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思考
2020-10-12贾志平冯彦
贾志平 冯彦
摘 要:转型时期的社会变革给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这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这类心理健康问题不仅贯穿大学生活始终且复杂多变,同时具有阶段性特点。高校针对转型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首先应当理性面对,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建设,其次应依托核心价值观培养、把握校园舆论制高点,还可以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优化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只有多种手段综合应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才更易充分解决,这也是高等教育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8-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8.093
如今,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文化、教育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相对缓慢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被全面切换到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层面。这不仅对物质文明建设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对国民的思想意识、精神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对刚刚走入成熟期的高校学子而言,社会转型的速度与程度无一不对其身心赋予时代烙印。这其中既有充满昂扬动力的正面激励,也存在相对消极的负面侵蚀。而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高校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和引导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若干成因
(一)外部客观原因
作为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人类始终需要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并同时受到环境的全面影响。以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s为代表的专业研究显示,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尤其明显。当处于持续性的鼓励、支持和选择环境中时,青少年更易培养起宽容、友爱、感激等个性心理;反之,更易出现逃避、自卑、怯懦等消极情绪。而在剧烈转型的社会环境中,曾经相对封闭、稳定、静态的生存环境在短时间内受到来自多种文化与认知体系的冲击,如同冷暖气团交锋必定出现强对流天气,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环境自然而然会对大学生刚刚成型的思想与心理产生不可磨灭的决定性影响。
转型期间的中国社会不仅在分配形式、就业模式、价值取向等多个环节出现了多元趋势,更在自由竞争、个人奋斗、个体利益等思想观念层面与多年来的传统价值观存在差别。一些较为极端的状态下,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甚至会对大学生是非观念、判断能力等造成严重混淆,使曾经笃定的意识、理念等逐渐模糊不清、似是而非起来。如此,部分大学生个性、品格、心理难免遭到侵蚀。
(二)内在主觀因素
现阶段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很多自出生起便处于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甚至优越的状态,且不少具有独生子女家庭背景。温饱不愁和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往往造成这些大学生养尊处优,有明显的独立意识,但现实生活能力相对较弱。且因长期处于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的半封闭式生活环境,对社会接触面不广、人生阅历浅、认知能力欠缺全面性,尤其面对自我认知时更易出现或自大或自卑的偏颇现象。
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变化,来自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日渐显现和积累,这些大学生不免在心理和精神上负重前行。加之自我疏解和开导意识尚未充分建立,缺少有效的宣泄渠道和手段,那些原本存在于个性、心理方面的缺陷与不足便会由隐性到显性,如同温水煮青蛙,时间一长便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特点
(一)贯穿始终且复杂多变
与中小学时期能够随时得到家长和教师的管理与督促不同,高校的学习与生活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这就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并非所有大学生都能够迅速转变角色,那些适应性相对差的大学生便会出现更多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而是可能伴随整个大学时代始终。同时,每个学期、学年都会因学习要求、目标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一些大学生也会在这样渐变式的内外环境中不时形成指向有异的心理问题。故而,在大学期间环境外因和个性内因综合作用之下,这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可能出现连本人都不自知的复杂变化。
(二)具有阶段性特点
历年来伴随大学生活的跟踪调研显示,许多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较为显著的阶段性特点。比如大一新生刚刚经历了“水深火热”的高考,不必面对文山题海与悬在头顶的分数之剑,强烈的对比和彻底的自我管理难免让一些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大学生不知所措。而进入大二以后,已经逐步熟悉了校园状态的大学生开始面对逐步繁重的课业与日渐累积的人际交往压力。不得不学习独当一面的年轻大学生极有可能在其中遭遇各类挫折甚至打击,由此产生心理问题。至于大三和大四则是最为现实的就业压力。除了依然复杂沉重的专业学习,未来工作岗位的搜寻、用人单位苛刻的筛选、实习实训的挑战与考验等无一不是横亘于大学生面前的最客观的社会化门槛。几乎可以说,自跨入校门伊始,诸如焦虑、迷惘、紧张、困惑、恐惧等负面情绪时不时就会给大学生迎面一击,相当多的大学生都经历过负面心理折磨,非常需要得到来自各方的心理健康引导和帮助。
