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创新集群网络构建研究

2020-10-10黄婉秋

中国商论 2020年18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

黄婉秋

摘 要:创新集群是一种连接企业和市场的新型组织形式,创新集群的建设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颇具影响力的中关村硬件行业创新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节点、关系建立、构建网络三个方面对中关村创新集群硬件行业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研究其结构的合理性。

关键词:创新集群  社会网络  网络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9(b)--02

西方学者罗森博格最早提出“创新集群”的概念,他认为创新的模仿和扩散过程中的“二次创新”是导致创新集群产生的主要原因[1]。OECD[2]认为创新集群是一种连接企业和市场的新型组织形式,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利用创新集群提供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优势及技术扩散、集体学习和合作竞争等功能,促进创新,降低风险,依靠集群整体提高竞争力,使网络成员共赢。根据网络关系,可分为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商业网络和社会网络。集群企业借助网络中正式或非正式关系,获得拥有知识、资源、市场以及技术的机会。

1 创新集群研究现状

创新集群建设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学者从创新系统、复杂系统的视角对创新集群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创新集群是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发展与具象化,是由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横向联络为主的开放系统、地方环境网络、具有聚集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网络[3]。诸如知识集群、技术集群、智力集群和以知识为基础的集群等。创新集群发展需要研发商、运营商、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以及相关基础单位(包含大学、研究机构及政府单位)的密切合作[4]。但目前尚未有学者从社会网络的视角,研究中关村创新集群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节点、关系建立、构建网络三个方面对中关村创新集群硬件行业进行分析,研究创新企业(集群)是否能够形成社会网络。

2 中关村创新集群研究

2.1 研究对象及数据源

考虑到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产业集群与特定产业领域相关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关系的复杂度,因为硬件行业是严重依赖于资本驱动的,因此该研究选取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有代表性的中关村硬件行业作为研究样本。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物联网数据——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该研究从泛TMT领域的创业投资数据库和商业信息服务提供商,购买了硬件行业创新集群企业及相关的投资机构基本公开信息。在研究过程中,对创新集群企业公司名称、个人及投资机构等信息均进行了脱敏处理。所获得的数据,仅用于该课题的研究工作,不作其他商业之用。

2.2 创新集群的社会网络构建

该研究选取以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北京硬件行业的样本,通过企业与投资机构间的投融资关系来构建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构成的基本元素是与北京硬件行业相关的企业、投资机构以及投资机构、企业的投融资关系等。

2.2.1 节点的选择

创新集群社会网络构成的基本元素是与特定产业领域相关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政府等节点,也可以是节点间通过交流产生的具有进一步扩散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表1为处理后的企业节点信息。

2.2.2 边关系的选择

创新集群企业社会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众多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社会网络的边,不同的中关村产业集群企业由于其所处位置、自身能力等的差别,其社会网络是有不同的关系。该研究采用投资机构对硬件行业企业、创新集群企业对创新集群企业的投融资关系,如表2所示。

2.2.3 社会网络的构建

社会网络由节点、边,以及附在节点及边上的属性构成。我们以中关村创新集群中部分硬件企业个体作为社会网络中的节点;企业之间的相关关联行为作为社会网络中的边,他们通过地缘关系的关联建立了较密切的接触,在自利以及互利的基础上来决定建立和切断彼此企业之间的关联联结;进而形成创新集群中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关系和结构,从而构建企业集群社会网络。

本研究的社会网络通过图形来展示,因为投资具有方向性,因此最恰当的形式是有向图。首先,定义两种节点类型:“创新集群企业”和“投资机构”。其中“投资机构”又细分为:孵化器、个人天使、机构天使、VC、非上市公司、PE、券商、资产管理、上市公司9个子类型。为了便于量化分析,下一步定义节点”个体”价值:创新集群企业自身价值、投资机构自身价值。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维度,创新集群企业自身价值从融资总额、平台指数、创办时间3个维度来考量。投资机构自身价值从历史投资数量、类型、资金规模、创办时间4个维度来考量。在样本数据上应用价值计算公式后,价值取值分布如图1、图2所示。

一次投资作为一条边,并以融资金额作为边的权重。鉴于融资金额数额大、分布不集中,取log10(融资金额/1e4)。最终形成的网络结构整体描述为节点数量:270,边数量:267;平均度数:0.989;平均带权重的度分布:3.116;直径:2;平均路径长度:1.119;社区数量:43。

2.3 创新集群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传统的企业分类是按照地域、行业来划分,本文从创新集群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企业间的关系及强度等特征出发,以官方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社会网络节点分类方法,对集群网络中节点的角色或状态进行分类,同时还根据社会网络的结构性特征,进行网络组成、相互作用、交互、影响机制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整个网络是由若干个群或团构成的,它是真实复杂系统的拓扑抽象。每个群内部节点之间的连接相对比较紧密,但各个群之间的连接相对来说是比较稀疏的。平均路径定义为一个节点到网络中的另一个节点所要经过的平均长度,计算结果显示创新集群的平均路径长度为1.119,说明网络中绝大多数投资关系深度为1层,即投资机构直接对创新集群企业进行投资;网络直径为2,说明存在创新集群企业再进行投资的样本。节点是创新的源泉,网络加速了资源的流动。本研究创新集群企业选取的是硬件行业,众所周知,硬件行业是严重依赖于资本驱动,因此持续的融资可以认为是创新集群企业发展良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引入的投资机构,除具备雄厚的资本实力外,其本身的影响力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集群企业的成长不是简单依赖自身的资源与核心能力,还依赖集群中其他成员包括投资机构的资源、行为以及网络情况。

3 结语

通过社会网络视角分析中关村创新集群,是对创新集群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的有效扩展和补充,同时也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相关部门提出促进创新集群健康发展的对策:(1)对于创新集群中的企业,应强化集群内主体间的交流与结网意识,推动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2)对于政府部门,应当引入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网络节點,积极引导并有效发挥创新集群网络中心度高、影响力大的企业领袖作用,以构建和优化创新集群企业社会网络。(3)对于投资机构,通过分析创新集群的网络特征,可以有效地帮助投资机构甄选有成长潜力、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目标企业、网络价值高的节点。

参考文献

Rosengberg , Frischtak. Long Waves and Economic Growth:A Critical Appraisal[J].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1983,73(2).

OECD. Innovative Clusters: Driver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R]. Paris:OECD proceedings,2001.

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科学研究,2008,26(1).

Jinho Choi, etc. The effects of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n performance of innovation clusters [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3(11).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
论微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基层民主满意度影响路径研究
中国“面子”文化情境下领导政治技能对团队领导社会网络的作用机制研究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旅游目的地合作中网络治理模式研究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深度剖析微信营销的性质及原理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路径的研究
社会网络中的行为传染研究述评
社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