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0-10-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4期
关键词:外周血艾滋病服药

王 君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6)

目前,艾滋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由于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尚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控制病毒发展,使得患者经常处于消极的治疗状态下。艾滋病的特殊性也使人们错误的认识疾病,对艾滋病患者报以嘲笑、不理解的看法,更打消了患者治疗的积极性[1]。加上该病治疗周期长,需要长期服药,患者心态差、依从性低是常见现象[2]。个性化护理不仅强调护理的全面性,还通过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保证患者的积极治疗。现将个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检查确诊由专业的医师完成。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22例,均为首次检查确诊艾滋病,年龄25~30岁9例,31~40岁20例,41~50岁13例,50岁以上8例,主要集中在中年男性和年轻女性,平均年龄(35.05±4.60)岁。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20例,初高中19例,小学及以下11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23例,年龄25~30岁13例,31~40岁18例,41~50岁10例,50岁以上9例,主要集中在中年男性和年轻女性,平均年龄(36.87±4.10)岁。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15例,初高中11例,小学及以下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上具有一定差异,但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经过统一检查确诊后,安排入院治疗。给予所有患者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治疗。其中,对初期无症状患者,给予病毒控制治疗,对已经进入中后期,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患者,除了给予药物治疗,还需要给予营养疗法、输液疗法,以维持患者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在这一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按照患者所处的疾病阶段,制定输液量和输液次数,同时结合健康教育讲解、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内容细化,通过与患者沟通,结合临床经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内容。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实施健康教育,如患者自身精神状态好,并未出现不良情绪,则无需反复的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只要求护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及时提醒或帮助患者服药和输液即可[3]。针对心理起伏大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保持患者的乐观心态。成立个性化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和若干名护士组成,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保证病情的对外保密,为患者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尤其是与家属沟通时,要用专业知识、态度改变家属对于艾滋病的错误看法。为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时,对初期患者和中晚期患者要区别对待,制定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饮食,减少加速疾病进程的食物摄入[4]。患者出院恢复期间,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病情,给予适当的建议,如出现复发或严重症状,需及时回医院治疗。对于回访人员,护理人员要为其建立资料档案,为日后的治疗提供依据。患者出院后依然要坚持清淡饮食,做到少食多餐,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的补充。

1.3 依从性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变化等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治疗1年后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其中,服药依从性以患者的服药按时程度、药量吻合度为依据,进行统计和记录。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和不依从3项。CD4+T淋巴细胞数量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为有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资料以SPSS21.0来完成,计数资料采用率(%)来表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主要观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经过护理后,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提升,其中对照组依从率82%;观察组依从率100%。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2.2 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 护理前,两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个数均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个数提高的更明显,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个/mm3,)

表2 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个/mm3,)

3 讨论

艾滋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无法治愈,进入中晚期,患者的身体虚弱,症状明显,常使其出现不良情绪而抗拒治疗,其中拒绝服药就是最明显的表现[5]。加上外界因素,以及患者的患病原因特殊等因素,导致治疗中患者的依从性下降。治疗依从性主要是患者对治疗的遵从程度,包括按时服药、按量服药,听从医师和护理人员的建议,正确饮食和按时休息。依从性的高低往往决定了艾滋病的治疗效果,HIV病毒在体内的扩展程度取决于药物控制的及时程度,如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认真生活,药物浓度保持稳定,可更好地抑制病毒复制[6]。相反,则药效降低,加速疾病发展,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临床治疗艾滋病而言,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通过护理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护理人员依据专业知识制订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解决其心理问题,为其提供优质护理,可延长患者的生命[7]。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症状护理、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及时、按时服药,具有一定的效果,在临床中得到推广。针对艾滋病患者的特殊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护理方针。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给予临床治疗患者个性化护理。所谓个性化护理就是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心理特征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区别对待,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护理[8]。在疾病宣传过程中建立四位一体的护理体系,即医师、护士、家属和患者自身共同应对疾病的护理体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环境。个性化护理还要求医院建立专业的护理团队,提前制订护理方案,并在了解患者的需求之后,适当进行调整。事实证明,个性化护理从患者自身出发,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长期治疗需求,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在治疗依从性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更佳,更明确的了解药物性质、治疗流程,因此能够促进其积极参与治疗,提高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9]。本次治疗中,我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在为期1年的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回访等,使住院期间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患者全部按时服药。有一些不良情绪的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开导下,积极服用抗病毒药物,减少病毒复制,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概率[10]。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较多,如患者自身信心不足、社会和家属给予的压力过大、不良反应及长期服药下的不耐烦心理等。因此,心理干预就成为个性化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前就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转变家属对该病的认知,多关心患者情绪,为患者建立信心;通过优化治疗方案来逐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减少艾滋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治疗中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提高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可在临床中制订具体的护理方案,并积极推广执行。

猜你喜欢

外周血艾滋病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 世界艾滋病日》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