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空想家”和“积极废人”说不
2020-10-12张晶
张晶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他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又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到底,你将终身受益。”道理人人都懂,但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那些中途放弃了的学生,像极了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积极废人”——天天下决心“每天健身,一个月先瘦个20斤”,最终总是在迈入健身房前一分钟被街边的烤串勾走。那些flag常活在心里和嘴上,却始终无法成为现实。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加州大学预测技术研究院创始人、行为科学领域权威人士肖恩·扬发现,习惯问题仅仅占一个人生活和工作行为的40%。也就是说,人们依靠意志力、自控力和习惯,只能解决不到一半的问题,那剩下的60%的行为问题,该怎么办呢?肖恩·扬在《如何想到又做到》这本书中给我们提供了解题思路。
三種行为类型
肖恩·扬亲身践行了这些策略,并成为人生赢家:炒股成了年收益超40%的股神,在超过2万人的音乐会上演奏,卖保险不到3个月成了销售冠军,为美国国家航天局的宇航员设计训练程序,为斯坦福商学院的学生教授MBA课程,还为南亚乡村地区建立了一个提供健康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
其实肖恩·扬的方法并不复杂,概括起来就是发现三种行为,使用七种武器。三种行为分别是自动行为、冲动行为和常见行为。创建持续变化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你想要改变的行为是属于三种行为中的哪一种。
●自动行为
指的是人们出于无意识做出的事情。肖恩·扬举了一个例子:他两岁的小女儿抓起他最喜欢的巴西吉他向墙上砸过去。砸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你跟她强调再多东西的价值也没有用。人在做自动行为的时候,几乎不可能阻止自己,因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只要碰到类似的情况或条件,自动行为往往会再次发生。比如每天早上刷牙、洗脸、穿衣服,做这些事情完全不需要大脑去思考,仿佛设定好的程序一般。
●冲动行为
指的是人们在受到内心强烈驱使或在愤怒的状态下所做的事。比如:感觉自己每天早晨一醒来就要查看朋友圈;在出门逛街前洗头或者是孩子调皮捣蛋,气得你想要揍他一顿。在这些行为发生之前,你能感觉到内心有某种声音在催促你去做这件事。
●常见行为
指的是人们反复做的事情,至少在做的时候,人们有部分时间是有意识的。许多人下班到家就抓起一把不健康的零食往嘴里塞,这就是常见行为。还有每天去上班,日复一日做同样的事情。
区分三种行为的方法很简单:你是否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行为就发生了?如果是,那么它就属于自动行为。这是不是一件你能意识到但无力阻止的事情?如果是,那么它就属于冲动行为。这是不是一件你能意识到,但很难获得足够的动力去改变的事情?如果是,这可能就属于常见行为。
这三种行为的区别在于,人对它们有多大的意识控制力。就是说,为一种行为投入的有意识的想法越多,它就越容易被改变。
改变自己的七个武器
“想法到位了,行动就会跟上”“思想决定行动”……这些说法宣扬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改变的想象和意愿,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但肖恩·扬却告诉我们,人们要先改变自己的行为,思想才会随之改变。他把这套行动步骤总结为“SCIENCE”模型,“SCIENCE”中的字母分别代表阶梯(Stepladders)、社群(Community)、重要性(Important)、容易度(Easy)、神经记忆(Neurohacks)、吸引力(Captivating)和铭刻(Engrained)。七种模型互相组合,能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阶梯模型
阶梯模型的逻辑是拆解梦想和目标,变成一步步可实现的行为。当事情变成简单的一步一步,就变得轻松、容易实现。有一项研究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效果:实验人员找来126名体重超标的女性,请她们尝试在6个星期内减肥。每个星期这些女性都会填写调查表,调查表分为两类:一类着眼于询问她们对按照阶梯式减肥法安排日常饮食感受如何,另一类则聚焦于她们减掉大量体重的梦想。结果,专注于阶梯式减肥法的女性在6个星期当中更好地坚持了健康饮食,减去了更多的体重。而那些专注于梦想的女性,体重不减反增。这说明,改变行为,目标才是关键,我们需要专注于完成具体的小目标,要关注日常过程,而不是关注结果。
