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合一的《建筑实作》课程改革
2020-10-09邬尚霖甘沛刘冬梅
邬尚霖 甘沛 刘冬梅
摘 要 《建筑实作》课程是一门利用易获建材开展实体搭造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前期《场地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课程的讲授,学生对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学生通过《建筑实作》课程将相关的知识点应用于实践环节,从而达到践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将绿色建筑技术的知识应用其中,打造宜人的校园景观,收到良好的教学反馈。
关键词 建筑实作 校园景观 光伏技术 夜景照明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建构,弗兰姆普敦解释为“诗意地建造”。它是一项同时具备技术和技巧性的建造活动。建筑教育发展到今天,建构已成为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这门课程,能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意”和“形”的结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筑系专业的《建筑实作》课程开设于2009年,至今已有10年历史。在课程中,通过让学生寻找合适的建筑材料,亲自动手搭建景观建筑作品,让其感受实际建造环节的操作。
1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1光伏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专业培养定位的调整、场地环境的变化,我们希望能够在《建筑实作》课程中融汇更多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对课程进行了部分改革。
全球化石能源的紧缺迫使人类寻求清洁能源的替代。在当前的能源环境下,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新能源的利用是大势所趋。作为未来的建筑师们,学生们必须要掌握这一能力,能够根据现有资源分析选择合适的能源利用方式,给出指导建筑设计的能源利用方案。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是人类可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宝藏。太阳能光伏技术是直接将太阳的光能转化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也是目前可持续能源利用中最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技术。在建筑实作的教学过程,教研组选择“太阳能光伏板”这一最为普遍的能源利用方式,引导学生们在实际建造过程中,考虑对新能源的利用,了解太阳能光伏板与建筑的结合方式。
光伏技术在建筑的应用包含两种方式:太阳能与建筑结合(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简称BAPV)和太阳能与建筑集成(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简称BIPV)。前者是在整体完整的建筑上装设太阳能光伏方阵,光伏板是附着在建筑物上;而后者将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材料或者结构构件的功能部分,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包括用太阳能电池组件代替传统的屋顶瓦、幕墙等材料。初期的光伏建筑以偏向简单的BAPV为主,近期光伏建筑以BIPV为导向。
我们的实作属于低成本的建造模式,受到造价、材料等限制,目前尚无法达到BIPV的模式。但我们仍鼓励学生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光伏板与建筑的结合方式,尽量使两者在形式上相得益彰。
1.2夜景设计
在城市环境下,除了考虑日间光影给建筑带来的丰富视觉感受,夜景下的灯光工程也是不可忽视的风景线。结合太阳能光伏板的利用,通过电力的收集储存,在夜晚营造氛围适宜的夜景,能从更多的维度表达建筑设计,增加建筑的魅力。
我们的实作作品放置于校园环境之中,夜景照明设计应与大学氛围相协调。在照明设计上,有点光源、线光源,可以采取侧光、投光甚至部分泛光的形式。灯具选择可以选择LED灯具如二极管,也可以选择白炽灯、荧光灯。但应该注意的是,照明设计应该以烘托建筑为主要目的,凸显建筑本身的创意设计,达到建筑与景观的融洽。切不要喧宾夺主,将照明设计脱离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2课程改革的效果
目前,改革后课程已实施两年。在这两年的课程实践中,不断有亮眼的作品诞生。总体而言,在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综合性、后期运营、使用者的体验上,都产生了明显的进步。
(1)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集体合作意识浓厚。由于建造选择的地块就在教学楼前侧,建成作品曝光率高,激发了学生的荣誉感和好胜心。每组作品的展示周期接近一年,学生们都希望拿出好的作品进行全方位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本专业的低年级同学也通过作品提前感知了这门课程,因此,在下一年的建造过程中,往往卯足了劲,希望能够超越上一学年的作品。在2020年为期两周实作课程中,建造场地四个小组都如火如荼地工作,日出而作日息也不愿归去,这种热情洋溢的学习精神感染了很多经过教学楼的师生。
(2)学生对于设计要素的考量更加全面。由于对作品的设计背景较为熟悉,学生们容易联想起生活的片段和场景,因此对设计要素的考量更加合情合理,在设计过程中也更加注重使用者的体验。从场地的选址、概念的孵化延伸、材料的运用、节点的设计、光伏一体化的形式、灯具的选择,在设计中是一脉相承的。由于同學们能够畅想最后的使用效果、使用场景,因此他们在设计中能够更好地融合这些因素。
3总结
《建筑实作》课程在建筑系的课程设置里占据了特殊的地位,是学生们翘首以盼的课程。教研组通过融合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筛选学生熟悉的设计选题、挑选合适的建造场所,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经过改革后的两年实践,越来越多具有创造力的作品展示在校园之中,体现学生团队的集体智慧和设计素养,成为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邬尚霖,甘沛,凌涛.案例教学在居住区课程设计中的应用[A].2017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641-644.
[2] 邬尚霖,刘冬梅,凌涛.建筑类互联网教育和传统建筑教育的碰撞与交织[J].教育现代化,2019,6(04):126-128.