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督汤联合循督火龙灸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2020-10-10娄华乔虹
娄 华 乔 虹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常见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易侵害结肠、直肠,患者常伴有便血、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且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目前,临床西药治疗缓解阶段UC患者多采用生物靶向制剂、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等,但效果不佳,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健脾补督汤联合循督火龙灸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8月—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缓解期UC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3.21±5.04)岁;病程1~35个月,平均(16.42±4.79)个月。对照组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2.86±5.10)岁;病程1~36个月,平均(17.27±4.63)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知晓本项研究并审核,知情同意书均由患者及其家属签署。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意识清醒并同意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合并肝、肾等脏器疾病者;③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④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治疗,1.0 g/次,3次/d。观察组采用健脾补督汤联合循督火龙灸治疗,健脾补督汤方药包括:党参30 g,菟丝子20 g,熟地黄15 g,生鹿茸5 g,佛手10 g,黄芪30 g,木香10 g,炒枳壳10 g,白术20 g,防风10 g,麦芽20 g,茯苓15 g,山药20 g,当归10 g,黄连6 g,白扁豆30 g,炒白芍15 g,白及10 g,三七粉5 g,甘草6 g。若患者热重,加黄连10 g,白头翁10 g;若患者血多,加桔梗10 g,仙鹤草30 g。用水煎服,2次/剂,1剂/d。观察组在服用健脾补督汤基础上,应用循督火龙灸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关闭门窗,指导患者保持体位固定,感温热时及时示意。②根据患者需求取合适体位,可取俯卧位,将背部皮肤充分暴露(整个背部从尾骨到大椎的督脉),于督脉周围用4块大毛巾铺好防火墙。③将已预热的药酒浸湿纱布平铺于督脉上(从尾椎至第七颈椎),将2条毛巾浸于温水中,拧干。④在其中一条火龙湿巾上洒上95%酒精50 ml,然后点燃,使火迅猛燃烧约20 s。⑤用另一条火龙湿巾将火扑灭,捂火约30 s。⑥重复点火、捂火操作,循环15~20 min,反复3~4次后,观察施灸部位的肤色,以局部潮红或伴局部有汗为度。使皮毛肌腠全部打开,热气将迅速通过皮毛肌腠渗透于体内,并刺激人体的部位或经络。⑦治疗结束后,拿掉病灶部的火龙巾,叮嘱患者注意保暖,勿暴露施灸部位,配合饮用200 ml温开水更佳。⑧休息30 min后干毛巾擦净督脉取穴部位,穿衣。2组均治疗2次/周,10次为一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周后,抽取2组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置于-20 ℃冰箱保存备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采用ELISA测二胺氧化酶(DAO)皮毛肌腠,酶学分光光度法测D-乳酸皮毛肌腠。
2 结果
2.1 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2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例,
2.2 肠黏膜屏障功能治疗前,2组肠黏膜屏障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乳酸、DAO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对比 (例,
3 讨论
UC属于炎症性肠病,多发于直肠及乙状结肠部位,呈连续性分布,易蔓延至近端、末端结肠及全结肠,加重病情,其病因与肠道菌群紊乱、免疫调节异常、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以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为主,易加速病情进展,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3]。
UC在中医学中属于“泄泻”“痢疾”等类型,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调、七情内伤、瘀血阻滞、脾肾素虚及外感时邪[4]。临床治疗UC主要采用免疫制剂、氨基水杨酸盐类及皮质类胆固醇等药物,如美沙拉嗪,其主要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可阻碍前列腺素的合成、释放,有效缓解肠黏膜的炎症状态;同时可抵抗细胞内自由基生成,减少结肠黏膜分泌,且对白三烯具有抑制作用,进而有效减少炎性递质的释放,阻碍白细胞级联放大效应,具有一定疗效,但预后期间不良反应较多[5]。有研究表明,传统中药对UC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不明显[6]。循督火龙灸通过将中药材敷于患者背部,为经络加温,以火攻邪,通经活络,补益强身,调节神经技能,散滞祛寒,改善心脑供血,激活免疫系统功能[7]。健脾补督汤方中,党参性平味甘,白术性温味苦,具有和胃生津、补中益气的功效,两者可治心悸气短,脾胃虚弱等;熟地黄微温味甘,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鹿茸性温,味甘咸,当归性温味辛,二者可治精神倦乏、眩晕,具有强筋骨、补气血的功效;佛手具有化痰祛湿、疏肝理气的功效;黄芪性温味甘,可利尿生肌,主治气虚乏力、疮口久不愈合等;木香、炒枳壳、白扁豆具有健脾消食、理气宽中、行气止痛;防风、黄连可祛痰止痛除湿;茯苓主健脾宁心;麦芽、山药可健脾开胃、行气消食;白及及三七粉性微寒,味甘苦,具有消肿生肌、止血的功效,主治外伤出血、咳血等;甘草可祛痰止咳、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等,诸药合用,可抗菌消炎、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除久病,有效降低复发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L-6、IL-8、TNF-α、D-乳酸、DAO均降低,表明在UC患者中联合应用健脾补督汤及循督火龙灸,可有效缓解炎症状态,调节肠黏膜屏障。
综上所述,健脾补督汤联合循督火龙灸治疗缓解期UC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状态,调节肠黏膜屏障,利于患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