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系统信息化的有效应用

2020-10-12车磊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5期
关键词:财务核算预算管理

车磊

摘要:构建企业财务系统信息化,应该把握财务业务支撑系统、财务分析与决策系统、财务信息化支撑体系、财务系统安全性建设等主要建设要点,应用财务系统信息化,可以优化财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以及合并报表等具体工作。

关键词:财务系统信息化;财务核算;预算管理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从本质上无法与信息割离。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内部运营过程通常包括三大循环,一是业务循环;二是管理循环;三是信息循环。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信息循环可以将业务循环与管理循环对接,并且还可以在决策方面为管理循环提供支持。财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考虑到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其本质相当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因此,提倡企业财务系统的信息化是必要的,不仅可以将企业财务工作进一步集成,还可以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日常运营提供重要依据。

二、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要点

(一)财务业务支撑系统

建设财务系统信息化,需要企业管理者从战略的角度对运营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完整的财务系统信息化需要财务业务支撑系统的辅助。企业财务业务内涵丰富,既包括报账、预算管理等常规化环节,还包括银企互联、营收稽核、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等环节。要构建企业财务系统信息化,就应该将上述各环节通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进行集成。财务业务支撑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為财务业务各项流程提供辅助和支撑,以此更加彰显财务系统信息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具体来说,报账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员工出差产生的费用、医疗补助、会议招待费用等进行规范处理和报销,在实践中要注重对报账单据的规范、理清电子化审批流程、强化自动化信息的传递以及操作界面的美观和易行。预算管理系统则是针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提前的规划,为决策者提供数据和信息上的辅助,在实践中要强化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执行以及预算控制等具体环节。银企互联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与银行在资金支付和调拨上的联动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在实践中要保障转账支付、资金划拨、对账、安全管理等过程的有效实施。营收资金稽核则是针对企业营收资金进行核查与审计,以此提升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在实践中要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低资金风险。内部控制与审计系统主要是针对财务业务进行监控,从而通过分析为企业资金决策提供预警措施,在实践中要强调财务业务过程的维护、执行、考核等管理过程。

(二)财务分析与决策系统

根据学界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很多企业在构建财务分析与决策系统时较多的采用决策树算法以及遗传算法等信息技术基础理论,这些信息技术理论与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整合则形成了独特的财务分析与决策系统。从系统构建的角度来说,完整的财务分析与决策系统应该包括数据模型的建立、报表与合并报表的生成以及财务指标的分析与决策等过程。首先,财务分析与决策系统数据模型的建立。离开了严谨的数据模型,企业财务分析与决策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难以保障。构建数据模型,一方面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则是为企业业务层面管理提供服务,例如项目运营、中短期规划以及预算等提供依据。其次,报表与合并报表的生成部分。企业应该根据内部治理结构形成特定的数据模型,并以此编制财务报表,涉及合并报表问题则应该将各母子公司的财务运营数据进行集成,通过合并和处理反映整个企业的运营现状。最后,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与决策部分。以数据模型的建立和合并报表的生成为基础,企业应该针对财务数据和报表制定科学的财务指标。具体而言,一是企业要对常规报表、现金流量、投资和预算管理等内容进行财务综合分析;二是企业应该针对财务管理中涉及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例如企业KPI指标体系、EVA指标体系等内容;三是企业应该针对成本信息和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与评价,突出成本分析与分摊的内容,确定支出的分析与归口等,通过对财务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评价为内部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决策支撑。

(三)财务信息化支撑体系

企业财务信息化支撑体系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密切相关,除了企业综合服务方面的支撑系统之外,还需要依靠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运营平台,明确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而对上述应用系统实施监控,以此提供规范化建议。首先,企业应该对财务信息化支撑体系构建系统支撑组织并明确人员职责。一是系统业务层面以及运行层面。强调业务层面主要是保障整个系统的各项功能能够正常运行,不仅包括基础数据的日常维护和操作,还需要对相关业务过程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同时企业还应该强调系统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业务部门的关键用户负责制度;二是系统运行层面。该系统应该能够对系统的构成部分、例如主机、数据库、网络、接口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由技术部门进行负责。其次,企业应该对支撑体系管理制度进行规范。针对企业不同层面的客户需求,支撑体系应该构建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针对关键用户,企业应该借助专业化的维护服务机构或团队处理用户的问题和需求;针对超级用户,企业则应该利用多渠道对用户所提出的问题以及需求进行处理和维护,例如网络平台、电话服务中心、邮件中心等方式;针对第三方厂商,企业则应该就产品相关问题,例如产品质量缺陷、系统故障等,借助行业内知名厂商进行处理。最后,企业应该构建系统辅助运营平台。构建辅助运营平台,主要是对相关部门在收集和监控信息、数据等方面进行规范,并且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风险防范方面的建议和措施。该平台主要处理知识库管理、硬件设备与监控、定制化管理与监控以及监控的扩展方面的能力等相关问题。

