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2020-10-12陈民民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康复

陈民民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150)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危重症,高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致死率及致残率,临床中未及时治疗的患者预后不良[1]。目前,卒中患者入院后主要采用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虽然遵循尽早溶栓治疗原则的卒中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但康复期阶段容易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因此,亟待临床合理治疗同时,早期科学的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机体功能,改善肢体麻木、活动障碍等症状,提高独立生活能力[2,3]。本研究对收治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卒中偏瘫患者108例,纳入标准:影像学确诊首次卒中发病[4];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肌力≤2级;符合伦理审查标准。排除标准:颅脑恶性肿瘤者;既往精神异常或智力障碍者;严重脑出血者;反复高血压难以控制者。医院于2017年11月开始应用早期康复护理,2017年5~10月入院患者纳入对照组,2017年11月~2018年4月入院患者纳入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本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表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

表1 患者一般资料

1.2 方法

入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患者实施营养神经、抗凝等临床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强病房巡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语言、神志和肢体功能等变化,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康复训练。早期康复护理则一般于患者发病后第3天实施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包括:a)肢体功能护理:包括床上活动和离开病床进行的活动,发病早期应以床上活动为主,首先由护理人员示范,患者对照练习,指导、协助患者完成床上翻身、移动、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目的是帮助患者由卧位向坐位过度,具体包括:患者侧移至床边,利用健侧腿将患侧腿移于床边,头上抬,躯干向患侧旋转,健侧手在患侧用手推床将自己推至坐位。然后护理人员从各方向推拉患者,提高坐位平衡能力。2~3次/d,15~30 min/次。护理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语言温和,避免暴力拉扯造成关节或软组织损伤,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休克。然后根据病情好转及肌力恢复情况(肌力三级)开始进行站立、行走锻炼,当患者坐位能保持平衡指导其完成床下站立、平衡、步行训练,患者先利用平衡杠步行,注意上肢摆动及骨盆旋床,下站立具体为:患者双上肢、头及躯干前倾,重心前移至双足上,慢慢抬起臀部,髋、膝伸展而站起。待站立平衡感较好后开始平地行走,并逐渐进行上下楼梯训练,期间可采用采用Bobath握手法进行肩部及肩关节训练。锻炼时间一般3次/d,活动量、活动时间根据病情好转情况逐渐增加。应用护理人员在旁给予帮助,待其站立后教会患者使用手杖等工具。患者床下活动需要专人陪护、专人监督进行多次指导,同时预防跌倒损伤;b)心理护理:卒中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情绪,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早期开展心理工作,如一对一心理疏导、音乐疗法及睡眠疗法,还可以通过宣传成功案例以增强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后3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估,总分14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肢体功能越好。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后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总分100分,>60分提示生活基本自理;<60分提示功能障碍,评分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ugl-Meyer、Barthel指数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ugl-Meyer、Barthel指数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感染2例、压疮1例、血糖异常1例,总发生率7.7%,观察组患者感染3例、压疮2例、血糖异常1例,总发生率10.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卒中偏瘫患者存在肌无力、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心理情绪。因此,临床及时救治的同时尽早实施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传统观点认为卒中发病后90 d是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阶段,但卒中偏瘫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由神经损害引起,其恢复与神经功能改善存在密切联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卒中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应及早实施神经功能康复性训练,刺激中枢神经完成脑部功能重建。通过早期、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显著降低瘫痪后遗症,改善机体各项功能。研究显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健侧大脑半球功能重组及代偿,预防患者痉挛,促进患肢运动能力的恢复[4]。在研究中通过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只要患者病情允许,则积极鼓励、协助患者床上、床下活动。根据病情循序渐进进行锻炼,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由简单体位摆放、坐位、站立等日常生活逐渐到家务、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逐渐提高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利用早期康复过程中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促进神经元再生,最大限度恢复运动功能。在恢复过程中首先以坐立等下肢活动为主,通过负重、步行粗线运动帮助患者获得更大程度的运动代偿。而上肢训练以精细技能训练为主,教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穿脱衣、拧毛巾、洗脸、刷牙等简单的动作达到手部精细训练目的,尽量使上肢获得功能重塑。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对于传统护理,尽早实施肢体锻炼护理及生活能力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偏瘫症状。中枢性偏瘫的恢复是定型的连续过程,运动过程中患者身体协调性也得到很好的训练,而肌肉、关节等运动又向中枢神经提供大量本体运动及皮肤感觉反馈,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及时促进神经轴突和侧支循环建立,最大限度恢复脑神经功能,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卒中偏瘫患者由于疾病打击、活动受限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针对这一情况在早期康复护理中通过一对一进行心理疏导,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而音乐疗法和睡眠疗法都可以通过深刻的情感体验,宣泄、疏导潜意识心理,协助患者在治疗过程整合生理和心理情绪,改善失眠等症状。另外,通过宣传康复治疗成功案例可以使患者以正面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及训练,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缓解负性心理情绪,尽快适应社交活动。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早期康复护理对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效果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肢体运动能力,改善Barthel指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