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理性面对,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建设
人的肌体时常会面临诸如感冒等微小疾病的感染或侵袭,这既是客观必然,也非纯然的坏事。每次感冒的痊愈都会促使肌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避免未来重蹈覆辙。而多数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也与此相似。作为最易受环境和新事物影响的群体,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不仅正常而且有一定的必要性。只要高校能够及时进行干预,采取心理咨询和辅导等措施引导学生走出负面心理的不良影响,学生不仅能够借此培养起更加成熟健康的个性心理,更能从挫折中学会成长,逐渐掌握一套个性化的心理建设机制。
故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教育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以客观心态理性面对,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大学生深受内因外因影响的心理现状,更加主动积极地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建设。
这一系统建设包括组织机构等硬件的设置与安排。比如不少高校正在形成院校、部系、班级、宿舍的层级式心理健康教育架构,通过逐级传导的方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包括课堂教学、生活管理、课余辅导等多个环节。同时,人员队伍也是系统建设软件层面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许多高校而言,专职化、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者缺乏,高校面临一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应对数百名大学生的困境。捉襟见肘的人员问题已局限高校多年,迫切需要得到大幅扩充。然而短期内满足需求并不现实,高校需要通过广开渠道达成目标。而根据国外实践经验可知,接受约五十小时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后,业余人士也能从事最基础的心理咨询与帮助工作。因此,包括辅导员、大学生在内,非专业群体同样能够就大多数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加以引导或干预。
(二)依托核心价值观培养,把握校园舆论制高点
应当说,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会转型时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舆论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真假消息、传统与非主流观点碰撞交织犹如滔滔洪流席卷而来。这其中的不实言论如同沉渣泛起,会同时污染视听环境和大学生思想与心灵。但谎言毕竟不是事实,不可能在所有时间蒙蔽所有人。要还视听环境一股清流,就需要依托核心价值观培养、把握校园舆论制高点。
这不仅是指高校充分利用包括校园网、手机报、论坛、网站、微博、微信等一切渠道构建全面覆盖的内部消息传播框架,还需要建立起校园舆论监督预警机制,尤其是当群体性舆论事件显现萌芽时,对口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就当及时关注并主动调查、介入、澄清和反馈。
(三)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优化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往一些組织机构对于心理健康问题持有相对消极的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将所有心理咨询诉求者视作心理疾病的患者。但现实是,存在问题者众而罹患疾病者寡,真正可被算作心理疾病患者的仅是极少数,因而抑制了众多存在普遍性心理问题者得到有效帮助。这也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界开创性地提出“积极心理学”一说的源头。
积极心理学提倡将大众常态化的心理问题视作心理“亚健康”,反对将针对极少数精神病人的病理诊断扩大化。这一学说倾向于更为正面的引导措施,激励求助者将关注点集中于更为积极和乐观的心理因素,而相对忽视相对消极和悲观的阴暗面。对处于生命成长活跃期的大学生来说,积极心理学更加符合他们身心发育的客观现实。
因此,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优化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十分必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当着力强化大学生观察和掌握自身已有的性格优势、个性强项,充分发挥其中更具向上性的正面要素,给予自身更为中肯、客观和理性的正面评价,而非无限放大其中必然潜在的瑕疵或不足。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还当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一套实用性的积极心理暗示处方,引导大学生摸索出最适合自身操作的积极心理自助策略。这既是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尝试,也是为其未来的深度社会化奠定扎实基础。
四、结语
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是自接触社会起便日积月累的叠加效应,也会随着社会化程度持续加深而延续并扩展。因此,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焦点之一,且需秉承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方能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这不仅需要高校全面转变陈旧落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也需要借鉴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在内的关联学科知识与经验,还应当落实并强化个性化、实践化、创新化机制,更需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改革密切结合。如此,高校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同时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廖迎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 2005.
[2]肖永忠,邹永华.政治辅导员应掌握谈心艺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