(四)财务系统安全性建设

对于系统化的财务系统而言,安全性管理始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该从多角度、多级别构建安全控制系统,根据财务密级的区别明确财务信息可以共享的范围和等级,并明确与之相应的安全性管理措施。首先,企业应该构建ASP.NET与IIS协同安全机制。一是要强化身份验证模块的作用,突出系统用户的确认和验证功能;二是要强化授权模块的作用。系统一旦通过了身份验证,就应该根据用户的不同访问权限设置相应的内容等级;三是要强化模仿模块的作用。一旦数据通过IIS传输到财务业务流程之后,ASP.NET程序应该能够通过模拟身份对访问用户进行鉴别。其次,企业应该规范SSL协议。财务信息系统在运用HTTP方式传输财务信息和数据时,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针对发送的明文实施加密控制,然后借助SSL协议提高内容的安全性。再次,企业应该提高个人身份验证技术的科学性。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智能卡的认证模式开展各项业务,相关人员通过智能卡所存储的信息借助验证服务器进行验证,利用身份识别码进一步认证。一旦认证成功则可以提取相应的信息和数据,与主机建立关联。最后,企业还可以从其他安全性控制方式方面进行加强。例如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利用防火墙或者杀毒软件等。

三、财务系统信息化的有效应用

(一)在财务核算中的应用

财务核算是财务系统信息化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确保企业资金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应该突出财务核算的作用。推进财务系统信息化在财务核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核算的自动化方面。应用财务系统信息化,可以通过系统本身的自动化流程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优化,不仅可以提升财务核算的速度,而且可以提高财务核算的工作效率;二是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应用财务系统信息化,可以对财务核算所涉及的资金数据实施自动核算,能够将资金使用以及银行应收数据和信息及时进行反馈,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而降低财务运营风险。

(二)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系统信息化在预算管理中的應用较为普遍,为了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通过财务系统信息化进行强化,符合企业运营管理的目标。预算管理本身就是对企业未来的运营管理过程进行规划,通过财务系统信息化可以进一步突出预算管理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应用财务系统信息化可以优化企业预算管理的整体性布局。预算管理实际上是与企业战略运营息息相关的工作内容,需要管理者从全局的角度进行处理和实施,而财务系统信息化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财务各项工作的集成,从整体上把控预算管理的实施。另一方面,应用财务系统信息化可以对预算管理的日常细分项目进行规范。具体而言,财务系统信息化可以将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控制等部分从系统上进行密切关联,提高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的连贯性和联结度,不仅可以实现财务前端数据和信息与预算执行过程的交互,还可以实现财务系统信息化对预算管理的整体控制。

(三)在资金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财务系统信息化,还可以对企业的资金管理过程进行规范。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应用财务系统信息化,一方面可以从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的规范化,尤其是企业在对资金进行计划、控制、监督和考核时,财务系统信息化能够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资金管理的集成性;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资金管理的具体业务流程,例如资金账户管理、资金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资金收付管理、对账管理、存贷款管理、票据管理等环节。

(四)在合并报表中的应用

运用财务系统信息化,能够对合并报表过程进行优化。具体而言,一是可以优化债权债务抵消过程,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内容,实现母子公司的债权债务抵消合理化;二是可以优化财务数据的分录录入功能,由于各类报表之间的差异性,需要提升合并数据的合理性,应用财务系统信息化可以将存在差异性的数据和信息实现优化和调整;三是可以优化资产负债表的合并进程,根据母子公司之间所汇总的资产负债表,从系统平台上实现合并,保持数据和信息的一致性;四是可以优化利润表的合并过程,母子公司所提供的不同利润表,在财务系统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一致,保障数据和信息的合理性;五是可以优化现金流量表的合并过程。一旦企业实现了财务系统信息化,合并报表的工作和进程可以大幅度得到优化和改善,进而提升财务管理运行效率。

四、结论

财务系统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离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效率难以得到提升。针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应用财务系统信息化,应该关注整个业务流程以及核心业务,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舟.浅谈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信息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9(18):105-106.

[2]李品.论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实施[J].财会学习,2019(33):22-23.

[3]陈静涛,吕雪丽.SAP系统环境下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纳税,2019,13(28):159.

(作者单位: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财务核算预算管理
浅析“营改增”政策对电力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论煤电企业财务核算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