隔阂,体育文化高扬拼搏、自信、冒险、勇敢等活性因素,而这恰恰是以固守社会静态为重要任务的农耕民族所排斥的。从文化素质维度:贫困家庭成员相信天命、缺乏脱贫认识与脱贫意志,并将消极态度传递给子代,除生活态度外,贫困父辈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酗酒、赌博、斗殴等也极易传染给子代。这种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像家族式病毒一样在后代中传播,而贫困作为此种亚文化的产物,在子辈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加强。由此,贫困亚文化得以生存,导致贫困家庭脱贫内生动力不足,贫困代际传遞在意识形态中得到强化,并在贫困地区外显并隐蔽的大范围传播。故而在缺乏体育复活原动力的贫困地区,如何通过乡村体育振兴冲破历史和文化形成的意识形态束缚之困,依旧任重而道远。
2.3 金融、物质——经济基础之困
资金的缺失和物质的缺乏是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的直接因素。低迷的体育消费能力会反过来影响社会资本对贫困地区体育领域的投入信心与重视程度,贫困地区在得天独厚的自然地貌和人文环境下形成的乡村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其背后蕴含的不菲的经济价值潜能发掘甚潜,从而陷入经济困境的恶性循环。物质的缺乏则表现在健身场地、器材的配置和使用率低下。一般情况下,在较为发达地区会配备专门锻炼场所,如: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但这些基础设施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却较为少见,加之仅有的健身场所运用率不高,如:运动场地成为晒谷场,健身器材成为晒被场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阻滞乡村体育运动与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的价值功能在贫困地区无法得到充分开发。
3 乡村体育振兴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之困的对策
如图1所示,基于贫困代际传递的结构、文化与混合机制的特征,抓住乡村体育振兴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现存的先天禀赋、意识形态、经济基础三大困境,从乡村体育振兴范畴提出:“志、智、体三扶”、坚持文化自信、发展乡村体育产业,三条应然路径破解其阻断之困。
3.1 “志、智、体”三扶,从贫困主体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12]。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是主体因素,需把乡村人才振兴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提和基础[13]。扶志是扶贫的前提,也是扶贫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14],扭转贫困代际传递先赋性影响因素顽固和获致性影响因素式微的不良局面,需加强对贫困地区人民脱贫斗志、脱贫理念和体质健康的关注度,以此提出“志、智、体”三扶并重的扶贫对策。通过提升贫困子代脱贫斗志和知识技能水平以及身体素质,优化贫困代际间的心理与人力资本,从而有效阻断贫困的传递。乡村体育振兴可通过体育教师定向开发培养;丰富体育教育物力资源;体医融合“体育+健康”,精准扶贫模式3个方面实现贫困地区体育资源集约化增长,响应“志、智、体”三扶的造血扶贫,从而缓解扶贫主体割裂现象。
新时代,精神扶贫是摆脱贫困与提升脱贫质量的关键[15]。“扶志”与“扶智”在脱贫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丰富教育中人力及物力资源。体育教育的发展将提升贫困人口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发扬体育运动中不畏强敌敢于拼搏的精神,激发其脱贫斗志和信心。体育教育从属于教育学分支,而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提升贫困人口知识文化水平奠定基础。因此,应加大农村地区体育师资投入,加强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供给侧改革[16]。体育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场馆与教学器材,国内贫困地区体育教育应在保证基本配备类场馆设施配备齐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精准扩充,对教学场馆与教学器材的类型数量以及功能完好性进行定期检测,适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并结合贫困地区气候、传统等客观因素增设选配类场馆器材。通过体育教育物力资源向贫困地区精准倾斜,完善体育教育扶贫体系,提升贫困子代的综合素质,增强其获致性特征。其次,应重视贫困地区体育教师资源的开发,改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软环境,具体措施为以下三点:(1)加大本地生源体育师范生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引导其毕业后返乡、留乡。(2)加强教育部门与贫困地区在体教师资方面的交流,并鼓励其定期定向提供人才援助。(3)倡导各界积极投身于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中,鼓励国有企业等具有扶贫责任的机构和自愿投身慈善的人士、机构将所投入资金优先用于贫困地区师范教育[17]。
“扶体”即:发展贫困地区体育运动,通过提升参与科学的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的机会,发展贫困人民的身体素质,降低因病致贫与因病返贫的概率。“体育+健康”的方式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扶贫,可提升其体育及健康素养,引导贫困人群科学的参与体育锻炼,助力贫困人群有效规避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风险,从长远看,体育运动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贫困人群优化其遗传基因。“体育+健康”精准扶贫模式是体医融合的具体表现,体育与医疗体制的融合是促进扶贫格局多元化发展的未来趋势,是增强乡村体育扶贫薄弱环节的重要之举,体育学理论与医疗理念的融合是“体育+健康”的准备条件及指导方针[18]。体医融合的“体育+健康”精准扶贫模式是扶贫大格局中多元理念的重要体现,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先赋过程的有效途径。
3.2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文化自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大多分布于中国内陆及偏远农村地区,该类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振兴乡村体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应首先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着手。积极开发贫困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契合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的“乡风文明”的具体目标,通过文化自信从思想层面击破贫困亞文化的约束,从而助力贫困人口唤醒反惰性基因、打破自卑心理束缚提升自信力,是走出贫困怪圈的重要举措。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形成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19]。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将是关键因素。如:从传统的血缘关系传承转换为契约关系与血缘关系相交错的传承模式,能有效规避传统传承模式的弊端[20],同时,在民间节庆活动中加大传统体育活动的比重,将传统体育文化提升到优秀节日文化的同等高度,有效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参与人口基数,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加强对传统体育项目如龙狮、武术项目学科建设与思考[21],打响民俗体育项目的品牌,在项目中融入文化内涵,如端午划龙舟已不仅仅是一项单纯地体育项目更是对爱国诗人的颂怀,以此拓宽传统体育的文化外延,赋予其不可磨灭的价值。在推广的基础上加强创新,给足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动力,比如在保证传统体育项目不丢失原有“特色”的条件下,加入“现代元素”,提升其群众吸引力,加快项目普及速度。此外,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立法保护也是从根本上保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有效举措。