每一件事都可以拆解成可实现的阶梯,从手头的工作开始拆解,慢慢地就可以训练拆分思路,为实现更多的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
●社交磁力
加入那些和你正在做同样事情的人的圈子里去。跑步的可以加入跑步群,减肥的就下载个APP和胖友们互相督促。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打卡学英语,就是利用社交对一个人的影响,也体现了平台在利用社交关系做产品营销,同时借社交关系督促客户坚持养成习惯。
对社交磁力原则应用最广的是社群,在社群里要创造社交磁力。如果群里只有四五个人,那需要每个人都付出努力。大一点的社群需要15%的活跃用户,参与社群磁力创造,才能让一个群变成活跃的社群。而且群里要有15%的人成为群内的榜样,如果是100人的群,要找到15个榜样以启动群的黏性和活跃度。
利用社交、社群监督养成习惯。
●要事为先
如果你希望自己坚持锻炼的习惯,那么这件事对你来说必须非常重要。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对你选择做什么有着很大的影响。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希望顾客继续购买自己的产品,但首先,它们必须知道顾客是否需要该产品,产品对顾客是否重要。如果产品不是顾客的重要需求,那么人们就不会再买它。研究人员发现,对人们来说最重要的三件东西是金钱、社会关系和健康。不同年龄段的侧重不一样,但上述三件基本是各年龄段的共识。金钱不如想象中那么重要,而社会关系比人意识到的更重要。牢固的社会关系对实现幸福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社会关系让人开心,有时候,它比金钱更能让人坚持做事。
生活会让我们产生新的动机,新的做事理由。如果我们把焦点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也会拥有快乐和幸福。
●极度容易
人们总是希望事情很容易做,也喜欢做容易的事情。面对障碍,人很快就会放弃做某件事。所以,让事情变得简单、容易,才是聪明的做法,有助于我们坚持到底。比如,你想每天坚持晨跑,但家附近没有足够大的场地,那你就在小区楼下跑,不要找专门的操场。同样,如果你正在减肥,那就为“随便抓起一样东西塞进嘴里”这一行为设置障碍,零食不要摆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事情越容易,坚持到底的几率越高。人们总是希望事情很容易做,这是人的本性使然。而这个极度容易,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好人容易作恶,因为作恶比抵抗容易,当作恶成本降低,难度降低时,很多人便会倾向作恶。
减少选择也是让要事可以为先的做法。太多的选择会让人难以做事。别把事情弄得對别人、对自己都太复杂,简单点,就容易将自己的计划贯彻到底。
●行为在前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持久的行为改变通常并不始于意识告诉身体要做出持久的改变;它始于先做一些小小的行为改变,接着让意识反映出这种改变。比如,吸烟者靠想象戒烟是戒不了烟的;减肥者靠想象自己一个月瘦二十斤也是不可能真正瘦下来的。真实情况应该反过来:先改变行动,思想才会随之改变。当你想改变自己时,不是策略周全地想清楚,而是简单地去做第一步。我们得先“哄”着大脑,让它意识到改变可行。不要想太多,先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修正。
肖恩·扬给我们的建议是,不必控制自己的想法,只要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些小小的改变就好。你很想在睡前吃一块巧克力派,没关系,你尽管去“想”吧,只要你别有“吃”这个动作就好。
●致命吸引
如何把一件事情变得有吸引力,让自己不停地做下去呢?一种流行的方法是将其“游戏化”,通过奖励让某种活动或产品变得更有吸引力,进而使人们愿意继续做或继续使用下去。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是习惯了以某种方式做事;如果做某事的结果不好,我们就不会再做;如果结果好,我们就会坚持并重复这种行为。如果小小的改变让你觉得获得了奖励,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比如你对自己说,“只要这周坚持五天去健身,我就买下那件漂亮的裙子”,又或者“只要一天不玩手机,晚上我就可以追两集韩剧”。行为改变让人产生的兴奋可以激发多巴胺,会让人变得更快乐。
将无聊的事变得有趣,就具有了奖励的性质,有助于坚持目标,最终达成它。
