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管理探究

2020-10-09韦琳娄伯韬

时代人物 2020年15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档案管理互联网+

韦琳 娄伯韬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档案;信息管理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较为滞后。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当前,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已经实现了传统人工机械式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而由于高校师生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的情况影响,给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档案信息的挖掘、分析及整合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部分高校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不够重视,其没有系统的规划,导致其档案信息资源较为局限,区域性或全国性的馆藏信息无法得到高校师生的有效利用,而不同专业不同部门对于信息的使用需求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一般来说,高校档案都会实行分级,分学科的管理机制,这就给跨专业的档案信息整理与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如何有效实现不同专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

高校档案信息共享共建的标准程度低。高校档案信息之间的共享共建能够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应用价值,但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对于档案信息共享共建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其基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档案信息编写标准不同、档案信息分类标记不同、存档立卷以及数据使用方面的差异,数据库类型及建设架构没有统一规范等,这就不能够满足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在设计方面的应用需求,一方面其横向不能兼容各项通行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又不能在纵向为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以及数据库的不断更新留下空间,也不能兼容过往的标准规范,从而导致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无法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共建。

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现如今,一般高校进行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会对信息资源做出安全防护,通常,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所常用的一些防护技术有:防火墙、电子签名、密钥管理、数字认证、数据加密、权限访问等,这些防护技术都能够在档案信息防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多,安全形势越发严峻,举例来说,档案信息可能会因为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导致数据被窃取,或因电源故障等物理安全隐患造成设备丢失,另外,TCP/IP协议本身就存在难以被发掘的安全漏洞、B/S管理模式的传输模式教低级等系统类型的安全隐患,或者是一些跨站脚本等病毒的恶意攻击,所导致的数据库安全问题等,都是影响较为恶劣的安全隐患因素,因此,必须不断完善优化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2]。

互联网+背景下强化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策略

重视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这一技术是当前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其的本质是通过数据与中心端口的相互反应,去实现对于数据的分析及提取,将这一技术运用到高校档案信息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计算机成本,并为档案信息的查询带来便利,且其的存储能力较强,对于文件格式的兼容性问题也更灵活。

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借助技术手段针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从而保障信息資源的实际价值,该技术有着显著的先前未知、实用、有效等优势,档案管理人员借助这一技术可以针对全校师生进行其对档案信息资源使用的偏好以及知识水平的分析及整合,从而使得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库能够根据这一数据基础来为其提供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另外,其处理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还能够为信息管理,查询分析以及数据维护等方面提供帮助。

RFID技术。通过这一技术,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在信息资源中植入电子标签,实现对档案信息自动管理的目的,其能够有效的针对档案信息实施动态化管理,为信息的读取带来便利,且其能够满足同时段多枚芯片的信息读取,高效快捷,另外,其能够简化档案信息的清点过程,并降低档案的错架率,使查询操作更简单[3]。

促进档案信息共享共享的标准化建设

首先,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可以在《机读目录格式》的指导下,健全完善的数字档案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以及数据标准化评测与检测的相关规范,从而在这些实施准则的约束下,更好的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的数据交换格式与数据库结构进行统一,再者,针对档案信息的分类归档,借阅查询传输等过程,也需要做好全面把控,各个环节都需要在相关标准原则下,去实现一站式管理的目的,并致力于将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各大高校之间的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有效的跨系统跨专业的共享共建,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实际价值,为高校师生的不断发展提供助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的持续发展。

加强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防护

在现有的档案信息管理安全防护技术的基础上,档案管理相关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防护建设,其可以利用入侵检测技术针对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识别与分析,有效实现对于恶意网络攻击行为的响应与处理,从而保障档案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于此同时,还要加强运维管理,做到未雨绸缪,尽可能的清除安全隐患;

针对高校档案数据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变更情况进行备份处理,从而杜绝因受到突发事物影响而导致档案丢失或遭到破坏的情况发生,此外,还需要做好多样化的备用备份,解决因单一存储方式所带来的信息管理安全问题,始终保证档案信息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全面性[4]。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响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一定的优化完善,相关人员要重视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要采取相应的手段真正实现高校档案信息的服务与共享目的,从而有效发挥出档案信息的实际价值,推动高校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祝鑫一,刘明珠.“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以东北大学档案馆为例[J].城建档案,2020(02)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档案管理互联网+
高校就业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从信息管理学著作看中国信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