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护理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效果评价
2020-10-10范琼丹梁玉剑姜佳宁黄伟棠
范琼丹,梁玉剑,姜佳宁,黄伟棠
心力衰竭是一种日益流行的疾病,相关报道称,中国目前有超过450万心力衰竭病人,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康复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1]。目前,康复护理干预手段尚不规范,不仅没有对心力衰竭病人康复过程中的系统评价,还缺乏客观指标对效果进行描述[2]。本研究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8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均为Ⅱ级、Ⅲ级[3];②年龄40~70岁;③病人及家属均已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期;②体位性血压降低>20 mmHg(1 mmHg=0.133 kPa),并伴随症状;③急性全身系统疾病或发热;④未控制的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⑤未控制的室性心动过速(>120/min);⑥失代偿的心力衰竭;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且未安装起搏器;⑧活动期的心包炎或心肌炎;⑨未控制的糖尿病(静息时血糖>22.2 mmol/L);⑩近期栓塞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男22例,女18例,年龄41~68(54.5±13.6)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6例,Ⅲ级14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69(56.2±13.8)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12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及病情构成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利尿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和饮食指导,对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生命体征予以监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运动康复护理,具体措施为:第1天、第2天待病人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床上肢体活动、翻身等被动运动,每天2次;第3天、第4天进行床上脚、踝、膝关节等腿部运动;第5天、第6天进行床上胸、肩、上肢等主动运动;第7天、第8天帮助病人下床坐沙发或椅子,10~30 min 活动1次,每天1次或2次逐渐增加;第9天、第10天予以医疗体操运动,活动肩颈和双上肢;第11天在平地步行100~200 m,每天行走2次;第12天平地步行500 m或进行上下楼一层活动,每天2次;第13天、第14天病人平地步行1 000 m,上下楼运动2 层,每天2 次;第15天、第16天坡路步行距离1 000 m 或进行三层上下楼梯运动,每天2次; 第17天~第21天予6 min步行试验。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4-5]
统计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自理能力情况。①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末期内径(LVEDD);②6 min步行实验检测病人心力衰竭程度:病人于测试前0.5 h不进行剧烈运动,待其熟知走廊环境后,即可在无阻碍且安静的30 m走廊快速来回行走,在此过程中,病人可自行调整速度和呼吸,6 min后,对其行走距离进行测量;③以Barthel指数为依据,评价护理前后两组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心功能指标情况
护理前,两组病人的LVEF和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的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心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护理前,两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病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比较 单位:m
2.3 两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情况
护理前,两组病人的 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 Barthel评分比对照组病人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也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逐渐增加,心血管疾病预防基础薄弱,我国心力衰竭患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6]。传统的心力衰竭治疗强调限制体力活动、严格卧床休息,结果导致运动耐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容易形成深部血栓,骨骼肌萎缩,再住院率高。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心力衰竭指南将运动康复训练作为心力衰竭稳定期安全有效的改善心功能的方式[7]。临床实践发现,病人症状改善后,在不引起症状的情况下,心功能Ⅱ级、Ⅲ级病人可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相关研究发现,有规律的运动训练能减小左心室收缩末期参数,改善心肌侧支循环,降低舒张期充盈压力和拮抗心肌重塑[8]。同时运动训练能够减弱和阻止心力衰竭时神经激素过度激活的恶性循环,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9]。目前国内外心脏康复参与率均较低,美国参与最多地区也仅为42%,我国心脏康复已开启破冰之旅,而参与率仍很低,心脏康复的推广任重而道远[10]。护理人员兼具住院心力衰竭病人的照顾者、教育者、咨询者、管理者、研究者和改革者等多重角色,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康复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对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给予运动康复护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床上肢体活动、翻身、腿部、主动运动开始,到下床坐沙发或椅子活动,再到医疗体操运动,平地步行,最后进行上下楼活动、坡路步行运动,全程在护理人员的陪同和指导下进行。本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病人的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病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运动康复护理能切实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与运动耐量。观察组病人的 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证实运动康复护理有助于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指标,提高病人的运动耐量,还可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应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