●反复铭刻
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智力或才华出众,而是因为知道该怎样有效地利用个人时间。马克·扎克伯格说自己有二十多件同款灰衬衣,这样就不用每天琢磨穿什么了。海明威有个严格的写作习惯——只在上午写作。剩下的时间他用来构思第二天上午写些什么,并积累写作兴奋感。他们都设计了一套有效的流程,坚持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人类的大脑渴望高效运转,它的一项功能就是让人付出最少,做事更多。如果你反复地做某件事,比如走相同的路去上班,大脑就会存储这一信息,让你每天不用特意记住怎么走,就能径直到达目的地。一遍遍地重复,在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能让大脑和身体产生记忆。于是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变成默认。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磁力行为”,即实施某种行为(穿上跑鞋)可以变成磁铁,导致另一件相关可采取的行为(跑步)发生。
综合运用,坚持到底
改变行为的秘诀是,用新行为替代旧行为。但只有借助适当的武器,新行为才能坚持下去。人们想要创造并改变某件事,需要运用哪些武器?光用这7种武器里的任一种,是不是就够了?肖恩·扬的答案是,取决于你想要改变的行为属于什么类型。
●应对自动行为:极度容易+反复铭刻
人在做自动行为时,几乎不可能阻止自己,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这些事。出于这个原因,改变自动行为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条件反射,再者就是使用“极度容易”和“反复铭刻”两个武器。如果可能,“行为在前”和“致命吸引”也用上。
举个例子:比如你特别爱喝可乐和含糖的饮料,总是不知不觉地喝很多。想要改变这种情形,可以这样来运用4种武器:
1.不要把大瓶的可乐或者含糖饮料放在桌子上。如果桌子上没有,你就没办法不知不觉地喝下去了(极度容易)。
2.用其他饮品来代替,茶水或者是纯净水,也可以在纯净水里加点自己喜欢的水果,比如柠檬片等(致命吸引)。
3.把它变成惯例。每天在桌子上放一瓶纯净水或者茶水,同时设定闹钟提醒自己定时喝水,让大脑记住(反复铭刻)。
4.记录下来,将你每天的替换行为记在日记中,这样大脑就会意识到你已经有所改变(行为在前)。
●应对冲动行为:极度容易+行为在前+致命吸引+反复铭刻
冲动行为接近于自动行为,这意味着改变冲动行为和改变自动行为所需的力量非常接近,即利用极度容易、行为在前、致命吸引和反复铭刻这几种武器的力量。但由于人们在做冲动行为时是能觉察到的,所以,其他一些需要运用觉知的力量也能派上用场。
很多孩子痴迷于手机、平板无法自拔。该怎样帮助孩子呢?肖恩·扬介绍了以下步骤:
1.首先不要想着一下子就能改变孩子,得从小事做起。给孩子介绍不用手机的活动,比如踢球、看书等等,看看哪些活动可以让他少玩会儿手机,哪怕只是几分钟(阶梯模型)。
2.加入社群。帮孩子加入一些可以脱离手机的同龄人群体,比如篮球队、排球队、轮滑、画画等小组(社交磁力)。
3.找一些对孩子来说比玩手机更重要、更健康的东西,比如他要是不玩手机,主动做家务、去看朋友、参加活动,就给他一些零花钱(要事为先)。
4.帮助孩子寻找其他爱好,带他去他喜欢却不能用平板的地方(极度容易)。
5.使用神经记忆手段。让孩子意识到,没有手机,去参加其他活动,他也能很开心(行为在前)。
6.让这个过程变得好玩。让他发现还有其他活动一样很好玩,比如跳舞、唱歌、游泳(致命吸引)。
7.形成新的习惯。寻找手机的替代品,比如将以前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改成看书或者跑步,在同一时间反复去做,形成新的惯例(反复铭刻)。
●应对常见行为:七种行为交叉使用
需要使用更多人对所作所为有意识时使用的武器。比如奖励。
手机APP满天飞,谁的用户数量多、黏性强,谁就能赚到钱。想要用戶能将登录APP变成常见行为,就可以应用这7种武器来推广。
1.从小处着手。让用户快速上手,不需要复杂的解释或详细的操作步骤(阶梯模型)。
2.创建社群。找出用户想与他人分享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分享(社交磁力)。
3.让程序对用户具有重要性。为用户解决一项重要的需求(要事为先)。
4.保持操作简单。用户无需思考该怎样使用这款软件,老人孩子都能玩(极度容易)。
5.哄着用户的大脑,让他们一直使用。收集大量用户反馈,表示感谢,能让客户坚持使用下去(行为在前)。
6.增加趣味性。设置各种奖励,让它变得好玩有趣(致命吸引)。
7.把它铭刻到用户的大脑里。使用触发因素和条件发射,形成简单的习惯(反复铭刻)。
行为改变很困难,但行为改变也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