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2020-10-12詹生梅
詹生梅
摘 要:本文以浅析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家长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大意义以及误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效途径为主要依据,从构建家园纽带关系、定期开展家长会、充分发挥榜样激励作用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家园合作形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家园合作;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榜样激励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8-01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8.089
幼儿教育属于基本教育,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对幼儿行为习惯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幼儿年龄比较小、模仿能力非常强,具备一定可塑性,喜欢对家长以及教师的行为举止进行模仿。所以家长和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使用正确言语和行为感染和熏陶幼儿,使得幼儿自然而然受到良性影响,培养幼儿素质和人格等。幼儿教育是家庭最看重的问题,在教育期间可以通过家园合作形式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一、家长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大意义以及误区
习惯不是一时间养成的,而是通过长时间训练和坚持形成的,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得以实现。小班学生年龄小,具有一定可塑性,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所以要紧紧抓住此时期对幼儿进行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够亲自尝试做一些事情,然而一些家长并未给予幼儿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就会使幼儿思维受到限制,阻碍幼儿行动力养成,不利于幼儿发展。为使幼儿能够在内心深处树立良好行为习惯及意识,家长要适当放手,为幼儿提供更多可以亲自实践的机会,对于幼儿自主能力提升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具有一定价值。
小班幼儿应逐渐掌握生活常识,具备自理能力,可以使用小勺吃饭。家长喂幼儿吃东西,会使得幼儿的小肌肉得不到发展,还会对家长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在小班教学期间,教师有必要让家长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价值,做好引导工作,进而可以充分发挥家园教育的作用。家长要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榜样示范作用,积极配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双方共同努力对小班幼儿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和培育,从而使得幼儿长期训练后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效途径
(一)构建家园纽带关系
家庭、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所以家长和教师必须要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携手共进,为幼儿健康成长以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可以达到教育统一化的真实目的。所以在新时期下需要创设良好家园纽带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引入家园联系内容,提升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质量,在新时期下显得格外重要和有价值。
家园联系就是家长和教师针对幼儿各方面能力和素养进行考核和分析,彼此之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向对方阐述幼儿的行为和举止等,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做好引导工作,使得幼儿能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向家长了解幼儿是否过于依赖家庭,是否可以在小班中尝试做一些小事,自身是否拥有基本礼仪和教养等。
幼儿园可为家长构建联系栏,为其设计连心桥以及相关栏目等,通过家长会以及联系栏等形式向家长介绍相关知识,保证家长懂得结合幼儿不同行为表现做出评价,实施更好的教育方式,积极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奠定基础和保障,促进幼儿未来发展。
(二)定期召开家长会
现在很多幼儿园举行的家长会效果并不明显,不尽如人意,通过分析发现主要是在召开家长座谈会时,都是教师讲述过多,而家长在一旁倾听,使得家长座谈会上互动和沟通环节非常少,从而使得家长参与性被严重扼制,无法发挥家长的价值。并且幼儿是比较独立的个体,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客观个体差异性,行为习惯以及心理活动等都存在差异性,基于滿堂灌教学形式下,剥夺了家长向教师反映幼儿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机会,从而使得教师制定的教育内容不具针对性。所以,新时期下可以通过家园合作形式召开家长座谈会,教师向家长讲述教育幼儿的基础知识,引导家长懂得使用正确方案教育幼儿,使得幼儿能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充分尊重家长。教师要以家长为座谈会主体,积极鼓励和引导家长发言,针对幼儿存在的行为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教师和家长畅所欲言,从而可以如实向对方反映相关情况,通过此种形式唤醒家长管理意识进而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幼儿教育中,为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三)充分发挥榜样激励作用
幼儿好胜心比较强,渴望得到家长以及教师的激励和表扬,在幼儿教育期间,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幼儿内心需求进行,进而可以体现出榜样激励作用,为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达到正面宣传效果,使得幼儿能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进而可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例如在教育幼儿期间,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精美文字、故事,通过这些基本内容陶冶幼儿情操,使得幼儿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真善美的价值,为自身树立正确三观奠定基础。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对表现优异的幼儿进行表扬,将行为端正的幼儿作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倡导品学兼优,积极鼓励幼儿向他看齐。对于行为习惯不正确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纠正,对于一些不够整洁的幼儿,教师的说教起不到有效作用的话,可以要求此类幼儿承担卫生委员,代替教师对班级卫生以及幼儿卫生进行检查,同时向幼儿简述一些相关卫生故事等,从而使这些幼儿受到影响,自觉养成讲卫生的行为习惯[1]。
(四)通过家园亲子活动进行教育
家园亲子活动是现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期间,幼儿园要为幼儿开展各种亲子互动,积极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来。亲子活动能够拉近家长和幼儿之间距离,幼儿和家长进行情感互动能够增进两者之间的情感,为家长提供观察幼儿在幼兒园的一日活动和表现的机会,让家长知道自家幼儿与其他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从而确定一定的侧重点,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引导,为幼儿未来发展和学习提供更多有利条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例如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以开展“我是家庭小帮手”主题活动,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做一些事情,擦桌子、倒垃圾以及相关活动,使得幼儿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学习生活技能,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体会家长辛勤劳作的感受,从根本上提升幼儿的道德水准,对于幼儿养成积极劳动行为习惯具有一定帮助[2]。教师还可以在小班举行“幼儿献爱心”主题活动,在家长的合理引导下,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爱心、书籍、衣物以及实物等,从根本上增强幼儿社会责任感,使得幼儿自身具备一定社交经验和能力,提升幼儿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精神等,为其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五)通过复习巩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而是通过长时间训练积累的,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反复训练,始终秉持坚持的心理来完成。往往无法坚持就会导致幼儿难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逐渐形成错误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小班幼儿[3]。小班幼儿自身缺少自觉意识,行为习惯需要其他人员的引领和辅助才能够形成,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从实际训练内容上分析,要注重合理渗透和分析,时刻监督和提醒。还可以结合幼儿家庭生活进行训练,使得幼儿意志力得以提升和增强。教师和家长要时刻保持高度责任感和意识,做到以身作则,从而可以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要意识到坚持巩固练习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和关键,在教育中要不断引导和督促幼儿向好的行为靠拢,从而使得幼儿逐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而且,此过程并不能单纯依靠教师进行,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和家长要保持沟通和互动,将良好行为习惯分享给对方,进而使得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都可以按照相同行为习惯进行学习和巩固。教师和家长针对教育形式共同研究和分析,以有效的家园互动达到良好教学目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欲望,提升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从根源上提升幼儿行为习惯和意识,为幼儿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4]。
(六)通过鼓励性话语建立自信
现在幼儿大都生活在一个百般宠爱的环境中,家长都围着幼儿转,此种环境使得幼儿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环境,尤其是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幼儿往往有胆小退缩的表现。此时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赞扬,通过眼神、肢体动作等给予幼儿面对的勇气。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以及时鼓励和赞扬的形式不断强化幼儿的优点,使得幼儿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更加努力学习,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家庭开始,从幼儿园开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和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育儿知识,结合“互联网+”的优势搭建家园交流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好家园共育的作用。让家园携手,并肩共进,共同分享探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在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中不断受到熏陶,促进自我发展,使幼儿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循序渐进,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春晖.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3):25.
[2]冒晓敏.家园合作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J].学子(理论版),2017(4):21.
[3]邵维琴.悦读点亮童心,书香伴随成长——家园合作开启小班幼儿快乐阅读之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6):16.
[4]齐阳阳.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8(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