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程化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4期
关键词:流程化舒适度白内障

李 欣

(抚顺市眼病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8)

白内障是临床眼科的高发疾病,且多发于老年群体。白内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晶状体代谢能力下降,使晶状体内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进而导致晶状体呈浑浊状态[1]。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视力减退或视物模糊,更甚导致患者失明。临床中尚无治愈该疾病的特效药,多需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术式为超声乳化联合晶体人工植入术[2]。日间手术是其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患者于入院前进行相关检查,入院当日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24 h内即可出院,治疗费用低,医疗资源利用率高,治疗时间短,备受患者与医师的青睐[3]。本研究旨在分析流程化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抚顺市眼病医院进行白内障日间手术的2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9例。观察组男75例,女54例;年龄41~72岁,平均(53.62±1.69)岁;患病部位:左眼56例,右眼73例;患病原因:外伤性81例,先天性48例。对照组男74例,女55例;年龄50~75岁,平均(52.34±1.75)岁;患病部位:左眼54例,右眼75例;患病原因:外伤性80例,先天性4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部位及患病原因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教育、用药指导、协助眼部检查、基础疾病治疗及术后处理等。观察组给予流程化护理。①门诊出诊:门诊医师确诊患者为白内障后,应选择单眼、病情轻及核硬度<3级的患者行日间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对于合并基础病者应行多科室会诊,全面评估手术的高危因素和风险性,经患者同意后签署手术同意书;了解患者的职业、年龄与文化水平等资料,并予以个体化宣教;向其介绍主治医师和病区环境,发放日间手术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宣传册,并讲解手术治疗的配合要点和常见并发症;开具手术用药和住院申请。②术前护理:嘱患者术前1 d办理住院手续,并进行心电图、眼部检查和血常规化验等检查,由接诊护士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详细填写护理记录单;由治疗护士行冲洗结膜囊、眼药点眼和眼部备皮等操作,并再次进行手术知识健康教育,给予其健康指导,若伴有明显的抑郁或焦虑等情绪,则应给予其心理疏导;于病房电视上循环播放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等知识,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③术中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各项操作的精准度、稳定性和有序性,为患者行局麻处理,并嘱其积极配合医师操作,协助其取头位固定体位,禁止左右移动头部;告知患者若需变换体位或出现咳嗽,则应示意告知护理人员;术中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指导其通过舌尖顶上颚或深呼吸等方法缓解负面情绪,防止出血等情况。④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送回普通病房,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并进行术后健康宣教,指导其放松头部,取平卧位,防止剧烈活动头部,禁止突然弯腰、低头、抬头、剧烈活动、打喷嚏、提重物及咳嗽等,嘱其睡觉时保持仰卧位;告知其禁止用手按压术眼或长时间俯身,若有不适应立即报告护理人员。⑤随访:出院前预留患者的联系方式,术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评估其术后恢复情况,并告知其注意事项,帮助其规避并发症高危因素,及时解决其在日常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为20个条目,标准分为50分,得分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比。②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两组的护理质量,包括住院流程、服务态度、病情观察、病房环境及健康教育5个条目,每个条目20分,共100分,得分与护理质量呈正比。③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包括心理、生理、社会、精神4个维度,共计3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120分。60分以下为低度舒适,60~90分为中度舒适,90分以上为高度舒适。舒适度=(高度舒适例数+中度舒适例数)/总例数×100%。④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心理状态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护理舒适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住院流程、服务态度、病情观察、病房环境、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高度舒适101例,中度舒适25例,低度舒适3例,护理舒适度为97.67%;对照组高度舒适94例,中度舒适24例,低度舒适11例,护理舒适度为91.47%。两组护理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4,P=0.028)。

2.4 两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0.98±0.11)d,对照组为(2.04±1.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1,P=0.000)。观察组的治疗费用为(6015.14±105.32)元,对照组为(8304.16±118.3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095,P=0.000)。

表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SAS为焦虑自评量表;SDS为抑郁自评量表。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白内障是临床较为高发的眼科疾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致盲率极高[4]。有数据统计,50~60岁人群患有白内障的概率为65%,而70岁以上人群患有白内障的概率高达80%。临床上多通过超声乳化吸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该疾病,具有手术时间短、精准度高等特点,是该病的理想术式[5]。但传统的住院模式会增加治疗费用,使患者在陌生的医院环境中产生负面心理,进而导致其治疗依从性降低[6]。

日间手术是白内障患者的新型手术方法,患者可在术前1 d完成相关准备,次日行手术治疗,可实现术后24 h内出院。日间手术具有经济性、快捷性和实用性等优势,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使患者于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治疗。日间手术强调以患者为服务主体,可提高入院-出院的流程化护理质量,使患者接受多方位、系统化及连续性的护理服务[7]。在患者入院后,即开始护理服务,通过持续性护理干预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化护理理念,提高其护理舒适度[8]。流程化护理是介于住院诊疗护理和门诊治疗护理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有效补充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将治疗与护理延伸至生物、社会和心理等领域,可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简化治疗流程[9]。流程化护理模式可保证患者日间手术的有效性,门诊初诊可有效筛查手术适宜人群,严格执行手术适应证,避免术中发生意外事件[10];通过向患者普及手术知识,使其了解治疗目的和作用;介绍病区环境,可使其尽快熟悉住院环境,消除陌生感;术前护理可协助其完成相关检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集体化宣教和个体化心理疏导可消除其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11];术中护理可指导患者调节负面情绪,取科学体位,有效配合医师的操作,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术后护理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告知患者术后体位的注意事项,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随访护理可定期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其解答护理疑惑,帮助其科学调整护理方案[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13]基本一致。由此可见,针对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应用流程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与舒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流程化舒适度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企业人才招聘流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