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葛根汤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10-10黄建国黎启娇
黄建国,黎启娇
(三亚市中医院,海南 三亚 57200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重要分型,占颈椎病总发病人数的20%~30%[1]。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眩晕,伴随视力模糊、耳鸣、恶心等,主要是由于颈椎不稳、骨质增生以及颈部软组织痉挛等诸多因素引起的血流供血不足。中老年群体为好发群体,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2]。目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无统一标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物理疗法各有优缺点,但远期疗效差。中医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颈痹”“眩晕”范畴,该病乃本虚标实之症,多由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兼以风、痰、瘀侵袭,导致脉络受阻、颈项僵硬,发为此病[3]。基于此,笔者采用麻黄葛根汤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以此探讨中医疗法联合应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8.23±2.57)岁,平均病程(4.22±0.81)年。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8.59±2.19)岁,平均病程(4.39±0.91)年。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4]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颈性眩晕,视力模糊、耳鸣等症状;旋颈诱发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椎节不稳及钩椎关节增生;颅多普勒超声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减慢。
1.2.2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风寒阻络型的辨证标准:主症:因感受风寒湿邪而发病,肢体酸冷,喜热畏寒。次症:颈、肩疼痛,肢端麻木不适。舌脉:舌黯,苔薄白,脉沉弦或沉迟。
1.2.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入组近1个月内未采取任何对本研究结果有影响的方法治疗;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治疗者。
1.2.4 排除标准
除外眼源性、脑源性及耳源性眩晕;颈椎骨折、脱位、感染者;伴有颈部结核及肿瘤者;意识不清晰;合并严重原发病疾病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中药汤剂治疗。麻黄葛根汤组方如下:葛根12 g,大枣12枚,麻黄9 g,芍药6 g,桂枝6 g,生姜6 g,炙甘草6 g。共治疗2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选穴:凤池、百会、颈夹脊,患者取卧位,将0.25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消毒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常规针刺,得气后,分别在两侧风池、颈夹脊穴位连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选连续波,50 Hz,留针30 min。每日1次,治疗6日休息1日。两组均治疗2周。
1.4 指标监测
1.4.1 眩晕症状积分
参照《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4],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三大主要症状及功能积分。
1.4.2 疗效判定
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两组治疗后疗效。
1.4.3 脑血流速度
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
1.4.4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采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Vs)、平均血流速度(Vm)。
1.4.5 血流流变学指标
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除头痛症状改善不明显外,眩晕、颈肩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和总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组间结果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眩晕、颈肩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积分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参数LVA、RVA和BA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脑血流参数较治疗前升高。组间结果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脑血流参数LVA、RVA和BA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参数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Vs、Vm均较治疗前升高。组间结果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Vs、Vm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流变学指标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流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治疗后血流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流变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在多种发病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导致椎-基底动脉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出现血流动力学出现障碍,引发脑血流参数改变、血流流变学异常等症状[6]。手术治疗方式多,效果显著,但是风险大,容易产生不良后果,且技术要求高,且远期疗效和保守治疗无明显差异。而西医其他保守疗法虽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但远期疗效欠佳,无法从根本上治愈[7-9]。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中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颈痹”“眩晕”范畴,该病乃本虚标实之症,多由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卫外不固,再由于风、寒、湿三气交杂趁虚入侵,颈部血气运行受阻而致颈项僵硬、肢体酸冷、喜热畏寒等症状发为此病。可见,风寒阻络型是常见症型,致病因素可以总结为风、寒、湿、瘀,因此,当治以通络驱寒、补虚扶正之法[10-12]。麻黄葛根汤中麻黄又称卑相、龙沙,具有利水消肿、发汗散寒、通腠解肌的功效,专治项背强痛。葛根生津止渴、解肌退热、升举阳气,促正气上升,和麻黄共为君药,可有效的发挥舒挛通络解肌缓急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13],葛根中的异黄酮可有效舒缓颈部平滑肌紧张度,舒张血管,加速颈部局部血流量,消除神经根水肿、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活血通经的功效;大枣养血安神、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和生姜共为臣药,起到助气补血之效。芍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桂枝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两者共为佐药。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14],芍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并能改变血流流变学状态,缓解神经根缺氧缺血的状态。总之,各药物间相互配合,气血行而瘀血通,椎动脉肌肉痉挛状态得以有效缓解,脑部供养得以有效改善。
本研究中,研究组在口服麻黄葛根汤的同时配合电针治疗。针刺是目前治疗骨科疾病效果较为显著的中医治疗方式之一[15]。针刺通过有效松弛颈部周围肌肉群,使得肌肉的痉挛状态得以有效缓解,可以有效的调节颈椎内外生理学平衡,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流变学指标,达到平定眩晕的治疗效果[16]。而电针通过电刺激发出持续性的刺激,可有效的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松弛局部肌肉粘连,松解局部粘连组织,增加血流量,促使脉络和气血通畅。另外,针刺可有效调节患者阴阳平衡与脏腑气血,以促使颈椎解剖关系的恢复[17]。本研究中,取风池、百会和颈夹脊穴刺之,风池位于头部,为足少阳经、阳维脉的交会穴,刺之具有祛风活络、明目止眩的功效,是缓解颈项强直的要穴。百会为“髓海”之“上腧穴”,刺之可升发阳经之气血,具有补脑益髓、升清降浊之功效,是治疗头痛眩晕的要穴。电流刺激该两处穴位可有效的改善脑血流弹性,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脑部供血量,以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眩晕等症状。颈夹脊穴为经外奇穴,刺之可疏通气血,使得髓海得养、经气调达、眩晕消失。电流刺激颈夹脊穴可直接作用于病灶,调整椎旁软组织收缩和椎间结构,使得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脑部供血量得以有效改善[18-19]。
本研究表明,麻黄葛根汤结合电针可有效的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而研究组治疗后脑血流参数、椎-基底动脉血流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流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有了更大幅度的降低(P<0.05),提示麻黄葛根汤结合电针可有效改善脑血流和椎-基底动脉血流,提高脑部血氧供给量。
综上所述,麻黄葛根汤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脑血流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提高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