贫困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将促进贫困人口自信心的迅速提升,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体现其社会价值与意义。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反射的是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在坚持文化自信的意识下,指导贫困人口脱贫实践,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为核心的动力源泉,从而助力贫困人口从思想和信心层面阻断贫困亚文化代际传递。
3.3 振兴乡村体育产业,从经济基础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乡村体育产业的发展影响乡村组织化活动形式与非组织化社会关系的发展方向,是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要素的组成部分和区经济发展的依托,更是乡村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乡村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形式,能充分释放扶贫工作中涓滴效应与作用,顺应消除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是乡村供给侧改革的范例[22]。乡村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解决贫困地区的暂时性贫困,更是推动乡村经济结构转型与优化和实现可持续脱贫的核心力量。
结合贫困地区地域特点,在贫困人口人力与心理资本可承受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体育的举措,一定程度上可优化贫困代际传递的经济与物质资本,有效抑制结构机制对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23]。在发展乡村体育过程中,可将本地原有的生态资源为作为基础,引导乡村休闲体育从形式多样化发展与贫困人口实际综合素质发展两方面着手。依托当地独特风俗文化与地理资源,促进贫困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农业观光与体育旅游相融合的多种模式发展[24]。充分利用并适度开发贫困地区山水、土地等自然生态资源,走迎合现代化消费主流的绿色休闲体育之路,将乡村休闲体育产业的自身价值链延伸至其他效益产业,积极开展攀岩、漂流、垂钓等一系列健身康体的休闲体育项目,完善并扩大其产业价值链,为乡村休闲体育发展寻求更大发展空间[25]。
乡村休闲体育的发展离不开贫困地区人文这一载体,因此密切关注贫困人口的自身技能条件与心理接受状况是发展乡村休闲体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即在当地贫困人口能够驾驭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体育产业链,以其能够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为前提条件,促进增收与就业[26]。此外,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不可有悖于贫困地区人民的心理认知与传统风俗,需体现出对其人文的尊重与关怀。从人力与心理两个方面对贫困人口进行慰问、引导,鼓励其打破贫困思维束缚,积极投身于脱贫事业的发展中。
4 结语
在脱贫攻坚全面冲刺的关键时期,体育扶贫正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在主体、历史、经济三大困境下,乡村体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乡村振兴战略五大中心任务的具体表现,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乡村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体育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路径。目前,乡村体育振兴战略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还需政府、企业与城乡居民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唐莎,刘强.基于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精准扶贫对策与思考——以四川省九寨沟县为例[J].农学学报,2016,6(12):56-59.
[2] 奥斯卡·刘易斯.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M].李雪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14.
[3] 杨越,骆秉全,金媛媛.“体育+”在阻断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2):16-21.
[4] 周虎.中国农民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分析[J].农学学报,2013,3(10):68-71.
[5] 马葆芳.“贫困代际传递”理论研究述评[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8):199-200.
[6] 刘成军.贫困代际传递的内生原因与破解路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1):199-204.
[7] 孙远太.基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社会救助政策改革[J].理论月刊,2017(1):141-146.
[8] 张传洲.中国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及其治理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82-188.
[9] 李永前.基于实证分析的云南藏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调查研究——以德钦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4):153-160.
[10] 王菁.农村贫困地区体育资源开发与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8(6):115-117.
[11] 周健生,漆正堂,蒋炳宪,等.从第三种历史观看体育与文明的隔阂[J].体育学刊,2008(5):14-17.
[12] 罗兴录.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思考[J].农学学报,2019,9(12):92-95.
[13] 莫广刚.以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J].农学学报,2019,9(12):87-91.
[14] 王溥.扶志与扶智[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1998(12):15.
[15] 向德平,刘欣.溯源与发展:新时代中国精神扶贫思想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1):8-13.
[16] 燕凌,马克,李海燕.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逻辑[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3):121-125.
[17] 梁骧.发展贫困地区师范教育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J].教育与职业,2015(4):6.
[18] 张汪洋,赵子建,慎承允,等.體育精准扶贫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1):36-40,45.
[19] 陶恩海,程传银.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的内涵、现状及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0(1):54-60.
[20] 展凯.从血缘关系到契约关系:民族体育传承的现代演绎思辨[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3):95-98.
[21] 麻江利.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目标、困境及出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1):67-70.
[22] 王志文,沈克印.产业融合视角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77-81.
[23] 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4] 曹庆荣,齐立斌,念贵.乡村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7):81-84,126.
[25] 卢长宝,于然海,段奕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对接的长效机制[J].体育科学,2011,31(9):27-33.
[26] 郭庆.体育精准扶贫:逻辑起点、实践探析与推进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