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2020-10-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注射剂注射液年龄

王 斌

(昌图县中心医院病房药局二部,辽宁 铁岭 112599)

中药注射剂是根据现代科技手段以及中医药理论,从中药中提取相关药物成分而制成的成品制剂,大多应用于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部分疑难重症及危重症运用中药注射剂相对于单纯应用西药控制而言疗效更优[1]。但由于中药注射剂在制作方式以及剂量设定上仍存在争议,临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屡见不鲜,因此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必须强调合理用药,考虑到注射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造成患者机体在药物扩散、代谢、吸收等环节出现的异常反应,注射后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2]。本次研究随机抽选了我院近几年来开具的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处方共200张,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总结了造成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名称、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不良反应表现位置,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开具的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处方共200张,展开回顾性统计分析。200例患者中男性87例,女性113例;年龄为4~74岁,平均年龄为(29.44±8.69)岁。

1.2 纳入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在我院就诊、依处方服药者;②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③少数经临床干预后痊愈,多数在停药后自愈。剔除标准:因服药不当、擅自联合用药、隐瞒病情致出现不良反应者。

1.3 方法 对200张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处方及对应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统计,包含中药注射剂名称、患者年龄及性别、不良反应表现位置等,以表格形式加以统计。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针对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

1.4 观察指标 比较致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药品名称;将200例患者按照年龄分布及性别分布列表,观察不良反应较常出现的年龄区间;统计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查看常见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及器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中药注射剂名称、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器官均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致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名称 在抽选的200份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药方中,结果显示,占比最高的前三名为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占比分别为19.50%、16.00%、13.50%,见表1。

2.2 不良反应年龄及性别分布 统计200张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药方中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年龄在60岁以上及10岁以下患者占比位于前两名。见表2。

2.3 不良反应表现位置 比较200张不良反应处方致患者发病位置,主要统计累及系统及器官。结果显示,占比最高的前三名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肌肉及骨髓系统,占比分别为27.00%、16.00%、13.00%,见表3。

表1 致不良反应中药注射液名称

表2 不良反应年龄及性别分布统计表

表3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器官统计表

3 讨 论

中药注射剂相对于传统抓取药材、熬煮汤药的用药方式而言疗效更确切,生物利用度更高,药物作用发挥更为迅速。但随着近年来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病例数的不断增多,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受到了广泛性争议,在不少普通人眼中已经将中药注射剂与危险药品划上等号[3]。事实上,中药注射剂是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经科技手段提取并制成注射用药物,突破了传统煎煮口服的给药方式,是现代生产工艺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只要临床注意合理应用,将明显提升疾病的控制有效性[4]。

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中药注射剂自身查找原因,根据目前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从中药材中提取、分离、纯化过程中可能掺杂了微量不纯成分,与常用输液配伍致不溶性微粒增加[5];中药材质量受到季节、采收、气候、土壤、产地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疗效存在差异。由于中药注射剂属于复方制剂、成分复杂,由多种中药提取而成,某些杂质属于半抗原物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形成致敏源,诱发不良反应[6-7]。如注射用双黄连,其中连翘、黄芩、金银花3味中药含有的绿原酸属于高致敏抗原物质;在药剂使用及储存过程中酸碱值的变化会导致某些成分溶解度下滑,生物碱、氨基酸发生缩合、水解、氧化反应而出现变色、沉淀、混浊或产生气泡[8-9]。在临床用药方面,不合理性可从以下几点展开阐述:①患者的个体性差异:由于性别、年龄、机体体质的不同,对药物的分布、吸收、排泄、代谢存在差异性,因此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有所差别。如本次研究中10岁以内和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相对于其他年龄段而言更高,可能由于老年人存在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基础疾病,在服用基础药物的同时注射中药注射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而未成年人酶系统及肝肾功能系统尚未成熟,药物敏感性较高,这两类人群生理期能相对较弱,药物的耐受及代谢能力相对偏低,易出现积蓄中毒现象[10-11]。②在适应证方面:部分临床用药时未考虑到对症性以及发病原因,如在应用清开灵时其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黄芩、板蓝根、水牛角、栀子、珍珠母,可达到醒神开窍、化痰通络、清热解毒之功效,但并非所有发热患者均适用,若为恶寒发热必须慎用,否则易引起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中造成不良反应占比最高的前三位中药注射剂分别为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分别占比19.50%、16.00%、13.50%。由于临床应用的中药注射剂种类较多,本次研究随机抽选的200张致不良反应的中药处方中这三种药物相对于其他几项中药注射剂而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高。年龄分布方面,本次研究以10、15、30、45、60岁作为年龄分段,对比之下10岁以内以及60岁以上人群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4.00%以及27.00%,31~45岁的中年人群发生率相对最低,仅为7.00%。虽说本次研究仅选取了200例不良反应病例作为对比,但结果也预示着年龄可能与注射中药注射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有关,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等与中药注射剂之间的关系尚存在进一步探究空间。在性别方面,200例患者中男性87例,女性113例。在各年龄段发生不良反应的精确性对比下,均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可能提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存在一定程度关系,但仍需进一步探究。在不良反应表现位置方面,在注射中药注射剂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大多在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肌肉及骨髓系统、全身反应、神经系统等[12]。可能是因为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部分患者会出现丘疹、荨麻疹,是典型的皮肤过敏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恶心;肌肉及骨髓系统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酸痛,严重者伴有抽搐症状;全身反应包含全身性过敏、寒战、发热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含视物模糊、失眠、头痛,甚至神志不清。

综上所述,做好临床合理用药,首先应明确注射剂量,目前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方式包含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注射前必须严格了解药物禁忌、用药疗程、用量、适应证。若静滴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过高而诱发刺激性皮炎、疼痛、头晕等不良反应,甚至造成心脏负荷加重、血液循环加快造成肺水肿、心力衰竭危险。因此在注射前10 min可将滴速控制在每分钟15~20滴,观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上升至每分钟40滴。对于痰热清注射、喜炎平注射液等已经在说明书中规定了滴注速度的药物更需严格控制,成人用药以每分钟30~60滴为宜。其次,应购置正规厂家生产的中药注射剂,考虑到中药成分复杂,现代医疗技术无法对所有化学成分加以准确鉴定,因此应选择正规生产厂家,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注射剂残留的蛋白、动植物鞣质等杂质,提升注射剂纯度。最后,需严格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疾病史,谨慎联合用药,严禁混合配伍,不可过分夸大注射剂功效而对安全问题有所忽视。总之,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必须强调用药合理性,保障治疗安全。

猜你喜欢

注射剂注射液年龄
变小的年龄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年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