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治化疗相关消化道反应临床观察
2020-10-10黄秋华
黄秋华
恶性肿瘤是临床难治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周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导致临床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其发病特点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对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的危害极大。临床面对恶性肿瘤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为化疗,通过化疗能缓解患者的肿瘤恶化速度,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但是很多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不仅会增加患者的难受程度,还会增加化疗难度,甚至部分患者不接受继续化疗[1]。为此,当前的研究重点是采取怎样的方式能解决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消化道反应,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来我院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主体展开深入调查,分析中药外治对患者消化道反应的干预效果及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我院接收的恶性肿瘤且行化疗治疗的患者78例,按照抛硬币分组法划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49~77岁,平均(63.02±4.82)岁;病程2~10年,均值(6.02±1.11)年;疾病类型:食管癌5例,肺癌8例,乳腺癌11例,胃癌7例,其他8例。观察组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50~78岁,平均(64.21±4.77)岁;病程2~9年,均值(5.88±1.01)年;疾病类型:食管癌6例,肺癌7例,乳腺癌10例,胃癌9例,其他7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经B超、CT、细胞学、病理学等检查确诊,患者均符合化疗的标准,年龄最大不超过80岁,接受化疗前无便秘、呕吐、恶心等现象,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全部正常,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研究课题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3 排除标准化疗禁忌项、精神障碍性疾病、配合度差,其他原因引起的便秘、呕吐症状,化疗前后服用过类似通便、止吐等药物,药物过敏等。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选用的药物是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厂家:宁波天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49,规格:2 ml∶4 mg),于化疗前静脉注射8 mg的昂丹司琼注射液,每间隔12 h注射一次[2]。观察组患者在西药基础上接受中药外治,中药外治的方式在脐部敷药,中药配方包括黄芩20 g,清半夏20 g,干姜10 g,炙甘草10 g,党参10 g,黄连10 g,肉桂10 g,冰片10 g,黄芪15 g等,将以上配方药材全部研磨成细粉,每次称取25 g,用醋将其调制成药膏,使用无菌纱布敷于肚脐位置,并不断热蒸,每天1次,连续在化疗期间外敷5 d,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3]。
1.5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显效:患者化疗期间无呕吐、恶心症状发生,其大便基本通畅,患者的食欲恢复正常;有效:化疗期间患者偶尔出现轻微呕吐、恶心症状,患者存在便秘或便稀现象,患者的基本食欲明显改善;无效:存在严重恶心、呕吐症状,食欲下降,进食困难,患者大便失调。②症状评分:运用症状评分量表对患者用药前后的脘腹不适、食欲下降、疲倦乏力、口干无味等症状进行测评,1分重度、2分中度、3分轻度、4分无明显症状。③便秘指标:统计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周排便次数等,均从首次用药至结束用药进行观察统计。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后均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的脘腹不适、食欲下降、疲倦乏力、口干无味等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 (例,
2.3 2组患者便秘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各项便秘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便秘指标对比 (例,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面临的生命危险极大,很多患者在临床被诊断出恶性肿瘤时已发展为中晚期,患者存在明显的身体疼痛,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其生命将遭受极大威胁。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最佳手段,但是化疗期间对患者身体刺激大,特别是患者的消化道有强烈反应,最明显的症状是呕吐、恶心、便秘等,因为化疗使用的药物对肠胃道黏膜的损伤较严重,患者常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这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状态,还会对其生活造成不良影响[4]。
临床一般针对化疗后产生的消化道反应症状采用西药对症治疗,最常用的有昂丹司琼注射液,此药具有较强的镇吐作用,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癌症患者化疗后产生的恶心、呕吐症状,通过静脉注射有良好效果,但是此药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患者会出现头痛、腹部难受、皮疹等不良反应,因此单用西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5]。
中药外治是指用运用中药材进行外敷治疗,化疗后出现的消化道反应症状在中医学中属于“呕吐”范畴,因为化疗药物伤及脾胃,导致脾胃功能无法正常运行[6]。本研究中药外治采取肚脐敷药,其原因是在《针灸穴名解》中提到脐介于中下焦之间,属于神阙穴,其穴位与人体的脾、胃、肾相关联[7]。所使用外敷的药方中清半夏具有驱寒温胃的作用,黄连具有清热、除烦、止呕等作用,黄芩有祛湿、解毒功效,干姜有消炎、止痛作用等,冰片和肉桂能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所有药剂研磨成粉后敷脐能良好调节阴阳,清热化痰、止吐止痛,保证患者化疗后出现的消化道反应得到改善和缓解[8,9]。正如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各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外治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更突出。观察组患者的便秘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上述,针对化疗后出现消化道反应的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中药外治能有效缓解其肠道不良反应,降低化疗药物对身体的刺激,值得临床采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